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剧新作频登央广听,这些产自陕西的好故事2021-08-25 12:06:40来源:西安新闻网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8-25 12:30
广播剧《唱支山歌给党听》录制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西安新闻网讯 经历了春之萌动,夏之蓬勃,在秋天到来之际,我省的广播剧制作迎来硕果累累的“秋收”。8月21日,西安佳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5集广播剧《马兰草》,在央广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开播,这已是今年以来,陕西出品的第19部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广播剧。
记者近日从省广电局了解到,除了在央广播出的作品外,今年截至本月,我省已有7部广播剧作品上线“学习强国”平台,2部入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广播剧展播”剧目,3部上榜中国广播剧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百集”广播剧精品展播剧目,34部上线喜马拉雅播出平台,33部上线蜻蜓FM播出平台……展现出创研与播出共同繁荣的火热局面。
刚刚在央广开播的《马兰草》,是一部以延安时期大生产运动为背景,以真实人物和故事为原型的广播剧,全剧讲述了抗战爆发后,青年知识分子华寿俊和王士珍共赴延安参加革命,以所学的专业知识,克服重重困难,成功用当地盛产的马兰草研制出新型纸张,为党的新闻事业、文教事业和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感人故事。
如《马兰草》一般,今年多部亮相台前的陕西广播剧作品,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围绕红色印迹、乡村振兴、历史文化、英雄人物等,用声音讲述着动人的陕西好故事。其中,展现三秦农家同心战“疫”奔小康的《我们一家人》、讲述韩城发展花椒产业兴农脱贫的《花椒红了》、记录榆林治沙创奇迹和生态出效益的《毛乌素沙漠的笑声》、抒怀陕西百姓感念江苏援陕医生史明的《天使大爱》等主题广播剧,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
陕西广播剧还带听众走进那些平凡人创造的不凡人生——《国家至上》以三代航天人扎根三秦、逐梦蓝天的家国情怀感染听众;《红箭 红箭》首次揭秘秦岭深处军工人用青春、爱情乃至生命铸就国防利箭的奋斗历程;《地火》《祖国知道我》《春桃满园》《唱支山歌给党听》等作品,更令听众在跌宕起伏的故事里获得独特的艺术享受,感受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除了厚植于三秦大地深厚的文化、历史、红色资源,还有用声音“秀”出大美陕西风光绮丽的作品。日前,根据我省作家戴吉坤同名小说改编的广播剧《汉江是一条河》在央广播出后,创造了在线收听量近3亿次的成绩。戴吉坤说:“作为一部融乡土情怀与跨文化叙事美学于一体的现实题材广播剧,《汉江是一条河》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更展现了安康汉剧,用声音魅力呈现出一方水土的文化特色。”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满园。记者采访获悉,在陕西广播剧繁花盛开的背后,是我省探索广播剧创作研发新路径,积极打造广播剧创研基地的产业深耕。
2020年4月,在中国广播剧研究会、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广播电视局、中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下,丝路之声广播剧创研基地在西安创立。该基地以“立足西安 面向全国 走向世界”为定位,以重大项目、优秀作品、精品力作为载体,除了进行广播剧创作、有声产品研发外,也推动进行着有声产品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新业态、新模式。
在融合探索之外,基地同时聘请专家指导团队,并与陕西广播电视融媒体集团有限公司、浙江传媒学院、湖北广播电视台、中国传媒大学、西安儿艺、西安话剧院、陕西师范大学、陕西新动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强强联手”的互相助力,让创研基地成立短短一年半时间,已推出了《麟趾原乡医》《村头一棵老槐树》《祖国知道我》《春桃满园》《国家至上》《延安保育院》《迟开的野山菊》《永远的老腔》《汉太尉杨震》《埙娃传奇》等一大批精品力作,其中多部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奖项。
8月10日,经陕西省广播电视局批准,陕西省丝路之声网络音频产业基地在我省正式挂牌,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网络音频产业发展再添“阵地”。陕西省丝路之声网络音频产业基地主任殷满仓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聚合国内同行、文艺院团、高等院校等多方力量,完善广播剧创作、影视配音、有声阅读等生产体系,夯实内容创作、技术研发、IP运营、宣传推介、人才培养等基础工作,打造新时代中国音频文创新高地。”西安报业全媒体 记者 孙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