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创 陕西为保护秦腔剧种而立法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5-11 21:41
5月11日,《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颁布。
在当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李梅,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西安易俗社党支部书记、总经理惠敏莉分别就秦腔历史现状及发展、秦腔艺术精品创作、《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的贯彻实施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提出本议案的省人大代表惠敏莉告诉记者:“2020年陕西省两会期间,提出了建议结合陕西实际制定秦腔艺术振兴地方保护条例的议案。2021年11月26日,《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经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
《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阐明了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遵循的原则,明确了秦腔艺术保护传承的对象,从组织领导、加强规划、部门职能、院团建设、社会参与、保护传承、人才培养、创新发展、保障措施等相关方面,对推动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定,为新形势下保护好传承好秦腔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
秦腔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被誉为“中国梆子戏鼻祖”,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统计,目前,陕西共有各类秦腔艺术表演团体173个、各类秦腔艺术人才426人,《条例》的颁布,对秦腔剧种和秦腔人才提供了政策性法律保护、法律依据,实属全国首例。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能够为秦腔行业发声,让它更加健康发展和传承,也算是我对秦腔的一种回报。”惠敏莉在发布会上表示。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实习生 周小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