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生机勃勃也任重道远 本土相声咋发展:业内大咖本土精英都支招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1-03-23 18:36

e3e0bc244e8745c1e86b1a2d421e1507.jpeg

首届西安相声节眼下正如火如荼举行,来自全国的47家相声团体、百余名家新秀齐聚古城。近年来,以相声为代表的曲艺艺术在古城发展蓬勃,在很多相声业内人眼中,西安举办“相声节”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事,而在为观众送上欢笑之外,众人也有思考:如何让三秦大地上的相声艺术,走的更远?

扎好“根”:年轻创作者眼光要放长远

从上世纪起,西安就是西北地区的相声重镇。近年来,伴随相声小剧场的兴起,西安相声再度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经过前期市场培养,西安曲艺团、青曲社、珍友社、相声新势力、天禧苑等院团、剧社发展迅猛,观看相声演出眼下也已成为城中年轻人们热衷的休闲方式,逢至周末,热门相声园子更常常一票难求。

行业在城市的兴起,让西安正吸引着全国年轻相声演员聚集在此,也让大量80后、90后甚至00后相声爱好者加入到专业演出团体中,给陕派相声带来了新变化。在业内人眼中,这是绝对的好事——“相声要在当代传承发展,必须满足两条:一是出新人,二是出新作。”来西安参加相声节的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姜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但另一方面,大量新生血液的加入,也对相声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姜昆说:“现在很多观众会觉得,如今的相声在生活气息、完整性方面,好像总比过去差了一些,为什么?我认为跟行业快速发展是有关系的——呼啦一下,那么多的小剧场,那么多的相声新人,马上就走到了舞台上,有了产销矛盾,也会导致创作上的问题。”

姜昆因此寄语年轻的本土相声创作者们,“作品是我们的立身之本,要把眼光和视野扩大一些,要捕捉生活中老百姓关心的问题,而且准确、真正地落实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指导方向上。只有这样,作品才能得到百姓的喜爱,人民的喜爱,你的笑声才能真正在我们的生活中得到传播,并且保持隽永。”

86819e3aaf38bc243ed957cc731fc7c2.jpeg

迈开“腿”:文化文旅文创文教“齐开花”

中国曲协全国曲艺小剧场艺术指导委员会主任马小平说,纵览曲艺领域的小剧场发展,西安走在了全国前列,“这里有一大批有坚持、有追求的相声人,同时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在我的了解里,除了北京和天津,很少有一个城市,有如此多的园子,而且上座率都不俗。”他希望,西安的相声艺术工作者们能利用好这一优势,锻炼队伍、锻炼演员,对年轻演员进行传承帮带,“解放思想,弘扬本土文化。”

作为弘扬陕派相声的“扛旗人”,从曾经的相声新秀,到如今的中坚力量,苗阜对相声艺术在本土的未来发展思索更多,“从我们最开始提出‘中兴陕派相声’,如今已是15年过去,相声要在新时代得到发展传承,我认为不仅仅需要好创作、好表演,更要在文化、文旅、文创、文教这些领域多管齐下。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

苗阜说,现在全国高等院校曲艺本科系列教材已经面世,“下一步我们希望力争在咱们本土的高校里开设曲艺本科院系,一旦这个做成了,就为以后相声在三秦大地的传承发展奠定了更好的基础——有了系统性的教育传承,加上每年一届相声节带来的竞技、交流与学习,再加上西安众多相声剧社、园子的氛围烘托,相声艺术一定会在这片土地上发展的越来越好。”(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孙欢)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