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基础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20区域“教育答卷”》之经开区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11-26 16:29
“颜值”与“智慧”齐飞
新学校让学生和家长安心又暖心
经开区教育工作推进大会举行
“新学校很漂亮,智慧校园充满科技感,真幸运我娃能赶上这好时机。”“接送孩子直接进地库,马上还可以从地铁直接进入学校,娃上学安全又方便”,“新学校就在家门口,楼上楼下很省心”……说起家门口新建的学校,经开区市民不由地发出感叹。
在西安新建学校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的这一年,西安经开教育也迎来了蓬勃发展期,“颜值”与“智慧”齐飞,科技感与现代感并存的新学校,不仅使经开市民不再“舍近求远”,更让大家倍感安心、暖心、放心,幸福感越来越强。
安心
“地下接驳系统” 让上学路安全感满满
家住经开区的林丽琳女士一度为孩子“小升初”发愁,去年一家人本商量好孩子参与民办学校“摇号”,但今年这个想法彻底改变了,因为家门口新建的经开二校建成投用了。深入了解之后,林丽琳果断放弃“摇号”给孩子选择了经开二校。
“看到新学校,我们和孩子一样惊喜,校园很大很漂亮,现代气息很浓、科技感十足,中央空调、直饮水系统、新风系统全覆盖,这些细节都很赞,绝对的高起点高标准,孩子在这里接受教育我们很安心。”更让林丽琳感到安心的是学校的“地下接驳系统”,“接送孩子可以直接到地下公共停车库,非常安全便捷,以后还可以从地铁直接进入学校,就更方便了。”
记者了解到,经开二校是经开区内首个新建“地下接驳系统”的学校,共有两层,能提供1352个车位,方便家长接送或等待孩子,学生接驳大厅的楼梯可以直通教学楼。未来,公共停车场还将与地铁二号线运动公园站通过地下通道无缝对接。
校园不仅“颜值”高,还很“智慧”,走进校园,科技感扑面而来。“经开二校智慧教室已实现全覆盖,智慧班牌、智慧黑板、常态化录播系统等都让课堂变得更简单、高效、智能了。”对于智慧型校园,该校新老师也深有感触。
暖心
用心用情爱护孩子 家长送锦旗谢老师
在经开区,另一所新建学校经开八小同样让家长感到暖心、安心,家长们还自发给学校送去了6面锦旗表达谢意,这6份特殊的礼物也温暖了学校的老师们。
“真心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悉心教导,无论学习和生活,点点滴滴,我们都很感动。”经开八小一三班敖晟源、二一班敖晟森的妈妈关二香告诉记者,她和爱人都在雨润市场上班,之前为了两个孩子上学非常焦虑,听说她家楼下要建经开八小,就一直在期待早日开学。今年9月份,两个孩子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放学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楼上楼下真是太方便了,新学校非常漂亮,超乎了我们的想象”。
“每次接送孩子,总能见到朱磊校长和老师在门口相迎相送,和家长沟通孩子在学校的表现,非常亲切,这些细节我们家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关二香还说,她和爱人比较忙,老师多次和他们沟通提醒多陪伴孩子,这些点滴关心让他们倍感温暖,老师用心用爱的教育将使孩子受益一生。
放心
眼里有光灵魂有爱 这也是家长望孩子长成的样子
“之所以选择家门口的新学校,最重要的是我特别认同学校的教育理念。”说起这一点,林丽琳和关二香有了共鸣。
林丽琳说,“经开二校‘心智教育’让孩子眼睛里有光、灵魂里有爱、脚底下有路,有能力应对未来,这就是我希望孩子长成的样子,学校的学科思维导图、探究式学习、智慧课堂、校本课程、丰富的社团等,都能最大程度挖掘孩子创造才能,能使孩子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二香也说,经开八小是经开一小分校,学校的教学体系与“名校”同步,“乐学善思,知行合一”教学理念和“三段式乐思知行”课程体系从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入手,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思考力,在快乐中学习思考,“而孩子的快乐也带给了全家人快乐,尤其上学后孩子吃饭、喝水、卫生都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好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这些都离不开老师的悉心引导。”
【数说经开教育】
2020-2022年,西安经开区计划3年投资60.1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学校15所,新增学位2.5万余个。
◆实施三步走计划
2020年,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4所,新增学位9000个。
2021年,将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所,新增学位7950个。
2022年,将完成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4所,新增学位8460个。
◆实现区域“名校+”全覆盖
核准命名了31个区级“名校+”教育联合体,实现区域内“名校+”工程全覆盖。
2020年,经开区组建2个市级“名校+”联合体。完成了2所特色学校创建工作。
◆ “名师+”“名校长+”工程
已组建区级“名师+”研修共同体6个、校级28个,组建区级名师工作室6个、校级28个。已申报2位市级“名校长+”主持人。2020年,公开招聘招录教师353名。已引进和培育省级名师5人,新建名师工作室5个。
◆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全区公办园29所,全面完成公办园占比“双50”任务。财政投入6910.25万元,17所民办园转设为公办园。一所新办园直接注册审批为公办园。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