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陋理发摊 温情守护“夕阳红”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3-04 23:38
“他可是个大好人,这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呀”。一个人、一把剪刀、一柄电推子、一辆自行车,10年来为来来往往的老人理出一个个“精神头”。田兴茂是一名从部队退休的军医,曾自学理发,成为部队一名兼职理发师。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在丰庆公园西门为群众义务理发,因为技术太好,很多顾客主动提出付费,他才象征性收费2元,也不强求。
发挥余热 重拾理发技术
3月4日恰逢农历二月二,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理发去旧的风俗。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丰庆公园西门寻找这位热心理发师。丰庆公园西门北侧路边4个理发摊依次排开,一位身穿白大褂的理发师在人群中特别显眼,就数他的摊位前排队等候理发的人最多,他就是那位“活雷锋”。
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个工具箱就是他所有理发家当。“老朋友,来咧!”虽然带着口罩,也能感受到他的热情。招呼人坐下,他便开始忙活。只见他动作娴熟,精准细致,三五分钟头型就剪出来了,理发的人瞬间也精神了不少。看他忙不过来,不时就有人主动来帮忙清扫地上的碎发。
田兴茂今年70岁,退休前是兰州军区某部军医,2010年退休后,搬到了丰庆公园附近的一个干休所居住。“每天就是看电视啥的,觉得实在枯燥,想想还是要发挥余热,为群众做点事。”因早年间他曾在部队自学理发技术,兼职为战士理发。2012年开始,他花几百元置办理发工具,拾起在部队时历练出的理发手艺,在闹中取静的丰庆公园西门外开始了“摆摊”生涯。每天7点到十一二点,除了刮风下雨等特殊情况,他都准时“出摊”。每天能理二三十个头,为了不耽搁大家的时间,他在理发的过程中不喝水,怕喝多了要去厕所。
大家劝说 他才象征性收费2元
田兴茂理发技术高超,人也热情,喜欢陪大家闲聊放松心情,“回头客”越来越多。大家看他实在太辛苦,过意不去,强烈要求付费理发。“你不收钱,我们以后不敢来你这理发咧!”拗不过这些老朋友,田兴茂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象征性收费2元,但也不强求。
10年来,他收获了很多好评,“我最早也是别人介绍来的,因理发结缘,我和老田都是多年老朋友了,在别的地方也理过几次,都没有他理得好,近四五年几乎再没上过别处理发。”从龙首村坐车1个多小时过来理发的李师傅说,大家都奔着他的好手艺而来。后面排队的20多位老人对此也纷纷点头,夸赞田兴茂是个大好人,不仅手艺高,还幽默热情,每次理发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
采访中,田兴茂一边熟练地飞舞着手里的剪刀,一边跟老朋友们谈天说地,你一言,我一语,欢笑声不断。“我要是哪天来晚了或者有事没来,他们指定打电话催我,都说想我咧,把人说得心里热乎乎的。”他乐呵呵地告诉记者,退休工资挺高的,不缺钱,理发不为挣钱,服务大家的同时自己图个轻松快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到哪儿也不能忘。
坚持服务 享受为大家解决“头等大事”
热心肠的田兴茂在去年冬天疫情后期防疫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在所住的干休所里为邻居理发,院子里的人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附近有年龄大、行动不便、身患疾病的老人想理发,只要联系好,他也会带着工具上门;理发中,遇到患病老人,他还经常为其指出治疗方向。
今年正月十六,他新年后第一次在丰庆公园西门出摊,当天大约有100人排队理发,7点开工,晚上8点多才结束。为了减少大家的等待时间,他午饭匆匆忙忙吃着从家里带的烧饼,喝几口水继续开干,大家都被他深深感动了。“很多老朋友都是大老远过来,就为理发,咱当然不能怠慢。”田兴茂笑盈盈地表示,自己喜欢一门心思钻研一件事,为大家理发就是现在自己最享受也最喜欢干的“工作”,只要还能干得动就会一直为大家服务下去。(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陈静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