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体育辉煌

来源:新华社 2024-09-16 08:19

全民健身筑牢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之基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工作和人民身体健康

e1d36b490e5beb4208b90ba7adcf893c.jpeg

↑2023年10月29日,参赛选手奔跑在长安街上。当日,2023北京马拉松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鸣枪开跑。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7b50ebc54fc15fb869a9c59f1c536e10.jpeg

↑2009年8月8日,爱好者们在“鸟巢”前打太极拳。新华社记者 郭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2014年全民健身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先后印发《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升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相继出台……

822997ebee251ae247c550fbe92be4ed.jpeg
↑2021年2月16日,市民在南京五台山体育中心健身馆内跑步。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78bad23610730b9eb5ef78fb329c9346.jpeg
↑2023年5月14日,市民在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翠湖园公园打乒乓球(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梁德斌摄)

今天的中国

运动收获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全民健身深深融入大众生活

c14609459d79bc8eaac1500c41137c89.jpeg
↑2023年11月1日,在河北省遵化市,长跑爱好者在公园道路晨练。新华社发(刘满仓摄)

8351a9741b289052b175a81de626e9c5.jpeg
↑2023年8月8日,健身爱好者在江苏省“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南京主会场暨第七届“宁镇扬”全民健身大联动活动中体验飞盘运动。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无论清晨傍晚、城市乡村

神州大地处处可见参与运动健身的人群

跃动的身影、饱满的热情

构筑了一道道健康中国的美丽风景线

fd2c5509d0f6b37f00982fc9c65e54b1.jpeg

↑2024年3月7日,在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五宪镇粮经复合现代农业园区,几位骑友骑行在油菜花海间的绿道上。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50f38aab8277f919ecffc87e8ac37aee.jpeg

↑2020年7月29日,市民在宁夏银川市毓秀公园运动场内锻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4e8cfdb307a97c8c39e68765c279a9c0.jpeg
↑2024年7月17日,市民在北京市永定门城楼下跳广场舞。新华社记者 陈钟昊 摄

太极拳、八段锦、赛龙舟等独具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成为群众健身“新宠”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44be88ec6f0cadafbd6fe9c8e254ecbd.jpeg

↑2023年8月8日,位于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雉城街道的和文化广场,市民在练习太极拳。新华社发(谭云俸摄)

067818277c02eaeeef88d4fbd28889fc.jpeg

↑2020年9月16日,健身爱好者在武夷山齐云峰景区表演健身气功八段锦。新华社发(陈颖摄)

4e0f2a221e747acfbfdb349d348c8b97.jpeg

↑2024年6月10日,四里八乡的龙舟汇聚在广位于广州珠江新城的猎德涌参加“龙船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各地因地制宜打造遍布城乡的“15分钟健身圈”有效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

4a4731a06fa13a5b88f9107aaf76f52a.jpeg

↑2023年4月2日,在深圳市龙华区元芬村,居民在增设的篮球场打篮球。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5f9950622f3951b33872dd140c280d06.jpeg
↑2022年8月28日,江苏省市民在泰州市东环高架体育公园健身。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北京奥运会、北京冬奥会、杭州亚运会、成都大运会等

赛会场馆赛后对民众开放

一流竞技场变身为“百姓健身房”

18e820c38d8a88b09d1ce3468fa28e48.jpeg

↑2023年8月21日,市民在天河游泳馆内游泳。天河游泳馆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水球项目的比赛场馆。新华社发(黄晋文摄)

e94761b3f9d6b7ae9cbd95139b3df216.jpeg

↑2023年7月1日,人们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里滑冰。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场馆。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共有体育场地459.27万个体育场地面积40.71亿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89平方米提前实现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2.6平方米的目标

f3bd04784930428c1ef7aced542e0e9b.jpeg

↑2020年7月29日,市民在宁夏银川市毓秀公园运动场内锻炼(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冯开华 摄

89324d714241ec75998cb10b1f334d28.jpeg
↑2023年10月12日,在山东省惠民县姜楼镇一处“百姓健身屋”,群众在锻炼身体。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2009年8月8日北京奥运开幕一周年之际设立“全民健身日”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鼓励全民参与健身活动迈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9cbd9de8ecf4b49e6d202e6bcd09cf53.jpeg

↑2023年8月8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举行“全民健身日”晨跑活动,跑步爱好者在比赛中出发。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044587effc165e455120c1b1de98f8ae.jpeg
↑2024年8月8日,在乌鲁木齐举行的2024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启动仪式现场,健身爱好者进行广场舞表演。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

掀起全民冰雪运动热潮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愿景实现

在冰天雪地里勾勒出一幅幅健康欢乐的活力图

647e5c697724ab41be5aabaf8a3ce129.jpeg

↑2022年11月19日,滑雪爱好者在吉林省万科松花湖度假区滑雪场滑雪。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6b62f2cb85f3da54fad1fcd62246e2b1.jpeg

↑2023年1月11日,在陕西太白鳌山滑雪度假区,小朋友在雪场教练的指导下练习滑雪。新华社发(邹竞一摄)

acc86561625a54e78d8a2480f1bab7e2.jpeg
↑2022年8月8日,在重庆冰纷万象滑冰场,孩子们练习花样滑冰。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近两年来“村BA”“村超”“村排”等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火热出圈“现象级”的体育赛事展现了村民们对于体育运动的激情更为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助力

4eebc149ef04c7660cec79ae7cc1995e.jpeg

↑2024年2月3日,2024全国“村晚”示范展示活动暨贵州“村超村晚”举行音乐烟花秀表演(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ebb9917517855d22fd0049ab0353f37e.jpeg
↑2023年9月6日晚,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穿山镇男子篮球赛决赛现场,球员在场上拼抢。新华社发(黎寒池摄)

035eff41fb1009f03253e3a1df0accda.jpeg
↑2024年7月18日,鄂尔多斯草原村排暨沿黄九省区农牧民排球邀请赛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开幕(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正摄)

多部门印发文件加强学校体育工作

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

377aafa3af9e69e01402af8bf956fbfb.jpeg

↑2021年9月7日,贵州省石阡县第二小学学生在楼顶操场开展体育锻炼。新华社记者 胡星 摄

7be146c4824c5a4e856397257335e282.jpeg

↑2024年5月25日,在陕西省西乡县第二中学,学生们在公益足球课上进行分组对抗。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同时,多措并举为老年人健身锻炼提供必要帮扶

为残疾人充分、平等参与体育运动营造无障碍环境

全民共建共享的“大群体”格局已初步形成

f288e3474209d32e900a7fa94ae53861.jpeg

↑2019年3月3日,西藏拉萨业余轮椅篮球队在训练中。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07badfc42b351460d6d2dc3c11b4e367.jpeg

↑2023年10月26日,在杭州市富阳区湖源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使用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数据显示

我国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超过5亿人

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将运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从“全民健身”到“全民健康”

在人们奔跑的脚步中

从愿景成为现实

4705b08d0eb5b8fd162c0b413d8af069.jpeg
↑2021年6月16日,市民在长春世界雕塑园友谊广场上表演百姓健康舞。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bfdb7cdebd66b0537a10c04bfbf7c758.jpeg
↑2024年6月22日,跑步爱好者们跑过位于北京的故宫神武门。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竞技体育走向体育强国之路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

一代代体育人筚路蓝缕、砥砺前行

把体育的荣耀印在共和国的旗帜上

让中国力量成为国际赛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各项目运动员一步一个脚印

创下一个又一个历史

b210946c93318961f52c2fb16c68bf20.jpeg
↑1956年6月7日,陈镜开在上海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最轻量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新华社记者 史云 摄

39ed92f4ff60c6386700add8b1b494de.jpeg

↑1981年11月,在日本举行的第三届世界杯女子排球赛上,中国女排以七战七捷的成绩,首次登上世界冠军领奖台。新华社发(黎启榕摄)

8e39663d812ebb645623e1a8be647770.jpeg
↑1984年许海峰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为中国赢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 官天一 摄

f05384bb2b8e59c1ae35711fccc12cb8.jpeg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杨扬夺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让中国体育代表团终于在冬奥会上实现金牌“零”的突破。新华社记者 王岩 摄

af765f1fafff0607d9b9277010e7d65a.jpeg
↑2002年,姚明加盟NBA休斯敦火箭队,并逐渐成长为NBA顶尖中锋。这是2003年2月10日出版的美国杂志《体育画刊》,将姚明的头像刊登在封面上。这本著名的体育杂志把过去的一年称为“姚明之年”。新华社记者 吕明响 摄

bd5f49bf016febe3fb723a5848e156df.jpeg
↑2004年8月27日,刘翔在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决赛中夺冠后身披五星红旗庆祝。他以12秒91的成绩夺取金牌,并平了世界纪录。新华社记者 廖宇杰 摄

023b3b3800bf09dc4dd2790a047076ef.jpeg
↑2004雅典奥运会,刘翔以12秒91的成绩夺得男子110米栏比赛冠军,成为中国田径项目第一个男子奥运冠军。新华社记者 李岳 摄

3ba04266b68b68096a06f87f835ed7b7.jpeg
↑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上夺冠,这是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雪上项目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 新华社记者 王长山 摄

a0927633bb808870644667bcfe421c82.jpeg
↑网球运动员李娜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夺得女子单打冠军,成为两项网球大满贯赛事的首位亚洲女单冠军。上图为2011年6月4日,李娜在法网女单颁奖仪式上亲吻冠军奖杯。新华社记者高静摄;下图为2014年1月25日,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颁奖仪式上手持冠军奖杯留影。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12ad1ba8a407c64d4f3d4702e5545dbb.jpeg
↑中国选手潘展乐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后庆祝夺冠及打破世界纪录(2024年7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7ecb64d115cc885cde96221c165174b0.jpeg
↑2024年8月4日,冠军中国队选手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上,从左至右)与亚军美国队、季军法国队在巴黎奥运会游泳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颁奖仪式上。中国队打破美国队对这一项目金牌长达40年的垄断。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在中国代表团传统竞技体育强项

乒乓球、跳水等项目上

一代代冠军选手接力延续辉煌

9355ca37c8dcbc113e10c08db7ebbbde.jpeg

↑中国乒乓球女队以奥运女团五连冠强势摘得新中国夏季奥运会参赛史上第300金!

2c28720b9117c015b721f25993b1237c.jpeg
↑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周继红拿下女子10米台冠军,实现了跳水项目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后,中国跳水再未离开奥运奖牌榜,中国跳水队在国际赛场逐渐有了“梦之队”的称号。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11届奥运会,中国跳水共获得55枚金牌,是中国体育获得奥运金牌数量最多的“领军”项目。

今夏,中国奥运健儿

在巴黎奥运会上勇夺40金27银24铜

取得我国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

实现了在网球、游泳、花样游泳、

艺术体操、拳击、自行车等项目上的历史突破

这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进步的集中体现

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缩影

充分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力量

5d983cc3fc5c7f39b326b0a2f024659a.jpeg
↑2024年8月3日,郑钦文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子单打金牌赛中2比0战胜克罗地亚选手维基奇,获得中国队历史首枚奥运网球单打金牌。新华社记者 赖向东 摄

a67962714c320487038893b707ee3d2a.jpeg
↑2024年8月4日,中国队选手在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bbe9c761abd16fc69b1ec1eb2c46d156.jpeg
↑2024年8月8日,常园在巴黎奥运会拳击项目女子54公斤级决赛后庆祝夺冠。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26c62fa7edd4b781108745c5e08bf616.jpeg
↑2024年8月10日,中国队教练孙丹(左一)在比赛后与夺得巴黎奥运会艺术体操项目集体全能金牌的队员庆祝。这是中国队在该项目获得的首枚奥运金牌。新华社记者 许雅楠 摄

9c2ac506f208822e2664606a259ae550.jpeg

↑2024年8月10日,巴黎奥运会花样游泳冠军中国队成员在颁奖仪式后合影。中国花样游泳队首次奥运见金,就包揽集体和双人项目两金。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fc4cd25b2ecd32883c78cade6db34c62.jpeg
↑2024年8月9日,中国队球员在巴黎奥运会女子曲棍球金牌赛中讨论短角球战术。中国女曲一路力克强敌,决赛中与世界第一荷兰队战至23米球决胜。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e75aeee6b2d56b2e6519a42dbff35109.jpeg
↑2024年8月1日,首次为中国队拿到冲浪项目奥运门票的杨思琪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冲浪项目第三轮比赛中。最终,她止步16强。新华社记者 马平 摄

ff68dd67e5cdf9d782f17e31fc5e8a7e.jpeg
↑2024年7月31日,中国首位自由式小轮车奥运冠军邓雅文在巴黎奥运会自由式小轮车女子公园赛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国家强则体育强

75年风雨兼程

一代又一代中国体育工作者

前赴后继、玉汝于成

让五星红旗在国际体育舞台上一次次升起

让中国跻身世界体育大国、奥运强国之列

赛事承办彰显大国责任

国家兴则体育兴

2015年7月31日,马来西亚吉隆坡,

国际奥委会投票表决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归属

当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缓缓打开写有结果的信封

轻声念出“北京”

会场沸腾了,中国沸腾了

33dc0fdf9e37fa07be2d7094fe7265dd.jpeg

↑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新华社记者 公磊摄

中华民族的体育梦凝聚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对于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渴望,照鉴着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绿色办奥、共享办奥、开放办奥、廉洁办奥”

化作新发展理念的冬奥表达,为办奥确立了原则、指明了方向

e4d4a04af91889b4ac583d5c443c08be.jpeg
↑记者探访处于建设改造冲刺阶段的冬奥会北京赛区的国家速滑馆,(2020年7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9b5b587fb04ec4c2dc3a040d3d22b60f.jpeg
↑首钢滑雪大跳台造雪工作继续有条不紊进行,赛道上已堆起积雪,其他各项筹备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 这是2021年12月28日拍摄的首钢滑雪大跳台。 新华社记者 陶希夷 摄

c30ac0e344788d562f8440c1a0c0c6db.jpeg
↑2022年2月8日,谷爱凌在北京首钢滑雪大跳台举行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 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ce12bc605397125068a36fceb144723f.jpeg
↑在国家越野滑雪中心,运动员在训练间隙休息(2022年1月27日摄)。 国家越野滑雪中心位于崇礼冬奥核心区古杨树场馆群的东南侧山谷。北京冬奥会期间,国家越野滑雪中心承担越野滑雪和北欧两项部分比赛。新华社记者 邓华 摄

开幕式上91朵代表团“小雪花”汇聚成一朵“大雪花”无数个“我”汇聚成“我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与“更团结”相互激荡这场如期举办的全球体育盛会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和心灵沟通的珍贵桥梁

6720c4333c6034f826ef1e3f462271f4.jpeg
↑2021年9月17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正式发布。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c8bec74648b54c9e4e965d4e41c1b088.jpeg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最后一棒火炬手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左)和赵嘉文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010fcacd132861fb1ea0b6cc983d2277.jpeg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幕式上的“构建一朵雪花”环节。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0edd20f84f37dbc63045d9ac8456ef01.jpeg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 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6221824c21421b66ed7a2626d51cb378.jpeg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 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 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圆满落幕

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再次书写了奥林匹克运动新的传奇

c00c50cb297b516900a31666c225125a.jpeg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开场“点亮”环节。 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d545bfcf203edcdb0ab1fa15d47f08dc.jpeg
↑2022年2月20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闭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

5d5b2f0fa4a6bb02c86719b989f4800c.jpeg

↑2022年2月20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成员入场。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从20世纪初的“奥运三问”到新时代的“双奥之城”体育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生动注脚

ef9b46a5755c38e43377335ba7ac8405.jpeg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新华社记者 徐家军 摄

662a8ea16eb619af5c5a94086ef44b8f.jpeg
↑2008年8月8日拍摄的天安门广场上空燃放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焰火《历史足迹》上的“脚印”。新华社记者 郝远征 摄

040cc648ac5253d6ee38d580936af495.jpeg
↑2008年8月8日,最后一棒火炬手李宁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

在民族复兴的大道上,我国举办的体育盛会成为时代前进步伐的生动注脚

也是中国向世界兑现的诺言

a20bdf91e30d946492a90615e93ff6e0.jpeg
↑1990年9月22日至10月7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举行。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图为开幕式现场。 新华社发(资料照片)

3812e53e1e17c9a1d47e6d7e855a941c.jpeg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岛举行。这是在开幕式上,主火炬熊熊燃烧。新华社记者 凡军 摄

ba11aca7d0b70b4ebc5951dce60c1575.jpeg
↑2014年8月14日,河南少林塔沟武术学校学员参加南京青奥会开幕式预演。新华社记者 王颂 摄

2176bed58df57724e34a82586457958a.jpeg

↑2014年8月16日,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中)与各代表团旗手在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上用手机自拍。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2e6d0631a6bc347885a3b3d73306c492.jpeg
↑来自全世界的青少年运动员在南京青奥村广场一起联欢(2014年8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 任正来 摄

6ac22aec779ef167cc80d404b61bf3c4.jpeg

↑2023年6月15日,采火使者展示圣火。当日,杭州亚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浙江杭州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举行。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9b3255e94a052b11c20ced2908ec1dd0.jpeg

↑2023年9月23日,数字火炬手在开幕式上进行火炬传递。当日,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在杭州举行。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76ff315148d7008ff315106b6df0ec91.jpeg

↑2023年9月23日在浙江杭州拍摄的第19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益宸 摄

推动全球体育事业发展,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亚运会、亚冬会、大运会、青奥会、奥运会、冬奥会

中国不仅在赛事承办中彰显大国责任

更向外伸出了援建之手,助力更多国家发展体育

d3efa3e9562db6e7c177bcd572b9044d.jpeg

↑这是位于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市中心的中国援建的大型体育馆(2011年11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1a313e979618d5f0b1efc07a7bb1cfee.jpeg

↑2011年8月21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郊区,一些孩子在中国援建的体育场前踢球。新华社记者 刘宇 摄

828b0fa4602f11a1bfe1566f04b7ee7e.jpeg

↑这是2016年4月10日在加蓬首都利伯维尔拍摄的中加友谊体育场。新华社记者 王猛 摄

7bafc78a68a26a5c14473dbb271e5b2c.jpeg
↑这是2021年4月8日在科摩罗的大科摩罗岛拍摄的中国援建的万人体育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马浩宇摄)新的时代,新的征程,时光标刻了中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脚印

厚重而有力

世界见证了中国建设体育强国的蓝图

绚丽而多彩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