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

夏季易被隐翅虫偷袭 皮肤科专家支招咋“解毒”

来源:西安新闻网 2020-05-27 19:52

夏日,人们喜欢晚饭后到公园或草地里铺上席子坐卧纳凉。然而,有一种昼伏夜出的小虫子--隐翅虫却悄悄靠近,突然“偷袭”。

据西安交大二附院皮肤科教授王梅介绍,隐翅虫,有些地方俗称“飞蚂蚁”,细长、体小,头、翅和腹尾呈黑色,前胸、腹部及足为橘黄色,形似大蚂蚁,发达的后翅隐藏于鞘翅下面,起飞时能迅速展开;主要生活于杂草丛中、朽木、树皮下,以食腐败虫体、粪便、花粉和腐果为生;隐翅虫有趋灯趋光、趋高飞行、夏夜飞入室内的习性,所以人们在室外劳作、纳凉时易遭受袭击而发病。与隐翅虫活动同步,隐翅虫性皮炎病例也在夏季高发。

77a9147d2a6d615f9fe503e8b6541440.jpeg

隐翅虫性皮炎,顾名思义,跟隐翅虫有关,主要是隐翅虫虫体分泌的毒液、虫体被压碎时溅出的毒液而引起的皮炎。接触隐翅虫毒液后,自觉周围皮肤发红,局部紧绷、灼热、疼痛感,初起为点状、线状或条索状水肿性红斑,严重者可进一步发展为密集排列的水疱、脓疱,更有甚者可发展为灰黑色坏死,出现发热、头痛、头晕、呕吐、淋巴 结肿大等全身反应。受损皮肤会留下深色瘢痕。

f93e93824e6878987d82e93c597e0a7d.jpeg

专家提醒,一旦被隐翅虫“偷袭”中毒,不必过分惊慌。因为虫体毒液为酸性,可就地取材,尽早用肥皂水清洗接触处皮肤,中和酸性毒素;清洗时尽量小心,不要将清洗液沾染其余未接触虫体皮肤,以免因间接接触引起皮损。出现皮损后,尽快就医,可缩短病程并促进皮损恢复,红斑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霜剂;若有糜烂面,可用2%硼酸溶液湿敷;如有脓疱或发生继发感染,需进行抗感染等治疗。

医生提醒,除了隐翅虫,夏季还有其它一些小虫比如蜱虫、恙虫等可能带来不小的伤害,所以提醒大家:室外辛勤劳作或享受夜晚凉风习习的同时,记得喷涂驱蚊虫液,不要随意坐在草地上,尽量穿清凉的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不给小虫虫们伤害的机会!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张黎娜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超)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