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精神感召青年奋勇前行——“学习精神谱系 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之三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22 07:49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中的一个同志”……
连日来,在延安《为人民服务》讲话纪念广场上,来自省内外高校的众多青年学子列队肃立,面对张思德雕像,集体诵读《为人民服务》全文。
近年来,革命圣地延安持续吸引广大青年从全国各地来到这里……
如同80多年前一样,延安吸引无数满怀激情斗志的青年,来到这片红色热土铸魂砺志。他们在革命旧址追寻先辈足迹、重温党的光辉历程,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坚定初心使命、汲取奋进力量。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同志在挖窑烧炭时遇到窑顶坍塌,为营救战友光荣牺牲。同年9月8日,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演讲。自此,张思德的名字和“为人民服务”紧紧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早已深深融入广大党员干部的红色血脉。2021年9月,张思德精神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近年来,延安坚持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引领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坚定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传承好、发扬好张思德精神,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你只需要根据用电情况及需求提交申请就行,剩下的事情交给我们来办……”7月15日下午,在国家电网延安供电公司枣园供电所,所长卜燕萍的一番话,让前来咨询用电增容业务的客户李刚心里踏实不少。
由于业务需求,加之最近天气炎热,李刚准备对自家仓库进行改造,需要增设2座冷库,但因为电压不足,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卜燕萍详细地了解了情况,并为李刚制定了一套便捷、经济的方案。
“除了保障用电外,只要群众有需要,我们就会及时提供帮助。”卜燕萍说。
1999年,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在枣园供电所成立了延安市首支共产党员服务队——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延安枣园)共产党员服务队。
“服务队成立20多年来,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现在平均年龄不到35岁。大家每天早晨坚持诵读《为人民服务》,每个人都以传承、弘扬张思德精神为己任。”作为第十任队长的卜燕萍,自参加工作以来见证着服务队的成长变化。
“您好,我家老人吸氧需要设备维持,现在突然停电了,请你们帮帮忙……”今年4月13日12时,卜燕萍接到一个紧急求助电话。
受大风天气影响,宜和臻园小区上级电缆出现故障,住在该小区的张永和老人无法吸氧,情况十分紧急。
卜燕萍立即安排服务队队员杨铱凡和常誉耀携带移动电源上门“送电”,解了群众的燃眉之急。
“作为一名电力基层工作人员,我在一次次帮助群众中收获了成长,在实践中愈发明白张思德精神的价值。”杨铱凡说,他会继续传承张思德精神,在基层一线锤炼自己。
7月13日,在宝塔山下,“到延安去——三秦学子圣地行”活动启动。来自西北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的上千名青年学子在这里开启红色寻根之旅。
“站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我对延安精神、张思德精神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学院学生董帅均说,“张思德的故事平凡却伟大。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向张思德学习,将小我融入大我,用平凡成就非凡,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延安大学,张思德精神早已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成立张思德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者注册人数突破7000人,累计服务时长超70万小时。
如今,张思德精神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去年9月14日上午,宝塔消防救援站的丁少翔在站岗。一名男子紧握一张手术通知单,前来寻求帮助。
该男子家中亲人因车祸住院急需手术,但医院血库O型血告急。
“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对在队人员进行筛选,挑选出两名血型适配、符合献血条件的消防员献血800毫升。”当时的值班干部宋志诚说。
延安市遍布丘陵沟壑。为将服务送到山沟沟里的群众身边,延安市张思德消防服务队成员翻山越岭,拓展“服务群众地图”。
消防宣传、爱心助民、无偿献血……平日里,在延安的大街小巷,人们总能看到延安市张思德消防服务队成员的身影。
从“时代楷模”宝塔消防救援站到全国“公安楷模”枣园派出所,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电力、消防、公安、司法等行业领域纷纷建立起为民服务队伍,吸纳党员干部等群体加入,在红色圣地续写新时代扎根群众、服务群众的故事。
80多年来,“为人民服务”穿越时空,历久弥新。张思德精神永续传承,激励着人们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行,不断开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