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长安十二时辰》后再写“古都” 马伯庸推出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07-16 17:10

d6132d9f4b022db9dea1b13c7d4a1b31.jpeg

去年,根据著名作家马伯庸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火爆大江南北,也为“西安游”添了一把旺火。时隔一年,近日,马伯庸推出了自己的新作——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记者今日从出版方获悉,马伯庸此次再次将笔触伸向古都,仍然遵循了自己擅长的“文学考古”写作模式。

从南京到北京,飞机需要两个小时,开车需要近12小时。如果在明朝初期,需要15天时间,如何完成这段旅程?如果一路还需要躲避追杀呢?据悉,在《两京十五日》中,马伯庸正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的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天子病危消息传来,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剧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他必须在15天内跑完两千两百余里路,从南京赶至北京去拯救自己,拯救大明。

c318ef4b0e47ecfdf1a67772b3904293.jpeg

马伯庸的书,总是从历史背后的细节与夹缝中找到脑洞,从浩瀚的史料中,发掘出大量不为人知的细节,继而用文字展开一场悬疑之旅,比如《长安十二时辰》的源头可以溯源到《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书中的一句话:“骑士张小敬先射国忠落马”。这次也不例外,根据马伯庸介绍,自己新书的故事灵感,来源于《明史》中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

马伯庸说:“历史上的每一件事都有一个内幕。”这本书也是,利用有限的历史记载,结合关于明朝各方面的历史考据,合理推演了一段朱瞻基15天从南京回到北京的惊险故事。

此外,与《长安十二时辰》中的主人公张小敬相似,《两京十五日》中,最重要的主角之一吴定缘,也是一个小人物。故事开头,他是应天府三班总头役吴不平养子,平日喜欢街头买醉,看上去是个浪荡公子哥,真实身世鲜为人知,然而后期,也正是他稀里糊涂救起朱瞻基,继而被裹挟进了宏大的历史之中。马伯庸表示,小人物的命运总是自己最关注的,也是写起来最有意思的。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孙欢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