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助浴”服务 帮特殊老年人“澡”回幸福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3-10 10:58

对年轻人来说,洗澡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然而,对老年人尤其是对很多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残疾人来说,要想好好洗一次舒服的澡或许是遥不可及的奢望。部分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一两个月洗一次澡,有的大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洗一次澡。记者走访发现,在我市能为这些特殊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的,只有少数社区养老机构和社会组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老年人洗澡难现象愈加普遍,破解这一难题,不只关乎老年人个人卫生,更关乎老年人的体面与尊严。

独居老人洗个放心澡

感叹洗澡变成享受

“泡个热水澡真的舒服,身上那股味道也没了,开心呦!”3月8日上午,刚刚洗完澡的89岁的窦思钦老人高兴地对一旁等待洗澡的老人夸赞着这次“助浴”体验,“洗澡时,水温一直保持在37℃,非常舒服,工作人员也很注意保护隐私。”窦思钦对记者连连感慨,地方又大又好,服务又热情,洗澡的设备有坐有躺也非常人性化,符合老年人的需求,给老年人解决了大难题,真正把洗澡变成了一种享受。

e59ba4cb63da6a682b826802312179f2.jpeg

家住永松路市经委小区的窦思钦老人自从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孩子们也只能利用周末放假时间来看望老人。对他来说,吃饭、理发只要付费都能解决,唯独洗澡是个大问题,因为手脚不灵活很多地方搓不到,在家洗澡基本是洗到哪儿算哪儿。“家里卫生间空间狭小,也没有什么防滑防撞等保护措施,上了年龄,咱总是害怕因洗澡摔跤、骨折,反倒连累了孩子们。”窦思钦老人表示,这也是这几年他“不喜欢”洗澡的主要原因。去年9月份,他得知小寨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出“助浴”服务,他恰好又在被服务的特殊老人名单中,他立刻拨打电话预约,很快就享受到了专业的“助浴”服务,如今他每半个月都要来洗一次舒服的热水澡。

8218e1e93c87f600b5c46cbb45afed79.jpeg

记者在小寨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二楼看到,这里有5间专门改造过的助浴室,每个房间大约20平方米,每个房间的助浴设施各不相同,有坐有躺有泡的,可根据老人不同身体状况来选择。每间助浴室暖气充足、恒温休息床、更衣柜等设施一应俱全,各区域配有防滑设备及安全扶手,地面还专门铺设了防滑垫。为满足行动不便老人的洗澡需求,中心还专门在接送车上改装了一个全自动座椅,用来接送行动不便的老人。

养老中心助浴+上门助浴

政府购买服务解决特殊老人洗澡难题

小寨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于2021年9月份,在原本助餐的服务上推出了助浴服务,通过社区购买服务,电话预约的形式,为辖区符合条件的高龄、行动不便、独居、残疾、失能半失能等困难老人洗澡,每人每月开展一次助浴服务,着力破解失能高龄老人的洗浴难题。据介绍,平常每天最多可为12位到15位老人提供助浴服务,去年9月至12月底,已经服务167人次,这里齐全的助浴设备和细心的保障措施,让老年人享受到了安全舒适的服务。

4c44e6899264cc5c8de72ba0b0652ee3.jpeg

洗澡的意义非同一般,不仅是帮助清洁身体,另一方面也是帮助老人找回自尊。“在以往的服务中,我们发现部分失能、半失能以及失智老人洗澡的次数非常少,有位失能老人甚至三四年都没好好洗过澡。”小寨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助浴组负责人张亚莉告诉记者,部分家庭也不是故意不给老人洗澡,而是有的身患疾病的老人意识不清,加上照护人本身可能也是老年人,常年累月的照顾让照护人早已不堪重负,即使勉强进了家里浴室也只能速战速决,擦擦了事,只求身上没有难闻的味道就行。身体原因、家中洗浴条件、家属缺乏专业护理技能等种种客观因素的限制,导致很多老年人生活质量差。“有的老人虽然说不了话,可心里啥都明白,当我们给她洗完澡,老人脸上明显洋溢着幸福温馨的笑容,我们也非常感动。”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小寨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外,我市一些社会组织去年也开展了“上门助浴”行动,解决一些社区老年人生活无法自理、洗浴难以解决的问题。2021年8月,碑林区社会组织挚爱家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就带着便携式浴缸,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助浴服务,让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舒适的洗浴服务。不过,他们与小寨路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一样,目前还处于探索期,主要依靠政府为特殊人群采购的服务订单,这项服务还未延伸至普通老年人。

面临问题

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和阻碍

助浴服务中,其实也面临着一些现实的问题。不管是去社区养老机构助浴还是上门助浴,记者观察发现,洗澡之前,专业的工作人员均会首先为老人测量血压,询问是否患有基础性老年疾病以及服药情况,观察老人皮肤状态,并与其签订免责条款,然后根据老人的健康状况,安排适合老人的助浴方案。

碑林区社会组织挚爱家庭服务中心助浴项目负责人姚毕涛坦言,助浴服务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风险和阻碍,但这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刚需,只希望有更多的老年人能够在病榻上干净体面地度过余生,不被人嫌弃。与此同时,国内养老服务行业本就面临“用人荒”,愿意从事该行业的年轻人更是稀缺。

而助浴对老人及家属来说,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难免会因性别不同造成尴尬和误解,这也是很多老年人在不了解助浴前拒绝的主要原因。在之前服务过的老年人中,有一位80多岁的大爷给社会组织挚爱家庭服务中心的助浴师吴晓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位师傅卧床五六年时间了,刚开始对我们很抵触、不配合,我们看到他屋子里的奖状,就请他讲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他才打开了话匣子,后来越说越多。”吴晓宁说,很多卧床、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其实特别渴望与外界交流、沟通,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我觉得帮老人助浴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在我们的帮助下,老人们洗了一个舒服的澡,身体舒畅、心情愉悦,我们就会油然而生一种职业自豪感。”助浴师吴晓宁说。

专家建议

既需要扶持,也需要规范

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53亿。另据报道,2020年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4200万,占比约为16.6%。换句话说,我国每6位老年人中就有1位生活无法自理的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如何洗澡,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虽然‘助浴’服务能解决部分空巢、独居、失能半失能等老年人的洗浴问题,现实中了解这项服务的老年人却屈指可数,对新生事物要加大宣传。”西安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晖指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洗浴问题,一直是养老问题中的痛点和难点,不少失能半失能老人常年无法正常洗澡,只能用湿毛巾简单擦拭身体,如今为老服务更加细分,“助浴”服务不仅能让特殊老年人如愿洗上热水澡,也能为子女减轻一定的负担。

“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技术必不可少,但最关键的还在于人。”杨晖表示,助浴师在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工资可能还不高,建议在学习专业技术的基础上,发挥出行业协会的作用,研究建立相关的道德规范,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和培训,真正从心底认同老年人,才能做好这份传递爱心的工作。与此同时,杨晖指出,“助浴”这一新兴行业既需要扶持,也需要规范。在“助浴”过程中,万一发生意外怎么办,只有厘清法律责任,相关部门加强监管,才能让更多老年人安心享受这项贴心服务;对于那些身体尚可的老人,可以对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进行硬件改造,包括安装扶手、地面防滑改造、座厕改造、淋浴改造等,最大化方便老人在家洗澡。

记者了解到,国务院近日发布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中就提到,发展老年人助浴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一批专业化、连锁化助浴机构;研究制定老年人助浴服务相关标准规范,加强养老护理员助浴技能培训;支持助浴服务相关产品研发,推广应用经济实用型产品;鼓励助浴机构投保相关保险,提高风险保障程度,引导助洁服务覆盖更多老年人。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静 文/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