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岗复工人员心理调适指南 :“做自己的心理摆渡人”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2-01-24 19:26
随着我市恢复正常出行,有序复工复产,很多上班族重新返岗进入“搬砖模式”。复工复产过程对于每个人而言,既充满惊喜又难免产生心理困惑或不适,惊喜的是终于可以踏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困惑的是在上下班的过程中能否做好安全防护,以及工作状态从暂停或居家办公模式突然切换至正常模式而带来的陌生与不适。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专家提醒,过渡期,在做好安全有效的个人防护基础上,避免过度焦虑,学着做自己的心理摆渡人进行有效的身心调适。
心理“摆渡人”,是指一些人性格积极乐观、情绪稳定、情感积极充满正能量、思维灵活变通、环境适应能力强、热心助人、善于觉察自我和他人的情绪,能主动调整心态,并且对周围人产生积极影响。
如何做自己的心理摆渡人? 给身心一个缓冲期,提前调整作息。市精卫中心心理治疗师宁雅童建议,广大上班族可以在复工前或是复工初期,给自己制订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将自己的生物钟调整至正常工作状态,以适应重回工作岗位的节奏,尽可能地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以往水平,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多思考积极因素,比如试着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思考复工后所带来良好的一面,在恢复往日生活后将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列出清单,在复工后我们可以将这样地愿望清单一一实现。
适度了解疫情消息,学会过滤无用信息。宁雅童介绍,这个适度了解,是指从正规途径了解病毒传播的相关知识和疫情发展的权威信息,适度屏蔽重复的信息,不盲目相信网络信息,不过度关注带有负面情绪的东西,避免因过度担心而带来的不必要的焦虑。此外,同事间也尽量不交流、不传播负面消息和假信息,避免造成心理恐慌、散播谣言信息、影响工作氛围。
主动设置工作与生活的“边界感”。宁雅童表示,“复工初期,我们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状态是正常的,如精力不足、注意力不集中、坐立不安、易烦躁等情绪变化。因此,我们更要注意将工作与生活的时间及空间区域分隔开来,避免这种不良情绪冲蚀着我们的身心状态及行动力。”她推荐两个方法:一是保持与亲友的联系,复工起初我们依然需要注意上下班减少聚集,但隔离病毒不隔离爱,与亲人、好友之间的支持与关心不可或缺,通过各种形式表达我们的情绪情感,包括倾听、诉说、思念,哪怕仅仅是一句问候,都是情感传递的桥梁;二是尝试放松,自我放松的方式有很多,维持兴趣爱好本身、渐进式肌肉放松、运动、正念、冥想等。根据自己的特点与需求进行选择,并坚持尝试,可以让我们做到张弛有度,轻松应对压力。
专家提醒,在返岗复工过程中,如因面对心理困惑,比如重大危机事件激发对未知的无力和绝望感,悲伤、抑郁等情绪,已导致过度谨慎清洁等强迫行为,甚至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当采取以上多种方式依然无法使自己的糟糕状态有所缓解,且持续两周以上无减轻趋势时,建议及时寻求正规、针对性的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或者拨打陕西省心理援助热线4008960960。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江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