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聚合力勇担当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报 2025-09-24 14:24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贯穿行业协会商会运行发展全过程,一手抓积极培育发展,一手抓严格监督管理,全省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持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强化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行业自律、凝聚行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助力产业发展。

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和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要求,围绕省委部署的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高质量项目推进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力打好重点领域攻坚硬仗,着力建体系、搭平台、优服务、抓落实,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引导和推动全省行业协会商会以多元角色主动参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党建强基,红色领航定方向

建立“3+N”工作体系,以监管对象、监管事项及指导任务“三张清单”和“N张问题清单”,构建“对象、职责、问题、任务”全责任链条,夯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确保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成效。实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党建入章”,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与党组织负责人“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行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指导行业协会商会丰富党组织活动形式,围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项目合作等开展活动,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更加有形有效。省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省级重点行业协会商会党组织书记走进陕西联通公司,开展“党建引领·数智赋能”圆桌对话,陕西省区域大数据产业协会、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开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主题党日,以组织共建、党员联学、发展联动为纽带,有效凝聚行业发展合力、做强优势产业集群,将党建势能转化为延链补链强链的实际成效。

链接资源,服务产业促发展

会同省工信厅、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开展以编写一本行业发展报告、组织一期高端论坛讲堂、举办一次招引展销活动、开展一次对外走访交流、征集一批行业需求建议等“五个一”专项行动,发挥资源链接优势,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做细对接服务、做实“以商招商”、做大秦商“朋友圈”。15个重点行业协会商会聚焦光子、半导体、富硒产品等16个重点产业链群,通过举办产业链上下游对接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等,精准开展招项目、引资金、聚人才、解忧困工作,先后举办展示展销会、推介洽谈会等130场,销售额度达21.48亿元,招引资金237.7亿元,促成项目签约169个。举办讲座讲坛103期,完成汽车、纺织、通信、光伏科技等行业发展研究报告40篇,有力有效服务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陕西西北通用航空协会承办2025西安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低空经济展,吸引300余家企业参展、20万人次专业观众观展,签约项目22个。陕西省康养产业协会举办“全国首届AI智能&康养产品招商大会”,搭建国内首个聚焦“AI+康养”全产业链的战略对话平台,推动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宝鸡钛业协会承办“宝鸡钛谷国际钛产业博览会”,287家企业参展,签约项目31个,总金额105.9亿元。

融入共治,多方联动惠民生

推动各级行业协会商会资源下沉、贴近群众,促进行业资源与民生需求精准对接。组织行业协会商会党员进社区报到,动员行业协会商会投身“多方联动”,用好社会组织“乡村振兴合力团”,扎实开展“万社助万家”专项行动,累计投入资金5.86亿元,落地项目465个,245万余人受益。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利用行业资源创新基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渠道,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矛盾调解、扶弱济困、产业振兴、志愿服务等活动千余场次,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400余件,服务12万余人次,推动形成“行业协会商会+街道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陕西省律师协会选派152名志愿者律师驻点值班开展公益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劳动纠纷、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等领域法律难题160余人(次)。宝鸡市物业管理协会建立社区物业“红色物业联席会议制度”,整合社区、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三方力量,累计为群众解决办理难事、实事800余件,调处各类信访、矛盾纠纷1000余起。平利县电子商务协会引进国内多个头部电商平台,助力平利“土特产”走出大山,全年网络交易额达45.84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11.14亿元。乾县户户乐现代农业科技协会创新“党建引领+协会统筹+合作社联动”的土地托管模式,为3200余户会员群众提供“保姆式”服务,实现“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富”三方共赢。

招才引智,搭建平台稳就业

大力发挥行业协会商会联系行业企业优势,着力打通党委政府、行业协会商会、高校、企业四方协作链条,指导行业协会商会挖掘行业岗位信息,搭建和完善就业对接服务平台,通过举办高校专场招聘会、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共建实训基地等,探索创新校社合作模式,拓宽就业渠道。3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先后组织近106场专场招聘会、宣讲会,发布岗位2.4万个,涵盖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现代服务、医学医药等10多个专业领域,达成就业意向5500余人。陕西省职业培训协会组织50余家企业赴西安铁道技师学院开展“2025年陕西校企合作协同发展双选会”,提供5000余个就业岗位,3000 余名毕业生踊跃参与。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联合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2025届医学类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为煤炭企业招聘医护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近6000个,签约1200人。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会同西安工程大学、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会企校”协同合作平台,为高校毕业生与民营企业搭建精准对接的桥梁,让就业服务长效续航。推动市、县级行业协会商会搭建农村剩余劳动力学习和就业平台,开展电工、烹饪、家政、育婴月嫂、美容美发等技能免费培训近300次,培训5.4万人,带动近7000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精准纾困,专业赋能解难题

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普遍建立健全党员联系服务会员制度,依托行业协会商会“离企业近、懂企业深、知诉求准”的独特优势,广泛收集、反映会员在生产经营、投资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会员整合资源、转化技术、化解难题。坚持调研破题、服务纾困,组织陕西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等多家行业协会商会深入会员企业走访调研,开展“企业家恳谈会” 等活动,收集企业诉求及意见建议近200条,协调解决融资、用工、纠纷、投诉等各类发展难题2600余个。陕西省国生军民融合企业商会协调银行为6家企业授信3.7亿元,为会员企业信贷融资8410万元。陕西省洗染行业协会通过行业调研、渠道对接、政策解读、资源利用等积极协调破解洗染企业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难题,助力企业降本增效,形成“环保达标—成本优化—品牌提升”的正向循环,推动行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陕西省秦商总会:“党建红”为富硒产业注入“新活力”

陕西省秦商总会党委以“五个一”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党建引领与富硒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破难题、促发展,为陕西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红色铸魂:强党性,聚发展共识。总会党委以红色教育凝聚力量,组织40余家会员企业党员,赴安康牛蹄岭、上海中共一大纪念馆等红色遗址开展党性教育,累计举办21场活动。党员代表感慨:“党委把会员企业党员拧成一股绳,既强化了党性修养,更帮我们找准了产业方向。”红色铸魂让党员重拾初心,进一步增强推动富硒产业发展的使命感。

调研破题:明路径,解企业难题。为破解富硒产业发展瓶颈,总会党委牵头组建专业团队,深入安康市、紫阳县等地,走访20余家富硒企业,发放问卷220份、收集建议89条,以翔实数据支撑撰写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成功推动“硒+康养”“硒+文旅”等创新发展路径落地,为产业转型明晰方向。

赋能提效:强产业,创亮眼业绩。总会党委打出招商展销“组合拳”,上半年组织3次招商考察,促成2500万元富硒项目签约;带领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在马来西亚成立紫阳富硒茶运营中心、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展销中心,马来西亚运营中心已实现200万元首批订单,128场经贸活动有效激活产业发展动能。

担当践诺:暖民心,显秦商温度。总会党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今年以来在紫阳县投入453.8万元实施12个乡村振兴项目;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为2300余户困难群众送去价值约46.8万元的物资,以实际行动彰显秦商担当。如今,“党建红”与“富硒金”交相辉映,正为陕西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党建赋能,煤炭产业谱新篇

陕西省煤炭工业协会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搭建平台、推动创新、深化产教融合等举措,为陕西煤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绘就产业升级、绿色发展新图景。

搭建多元平台,激活产业升级动能。联合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在西安市成功举办2025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矿业装备与技术展览会。100余家参展企业携上千种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集中亮相,全方位展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技术和服务方案,高效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煤炭行业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聚焦技术创新,夯实绿色发展根基。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绿色转型,举办“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新技术新工艺推介交流会,240余名业内人士参会,加速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煤炭行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产业向低碳、环保方向稳步迈进。

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就业创业双赢。联合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煤炭与化工等四大专业毕业生双选会暨实习预定会。289家企业提供1.3万余个岗位,近4000名学生投递简历、近半数达成就业意向。通过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实现教育与产业精准对接,既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也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

强化决策支撑,筑牢行业发展保障。发挥资源优势,编制《陕西省煤炭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涵盖资源分布、行业历程、经济运行分析等内容,为政企决策提供重要依据。针对安全高效煤矿享受西部大开发所得税优惠问题开展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并提出政策建议,助力企业破解发展困境。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煤炭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组织研讨、出版论文集,探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为行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与精神动力。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凝心铸魂,“芯”心向党

在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党员活动室,年轻党员们正通过大屏幕学习最新行业政策,书架上的党建读物与行业报告触手可及。这里既是党员学习的阵地,也是产业发展的“智慧中枢”。

2025年,协会成立20周年。作为汇聚近200家会员单位的行业组织,协会坚持党建引领,推行“支部+协会+产业链”模式,将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重大事项经党支部前置研究,为产业发展把准方向。

创新为要,结出产业丰硕成果。协会积极搭建交流与研究平台,定期组织政策解读会、行业研讨会等。先后举办陕西省培育千亿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创新集群交流座谈会、2025西部半导体产业创新发展论坛等重要活动,凝聚行业前沿力量,共商“芯”事、共谋发展。编制《2025年陕西半导体产业发展研究报告》,承接多地市产业链规划与补链强链研究,推动区域协同,陕西半导体产业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建成陕西首条8英寸功率半导体制造生产线,实现高端功率半导体器件领域自主创新与产业化突破。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低功耗伪静态随机存储器芯片产品,以业界最高速度彰显陕西“芯”实力。

服务为本,激活产业发展动能。协会始终聚焦会员需求,积极做好政策咨询、人才需求、市场拓展工作。今年以来,先后举办10余场微电子专场校园招聘会,搭建校企合作桥梁,促进产教融合;组织会员企业赴湖南、湖北、江苏等地,走访40余家重点半导体企业,推动中西部产业对接与协同发展。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协会正以党建为引领,带领会员企业以创新为动力、应用为导向,持续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奋力书写陕西半导体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专家点评

架起“桥梁纽带”,护航产业链与基层治理双提升

王彦军

行业协会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市场与社会的重要桥梁纽带,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党的社会工作重要对象。

陕西省委社会工作部强化党建引领,明确方向与责任,建立“3+N”工作体系,夯实“管行业也要管党建”责任,实施行业协会商会党建质量提升三年行动,推进“党建入章”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确保行业协会商会正确发展方向。通过党建引领产业链群高质量发展“五个一”专项行动,陕西有力有效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度融入高质量发展和基层治理实践,精准契合其“桥梁纽带”的定位,充分彰显了行业协会商会在基层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在经济领域,作为产业链协同的“黏合剂”与招商引智的“助推器”,陕西行业协会商会积极搭建对接平台、汇聚行业力量,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重点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壮大规模提供支撑,既填补了产业发展短板、又稳定了就业大局,成为落实产业政策、激活市场活力的重要载体。

在基层治理层面,作为政府服务下沉的“延伸臂”与民生保障的“服务员”,陕西行业协会商会主动对接民生需求、创新服务模式,积极融入“多方联动”、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等基层治理工作,在矛盾纠纷化解、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独特作用,填补了政府治理与群众需求间的缝隙,推动形成政府、社会组织与群众协同共治的良好格局,丰富了基层治理体系的内涵。

在企业服务方面,作为企业纾困的“贴心人”与行业规范的“守护者”,陕西行业协会商会精准对接企业发展诉求,从融资、用工保障到合规经营等方面多维度为企业纾困解难,既助力企业稳健运营,也通过规范行业发展、推动行业创新,持续优化市场环境,彰显了服务企业、赋能行业的重要价值。

(作者系陕西省委党校党建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