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相册丨40年,他们乘风破浪奔向最远的南方

来源:新华社 2024-12-30 20:49

065318330615d315a2a3e2efb680dc0c.gif

2024年11月1日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

劈波向南、破浪出征

开启为期近7个月的科考征程

8c904450a9cbbae085162d7577e34beb.jpeg

2024年11月1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号和“雪龙2”号船从广州南沙国际邮轮母港码头出发。新华社记者 黄国保 摄

949b1150884f05413284514655751f4c.jpeg

2024年12月27日,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在南极秦岭站海域卸货。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2024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

1984年11月20日

我国首支南极考察队

从上海出发

同年12月30日

中国首次将五星红旗

插上了南极洲的大地

6d746c07aec515fce9e19cdc45a39176.jpeg

1984年1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胜利驶抵南极洲乔治王岛民防湾。这是“向阳红10号”科学考察船。新华社记者 戴纪明 摄

768833188fc50f3bb791af1211361635.jpeg

1984年12月30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在乔治王岛菲尔德斯半岛的滩头登陆成功。 新华社记者 朱幼棣 摄

e1fe11692b24cc1f5b67bfadb011dac7.jpeg

1984年12月30日,中国南极考察队登陆成功后,在南极洲插上第一面五星红旗。新华社记者 朱幼棣 摄

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队员们

胜利地建成了

中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试验基地长城站

1985年2月20日

长城站在乔治王岛举行落成典礼

长城站的顺利建成

开启了我国建设南极考察站的序幕

1723d916981c2194edbfb612a0665b05.jpeg

1985年2月20日,中国长城站在乔治王岛举行落成典礼,南极洲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新华社记者 朱幼棣 摄

1989年2月

在东南极洲拉斯曼丘陵上

我国第二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中山站胜利建成

揭开了我国南极科学考察事业新的一页

5b5c637357b440c3b4bcb5da35be792a.jpeg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考察队员参加中山站落成典礼。新华社记者 张继民 摄

ec65af11d4e7c87c6a76e24a8414f19b.jpeg

1989年拍摄的中山站全景。新华社记者 张继民 摄

1994年1月28日

“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港启航

踏上首航南极的征途

“雪龙”号是我国引进的第一艘

能在南极洋区破冰航行的船只

执行接送考察队员

为在南极的考察站运送物资等任务

e0cf32bbadf2261b52e24e9b57c34efc.jpeg

1997年11月15日,“雪龙”号载着100多名考察队员从上海启航,前往南极进行第14次科学考察活动,同时为我国设在南极的“长城”、“中山”两个科学考察站运送补充物资。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摄

d3a1d5c97a3fe132bb54ff0f4efe93f7.jpeg

1999年11月1日,中国第16次南极考察队乘“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从上海出发开赴南极。 新华社记者 张刘仁 摄

2005年1月

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成功登顶

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

实现了人类首次从地面进入冰穹A

并开展科学考察活动

7055c0815a57bef4cf59319ee4663542.jpeg

2005年3月24日,在中国第2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返航欢迎仪式上,领队张占海(左一)挥舞手臂。 新华社记者 陈飞 摄

0a1df5b180a046a533e4cba47a4775ec.jpeg

2008年12月18日,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内陆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南极冰穹A地区。 新华社记者 刘奕湛 摄

2009年2月2日

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昆仑站正式开站

实现了中国南极科考

从南极大陆边缘向内陆扩展的跨越

拓展了南极科研的领域和深度

增添了天文观测研究、深冰芯钻探及研究

ca6c20346bc90e20de312f04115e6dc1.jpeg

2009年2月2日拍摄的建成后的中国南极昆仑站。 新华社发

为了使南极内陆考察更加高效、安全

2014年2月8日

我国在中山站和昆仑站之间

建成了第四个考察站——泰山站

为长期持续开展南极科考提供了良好条件

663ce080636356e9015c6f75428e7f57.jpeg

2013年12月26日,中国南极泰山站正式开工建设。新华社发

fe21b30ffb49f04a2a8aa789c8852889.jpeg

建设中的中国南极泰山站(2014年1月14日摄)。新华社发

2019年10月15日

中国第36次南极考察队从深圳出发

前往南极执行科考任务

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

“雪龙2”号与“雪龙”号一起“双龙探极”

开启中国极地考察新格局

e70029bbd0954a1db172bc8295e52e9c.jpeg

2019年10月15日,在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码头,工作人员送别“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ddb56822fd27e5fb14b1cab7c9ef6be5.jpeg

2019年10月15日,“雪龙2”号驶离深圳蛇口太子湾邮轮母港码头。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24年2月7日

中国南极秦岭站开站

成为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

4b78714102f179384af367deb07471d9.jpeg

2024年1月25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建设现场。新华社发(王海楠 摄)

51929a88f789f487e0cab1163a0483b2.jpeg

2024年2月6日拍摄的中国南极秦岭站。 新华社发(张体军 摄)

f0fd8bddb64d716b1baf78d90f100447.jpeg

2024年2月7日在中国南极秦岭站拍摄的揭牌仪式。新华社记者 周圆 摄

40年来

中国南极考察队员

无畏风雪严寒

在广袤的南极大陆上踏出坚实足迹

他们在极端环境下坚守

不断拓宽人类对南极生态系统的认知

助力世界人民更好地认识南极

为世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保护地球家园

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下一个40年

中国人将继续创造更加了不起的奇迹

8499fc1c2e795441e5d738d7d3b2f4d5.jpeg

2024年12月8日,第41次南极考察队员吸引了企鹅前来“围观”。 新华社记者 黄韬铭 摄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