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大荔:强化财政保障 助力粮食生产
来源:西部网 2023-11-16 15:46
西部网讯 为更好的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强化财政投入保障,助力粮食生产,11月15日,记者从渭南市大荔县财政局获悉,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科学谋划,确定了“五大产业聚集区”发展思路,强化财政衔接资金项目支持力度,围绕粮食加工,强链补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发挥经营主体和社会组织作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全面振兴。
大荔县是国家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全县粮食种植面积120余万亩,粮食企业总仓容52.2万吨。大荔县韦林镇属小麦、玉米粮食主产区。“粮食产得多,但是晾晒成了群众的老大难问题。“以往夏收季节遇到连阴雨天气,粮食晾晒储存压力非常大,村民都忙得焦头烂额,现在家门口就有粮食烘干厂,一点都不慌了”,韦林镇韦留村村民笑着说。为解决群众每年粮食收获季节晾晒难的问题,当地财政部门与镇政府积极联系,向上级部门如实反映实际情况。经过深入调研和评审论证,成功协调财政资金300万,发动村能人投资80万,自筹资金200余万元投资建设粮食烘干塔项目。
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7月开工建设,11月建成投产,属于大荔县首个建成投用的粮食烘干类村集体产业,占地14.7亩,包括734平方米平米湿粮棚、1540余平方米干粮仓库和400余平方米余平米防雨棚各一座,日烘干粮食可达500吨,有效解决了当地粮食烘干存储问题。同时,也为当地产业振兴提供了思路。
粮食储存与烘干厂项目的建成运行,使收割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从“自然晾干”转变为“智能烘干”,节省了劳动力,缩短了时间,减少了霉损,提高了粮食品质,增加了群众收入。
在厂房入口处,记者看到日产粮食烘干设备正在运转。烘干前的玉米必须先经过扦样化验水分、容重、杂质,然后才能运送至烘干车间,烘干后还需要再次进入检测车间按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成品粮食优质安全。
据介绍,该项目建设有烘干塔、提升机、生物质热风炉、双圆筒初清筛、超大废弃室,新建734平米轻钢结构湿粮棚、1545.08平方米型钢架围护结构干粮仓库和403.2平米轻钢结构防雨棚各一座,日产粮食烘干200吨,预计年实现净利润50余万元。(通讯员 王立杰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