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放暑假 家长烦恼多 专家支招:暑假这样过身心更健康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7-14 19:31
放暑假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开心的事情,但对多数家长而言,却有说不完的烦恼,上班太忙无暇顾及孩子、长辈代管怕溺爱孩子、安全问题接踵而至......如何利用这个假期与孩子相处,让孩子吃好、睡好、学好、玩好呢?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安全问题凸显 家长提心吊胆
暑假正值炎热夏季,孩子将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家里,没有了老师的照顾、同学的陪伴,家长工作繁忙也无法顾及孩子,这意味着各种安全问题将接踵而来。
西安新闻网讯 “孩子独自跑出去,会不会看红绿灯、走斑马线?孩子会不会调皮下水遇到危险?”记者在樊川公园等地的走访中发现,多数家长们在说起孩子外出玩耍时,纷纷表示虽平日里千叮咛万嘱咐,但仍然不太放心。家住长安益园小区的任女士说,9岁的儿子最爱和小伙伴去附近樊川公园里的湖边和小河边疯跑、玩耍,且去公园的路上又需过几条街,这让她有些担心孩子的安全。
“周末我们在家能看住孩子,不让他触摸电器、不让玩火。但当老人看孩子时,我还是放心不下。”家住灞桥区西铁万寿小区的龚女士说,“一旦孩子触电或家里发生火灾,老人也不懂急救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放松休闲or加强学习成两难
“萱萱妈妈,你家孩子成绩咋样?”“初中课业增多,暑假可不能掉队,我已经给孩子买了初一教材,这可正是‘弯道超车’的好机会......”暑假刚来,王凤彩女士已接到多个这样让她焦虑的电话。
自从孩子萱萱上六年级后,王女士放弃工作一心陪读。“期末冲刺那段时间,萱萱每天都学到很晚,本想着暑假带孩子回老家放松放松,但现在看到身边的家长们都开始让孩子学习初一课程了,我也慌了......”王女士说,其他家长们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自己心中的软肋。
“孩子数学成绩一直不稳定,我担心她进了初中后偏科严重。听说班上那几个成绩名列前茅的学霸都开始提前为初中的学习做准备了,我心更慌了。”据王女士介绍,身边的不少家长也和她一样焦虑,提前学习初中课程意味着孩子又将进入紧张的学习节奏,不提前学的话又怕孩子进入初中跟不上。
长辈代管孩子 教育观念“短兵相接”
双职工家庭忙于工作,不放心留小孩独自在家里,不少家长选择在暑假把小孩送到长辈身边生活,或将长辈接到家中帮忙照看孩子。但不少年轻父母却表示,因教育观念不同而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家庭“战争”也让他们头疼不已。
“小孩本身贪玩,爷爷奶奶宠溺着孩子,孩子又仗着长辈的宠爱由着性子玩。”家住科技路枫韵蓝湾小区的吴先生说,暑假前他便将在安康老家的父母接来帮忙照看两个儿子,最近下班后,他发现孩子整天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
“别看电视了,写作业去!”“奶奶说可以看电视的!”吴先生苦恼地说,这样的对话时常发生,他多次向父母提出希望一起对孩子加强约束,却每每“败阵”。“真担心一个假期下来,少了管束,小孩会养成一些坏习惯。”吴先生说。
代沟矛盾频现 亲子关系紧张
“我自认为人际交往能力还可以,但每次和小孩沟通上出了问题时,通常束手无策。”40岁的解女士告诉记者,13岁的女儿刚步入青春期,和女儿朝夕相处的暑假期间,常常因为买什么衣服、吃什么饭菜等小事聊不了几句就打起了“冷战”。
多数家长还表示,生活习惯、作息时间、金钱观不同也是等是亲子冲突的导火线。“暑假刚回家,感觉爸妈对我耐心温柔,可没过多少天就开始挑毛病了......”大学生小秦告诉记者,暑假他因为各种同学聚会而捉襟见肘,伸手向爸爸要钱却遭拒,除此之外,自己晚睡晚起的习惯也招致父母的连连“唠叨”,随后迎来的是无休止的争吵。“只是不想儿子养成大手大脚花钱、晚睡晚起的坏习惯。”小秦的父母无奈地说。
专家建议1:学习应有张有弛 引导孩子树立安全意识
针对孩子们如何平安度过暑假,陕西省应急管理专家刘文化给出几点建议:首先,暑假期间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陪伴和监管,在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过程中,家长不应使用恐吓、控制、威胁、利用等粗暴方式,否则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或冒险心理。要通过生动演示、讲解等方式引导孩子形成安全意识,同时掌握正确的救生方法。其次,村委会、社区、街道等部门要加大安全知识宣传力度和安全监管力度,还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举办丰富多彩文体活动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
“在平时和孩子相处时,家长要注重自身言行,比如不违法使用交通工具、不参加野泳等。”刘文化强调,家长不仅要陪同孩子利用暑假加强体能训练,还应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好榜样。
暑假期间,怎样才能让孩子既学好又玩好呢?电子城小学校长郑伟表示,暑假是家长帮助孩子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应遵循孩子自己的意愿,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更应留给孩子充足的休息时间和玩乐时间。“暑假期间的学习应有张有弛,如若一味地让孩子提前学习、过度学习,孩子们接收到的是死记硬背这种消极的脑力劳动,这容易使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郑伟说。
专家建议2:家庭教育有冲突 统一步调制定统一规定
年轻父母与老一辈教育观念不同怎么办?暑假期间如何处理好亲子关系?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陕西福港美心理咨询有限公司资深心理专家陈凤山。陈凤山认为,在家庭中,无论是夫妻双方还是隔代教育,都应相互理解,保持观念统一、步调一致。
“如果家庭成员的教育理念不同,且在孩子面前发生了冲突,长期以往可能会导致孩子是非观混乱,更不利于父母树立威信。”陈凤山表示,面对长辈出现不一样的教育观念,年轻父母们应私下与长辈商量,或召开家庭会议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统一家庭教育的思想,然后制定出统一的规定。例如,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爷爷奶奶等长辈不能插手。在教育孩子时可统一分工与协作,例如,爸爸负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等方面,妈妈主要培养孩子的情感方面,爷爷培养孩子的道德方面。同时制定出具体的规划,并坚持执行。
“家长可能会对孩子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但对孩子的爱却是毋庸置疑的。但孩子很难分清家长是生气,还是不再爱他了。一味地斥责和说教其实最伤孩子的心。”陈凤山特别指出,暑假其实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最佳时期,关键在于家长能否愿意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要先给孩子说话的机会,倾听孩子的心声。面对孩子的缺点和问题,家长要放弃居高临下教导者的姿态,从深层次理解孩子追求这些兴趣爱好的合理性。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