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跟着文化学者刘炜评 云端阅见盛唐长安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4-25 17:37

f8907b41dee2af2126424f039cfc6bc8.jpeg

刘炜评讲述有关长安的诗词文化

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晚,曲江文化大讲堂通过“西安晚报”视频直播平台上线,主讲人是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刘炜评。与此前坐在室内与众多听众一起做现场讲座不同,这个讲座的听众是云端的众多网友,网友们跟着镜头,跟着刘炜评教授,云游西安最著名的街区——大唐不夜城,边走边听他讲述唐诗中的长安气象,让很多网友大呼过瘾,甚至有因疫情而宅家的上海、苏州等地网友前来打卡,有网友称“一边听着唐文化,一边跟着刘老师‘游走’大唐不夜城,沉浸式体验了盛唐文化氛围。”据悉,此次“行进式直播+文化沙龙分享”相结合的方式,是曲江文化大讲堂的首次,开创了实景与传统文化的体验融合。

唐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唐不夜城则以唐文化为核心,是唐文化的现代演绎。游客置身大唐不夜城,身边穿着汉服的年轻人一闪而过,仿佛瞬间就被带回到了盛世大唐。

“大唐不夜城是唐长安城108坊里晋昌坊和通济坊所在地,东南方向是曲江池一带,是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刘炜评说在他的研究中,一度对于唐代诗歌中,关于长安的书写,关于长安的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种种展现,非常感兴趣。如果说唐诗中有最能展现西安风度的诗句,那非李白和杜甫的名句不可,李白的是“长相思,在长安”,而杜甫的是“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那么合起来就是“长相思,在长安;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长相思,在长安!”“诗仙”和“诗圣”有关长安的精彩诗句组合,曾在网络上激起了很多外地学子对于长安的历史文化兴趣。刘炜评表示:“所以当置身于大唐不夜城,置身于晋昌坊这条宽阔的街道中,我仿佛穿越了千年时空,回到了李白杜甫曾经走过的街道,他们抚摸过的秦砖汉瓦,他们放声歌唱过的长安的名胜之地。这些都呈现在《全唐诗》中,呈现在《唐诗三百首》中,呈现在诗人的别集之中。”

在这场名为“阅见盛唐长安”的讲座中,刘炜评认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有两个美称——“礼仪之邦”和“诗的国度”,西安作为四大古都之一,作为建都历史最为长久的文化名城,与中国诗歌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西安有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多年的建城史,一千多年的建都史,在漫长的岁月中,发育演化了各种文明,诗歌文明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

他认为,长安是中国古典诗歌最重要的集散之地,很多诗歌由此地走向全国,甚至走出国域;在长安的历史上,曾经闪烁过众多“国手级”诗人身影,如汉代的班固,南北朝的庾信,还有唐代一大批在世界诗歌史上闪烁着风华的诗人;长安曾经是近体诗歌的定型之地,还是中华诗歌的引领之地,这也是这座城市的文明骄傲。

唐诗中的长安书写包括哪些内容?本次大讲堂包括户外云游和书店文化沙龙两部分内容,在大唐不夜城,刘炜评在街区追忆了唐诗中的长安,而在新华读书阁,他又与众多网友分享了“唐诗中的长安书写”。他认为,“在唐诗中,首先可以看到大唐气象,就是充满活力的全面繁荣的社会景象。‘开元盛世’前后,唐代社会呈现的腾挪辗转的气象,在历史上都是少见的,上至帝王诗人,下到布衣诗人,他们用不同的笔墨,对大唐气象进行了多姿多彩的展现。”其次,他认为在唐诗的长安书写中可以看到“少年精神”,何谓少年精神?刘炜评深入浅出,用自己老师曾经的话说:“那就是每个人都活得很得劲,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的生活有指望,前途很光明。可能表现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略带伤感的豪迈的一种精神心电图,也可能表现为杜甫笔下唐代大城小邑物质的极度富饶,也有可能表现为李白调侃夫人的‘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刘教授认为,在唐诗的长安书写中,还展现了诗人的正义感,特别是中晚唐的诗人,在唐诗书写中有大唐的流光溢彩,但也包括这座城市的辛酸。“李白虽然只在长安待了两年,他写了《清平乐》中的大唐盛世,也写了‘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这样的作品。而杜甫的名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也值得书友们一读,有盛世之下阴影的直白揭露,‘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烈对比。此外,白居易、元稹、杜牧等人的诗歌中,也处处彰显了诗人的正义感,比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的《卖炭翁》,还有杜牧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在唐诗的长安书写中,还有诗人以及社会各阶层人民淳朴健康的情怀,刘炜评认为这是千年来读者最容易引发共情、最容易引发心灵公约数的一部分:“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在他《原下的日子》引用了白居易的诗‘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我希望大家都能去看看这篇文章,诗人的诗意栖居情怀,和陈忠实老师产生了共鸣。千年前诗人的互动,和今人通过微信朋友圈的互动有着别样的类比。”

讲座结束之际,刘炜评深情感慨:“总而言之,一个充满活力的大唐,一座具有多方面吸引力的长安,曾经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上的骄傲,今天回眸大唐长安,回眸大唐长安的大雁塔、曲江池等名胜,我们不止发怀古之幽想,更多想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是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文化的繁荣,14亿人诗意栖居,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容之一。他让我们回顾以往,创造更辉煌的文化。”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