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仁宗村:“靠天吃饭”贫困村上演“变形计”
来源:中国网·丝路中国频道 2020-08-13 17:13
“浐灞生态区派来的驻村干部都不错,从第一天到我们村上,就和群众打成一片,近几年群众的收入增加了,生活富裕了,干劲更足了,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8月4日,记者来到西安市临潼区仁宗村,当谈起村里的驻村干部时,村委会委员杨立志说可以用一个“实”字来概括,不浮夸,讲实效,村民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是群众致富脱贫的引路人。
“作为仁宗村的新村民,我觉得我们就是要躬下身子为老百姓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为脱贫攻坚作贡献。”张龙说。
张龙从2017年就被浐灞生态区驻派到仁宗村做联户扶贫这项工作,目前担任着仁宗村联络员的职务。
仁宗村联络员张龙
仁宗村位于骊山山顶,过去村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作物和外出打工为主,林地较多,为传统农业小山村。在2017年之前,村民收入来源比较单一,缺水比较严重,经济薄弱。
说起仁宗村的改变,杨立志颇有感触。“以前,仁宗村居住环境很恶劣,生产生活很困难。主要种植粮食,也没销路。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村经济基础薄弱。”杨立志感叹道。
据了解,浐灞驻村工作队从来到仁宗村第一天起,便一头扎进村子,挨家挨户进行走访调查,主动与群众座谈交流,拉家常、谈发展,了解村班子强不强,产业发展出路在哪里,切实帮助群众算清脱贫账,尤其对贫困户的基本情况了然于心。
“百姓的小事就是我们扶贫工作的大事。”张龙说,今年以来,驻村工作队完成仁宗村丰产、姜湾两个村组总计115亩花椒补栽工作,补栽花椒苗5000余株;对新建苗圃苗木进行了春季修剪、浇水等养护工作;利用浐灞帮扶资金,集中采购贫困户闫德峰贷款自育的苗木,然后免费向建档立卡户发放,后期再由村集体回购补充至苗圃,总计捐赠300余株苗木;工作队联系浐灞生态公司定购仁宗村原苗圃及贫困户闫德峰部分苗木,解决苗木销路问题。
疫情期间,工作队联系浐灞管委会、社会爱心人士为仁宗村疫情防控捐赠消毒液500公斤,口罩500个,帐篷1顶,矿泉水、方便面、手套、护理液等物资一批,合计人民币1000元。协调浐灞下拨疫情防控经费62500元,工作队四人个人捐赠人民币800元。同时,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对仁宗村主要道路、各村组开展疫情排查和卡点管控工作,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张龙认为,驻村干部帮扶或许只是暂时的,但始终搬不动、走不掉的是基层党组织,这支队伍才是实现稳定脱贫的中坚力量,因此驻村干部经常积极协助村两委抓班子、强堡垒,做到了集体协商、相互尊重,真正拧成了“一股绳”。
针对仁宗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群众发展信心不足,不愿扎根农村的现状,据张龙介绍,驻村工作队利用浐灞帮扶资金使村道巷道全部硬化;新建村文化广场及乡村舞台;新建hope苗圃,面积23亩,栽植国槐、樱花2000余株;新安装路灯105盏。通过硬化、绿化、亮化,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仁宗村党群服务中心
张龙表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极为关键的一年。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根据各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仁宗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及浐灞生态区帮扶办的具体安排,全力巩固脱贫成效,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主线,以帮扶脱贫户产业就业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持续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和扶志扶智活动,拼搏奋进,争创一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帮扶工作取得新成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尽己所能,撸起袖子朝前干,让村庄越来越好,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采访结束时,张龙如是说。(董旭叶 强一飞 图/齐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