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白水县多措并举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美丽新白水
来源:渭南市白水县融媒体中心 2023-05-10 09:22
5月9日上午,渭南市委宣传部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东秦”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白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陈维军以“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美丽新白水 ,奋力谱写新时代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主题作新闻发布。
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今年以来,白水县以“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美丽白水建设为主线,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大兴真抓实干之风,走在前,创一流,奋力谱写新时代白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抓实项目扩大有效投资
截至目前,白水县累计外出招商12次,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8.3亿元。抓细项目服务。创新建立“政务蓝”帮办代办品牌,设立综合窗口,建立咨询申请、帮办代办、评价反馈三项机制。推出110件高频事项“一次性告知单”、26项服务指南“二维码”,组建了县镇村三级代办队伍。目前,已帮办代办事项200余件。
抓强项目承载。把渭南高新区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健全完善高新区管理体制机制,编制高新区总体规划、产业规划,实施水电气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项目。推动“标准地+承诺制”改革和“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储备土地700亩以上。坚持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一体推进,确保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海仪循环经济产业项目主体完工,苏陕协作产业园、秦创原孵化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加快农业强县建设步伐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持“一办十组”工作推进机制,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深入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好“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精准落实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兜底保障等措施,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格落实“田长制”,守牢37.6万亩耕地保护红线。巩固拓展粮食规模化生产经营,建成高标准农田5万亩,粮食产量达到12万吨以上。做优苹果特色经济。127家龙头企业深度嵌入8条产业链条,突出抓好种植、品牌和深加工,着力优链强链。
投运苹果未来园。新建脱毒苗木无菌培育圃2000平方米、繁育基地100亩,完成高接换优和瑞阳、瑞雪、瑞香红新品种推广1.2万亩,新增果园托管3万亩。
强化产业联动发展。鼓励支持发展蔬菜瓜果、食用菌等设施农业,建设设施大棚3000亩以上,发展花椒2000亩、中药材3000亩,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坚持“农牧结合、以牧促农”,建成畜禽粪污综合利用项目,生猪出栏45万头以上。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新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家。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农村集体资产制度化规范化管理,在每个镇办打造1-2个集体经济标杆,年收益50万元的村占比达到10%。
打造现代产业集群
做大做强白酒产业。发挥杜康酒厂龙头带动作用,释放万吨基酒一期项目产能,建成杜康酒业二期5000吨基酒项目,推动白酒产业深度嵌入全省全产业链条。以杜康酒业和白水杜康品牌为引领,以扩大基酒产量为目标,鼓励引导县内18家酒企抱团发展、融合发展,形成产业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品牌统一化、销售多元化的发展局面。年内成品酒产量达到1.7万吨左右。
充分释放煤炭产能。紧抓煤炭产业新供给、新转型机遇,完成西固煤业120万吨产能扩增,推动两处煤矿转进入联合试运转,力争朱家河煤矿复工开建,完成北部煤田总体规划和环评初审。年内煤炭产量达到250万吨以上。
加快建设能源基地。紧盯“双碳”目标,推进陕投等500兆瓦光伏、华风10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中电建等180兆瓦光伏、中能等100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建设。年内全县新能源总装机突破1000兆瓦,发电量达到6亿度以上。
加力做大制造产业。支持中交天和、雁中制衣稳产达效,力促中交天和西安装备制造公司迁至白水、雁中制衣二期启动建设。年内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亿元左右,税收实现5000万元以上。
全面提振现代服务业
多措并举提振消费。大力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支持白水豆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引导“辣子汤”“豆腐瓢”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小吃走出白水。着力拓展消费场景,引进打造高端商业综合体,实施建设五星级酒店,扩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改造提升特色商业街区1个。
加速促进文旅融合。高水平编制仓颉庙景区融合发展实施意见,成功举办2023年谷雨仓颉文化系列活动。开工建设仓颉庙文化旅游景区环线道路提升、武庄村文旅融合项目,推动仓颉庙创建4A级景区。建成林皋湖渔业基地,力争秦川宿集项目核心区完工。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
推进发展开放型经济。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西渭融合发展格局,集聚一批龙头果业、物流电商、加工企业,建设西北苹果交易物流集散地,年内电商交易额争取突破14亿元。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推动苹果、白酒等特色产品搭乘“渭西欧”专列走出国门,外贸进出口额达到1.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1200家。
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科学优化城乡布局。完成国土空间规划、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城市总体设计编制,统筹布局产业、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空间。实施镇村规划编制五年行动。创建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
全力改善城市面貌。完成两条高速沿线绿化,建成口袋公园10个,新增城区绿化面积3.9万平方米。实施城区适度亮化工程,点亮城市夜景。开工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及体育场馆,建成投用非遗馆。改扩建城市燃气管网2公里,新增供热面积10万平方米。实施城区雨污管网改造提升等项目。
深入开展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完善镇级污水处理厂配套设施,完成改厕5000座,探索农膜回收、秸秆资源化利用机制,垃圾、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50%以上,“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垃圾处置体系基本建立。
竭力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实施普通高中提升项目,强化高考综合改革投入保障,巩固提升义务教育成果,新建幼儿园1所。开工建设县医院门诊楼,加快推进县医院传染楼项目,建成中医院康复医学中心。
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推进稳岗扩岗,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加大欠薪治理力度,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投入运营智慧养老平台,建成投用中心敬老院。
从严环境保护。以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抓手,持续抓好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大举措,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渭北固沟保塬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快白水县生态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30平方公里。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严控农业面源污染。扎实整治“五乱”,完成营造林3.6万亩,当好桥山生态卫士。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属地管理责任、部门监管责任,扎实开展煤矿、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危化品、城镇燃气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全面做好地质灾害、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坚决遏制较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开展大督查、大接访、大调研活动,强化责任处访、依法治访,推进信访矛盾源头治理和重复信访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养老诈骗、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