秦岭北麓鄠邑段现多种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密集“打卡”
来源:鄠邑区委网信办 2022-05-22 17:56
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鄠邑秦保林业人一直在路上。5月21日,西安市鄠邑区秦保局太平国有生态林场各管护站在辖区开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宣传。
5月22日是第22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鄠邑区秦保局太平国有生态林场牢记“国之大者”,多措并举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积极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样本”,构建出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
据了解,2021年8月,鄠邑区太平国有生态林场投用智慧林业系统,在秦岭太平峪国有林区内布设4台超短波实时传输红外相机和10台固定监测红外相机,先后捕捉到4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羚牛、林麝、斑尾榛鸡),9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猕猴、亚洲黑熊、黄喉貂、豹猫、红腹角雉、红腹锦鸡、水鹿、毛冠鹿、画眉鸟),以及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猪獾、果子狸、黄麂)等,总计23种珍稀野生动物影像。其中,羚牛的出镜率高达27次,活动区域涵盖太平峪二道沟、漫沟、西寺沟、十里沟等,种群分布广、区域大;据分析,在监测的动物中,亚洲黑熊的出现证明秦岭北麓鄠邑段生态环境有较大改善。鄠邑区太平峪首次发现野生川金丝猴踪迹,标志着川金丝猴这一物种在秦岭北麓鄠邑段活动区域正在扩大,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川金丝猴、林麝、黄喉貂、猕猴在秦岭太平峪内属首次发现,且曾在同一相机点位时隔一日先后发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羚牛和林麝影像,这些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同时段密集出现在同一监测地,种群密度殊为罕见。
秦岭北麓鄠邑段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活动区域不断扩大,种群数量持续增加,这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离不开鄠邑秦保林业人日复一日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努力。近年来,鄠邑区太平国有生态林场狠抓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五乱排查整治、野生动植物监测、森林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年均出动巡护人员5000余人次,发放各类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资料8万余份,积极开展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新修订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等主题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形成了公众共同广泛参与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秦岭生态环境日趋向好。
下一步,鄠邑区秦保局太平国有生态林场将继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保护秦岭鄠邑段生物多样性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