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浙江何为丨古老“玻璃花”再逢灿烂新花期

来源:中国蓝新闻 2024-08-10 17:21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让文化和自然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中国蓝新闻策划推出《文化中国行·浙江何为》系列多彩海报,聚焦浙江各地在守护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方面的实践成果。

41ee6c91027aa04bf25bf09da54f6889.png

台州玻璃雕刻技艺起源于清代末年,是在海门、路桥和天台等地流行发展起来的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在全国工艺美术中独树一帜。上个世纪,依托玻璃工艺品市场,台州玻雕兴盛一时,大放异彩,但随时间推移,这项技艺的延续和活化,成为摆在传承人面前的一道难题。玻雕技艺如何适应新时代、活化焕新?

91b553527344f77afd6ba46a40fc5eb0.png

近日,在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金树立正为学生们演示玻璃雕刻技艺。

5fd941d3ba16a6717b7b80333935424b.png

他使用天台金氏玻雕独创的手持砂轮工具,在一块玻璃上划动数下,一只虾的模样就显现了出来。

5db8c000a0317fc4146dd3e38cdac527.png

这些年,金树立依托艺术学院,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对玻雕技艺及文化的兴趣,努力为台州玻雕寻找传承路径。

76a8d4ca27133c12d4585457671237d2.png

“传统工艺美术品实际上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台州玻雕非遗传承人金树立说,近年来年轻人都喜欢极简风、工业风,玻璃雕刻也因此慢慢退出了家庭装修的行列。

76884528706e5ff4f19655ecbf7a2e43.png

最近,金树立在制作一份玻璃雕刻技艺的教材,通过视频和照片,对玻璃雕刻的设计、制作、加工、成品等流程进行记录留存。这次的教材制作,也是面向年轻一代,让更多人了解玻雕非遗。

298fa1a2bfa7b7da677cd921d3180038.png

“父传子承,师傅口传身授,这些模式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只能是通过普及它、推广它,让更多人知道它,再激发他们对传统玻璃雕刻技艺的喜爱,甚至到热爱。”金树立说。

金氏玻雕通过办学传播、发扬玻雕技艺,另一边,与之齐名的吴氏玻雕,也在探索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

6f0ab9cc2594b2ef1a1b6342d4cd86e2.png

位于椒江的吴子熊玻璃艺术馆,每天都会迎来不少游客。在馆内,游客们通过简易砂轮,体验玻璃雕刻的魅力,一旁橱窗则摆满了刻着精美手工图案的“伴手礼”玻雕摆件、杯子等,供游客选购。

6049a5a43353befdba093c9c73703e69.png

台州玻雕非遗传承人孙亮介绍:“像我们龙凤杯,那一龙一凤,他们平常的百姓结婚,作为一个纪念品,可以把他们的名字刻上去。”

让“大而精”的玻雕工艺品转变为“小而美”的伴手礼,再次“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适应新时代的一次尝试。

70715e28bbbbeae7e927dad034226e10.png

除了探索“接地气”的产业模式,吴氏玻雕在技艺上不断创新、开拓。传统的台州玻雕以花鸟、山水为主要雕刻内容,吴氏玻雕第二代传人吴刚则突破传统,将肖像作为玻雕的一项重要主题,创作了大量国内外名人肖像玻雕作品。

aa569f968c0003c356aca113f4c1e835.png

“西方的很多水晶肖像刻得是很不错的。然后我就在它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点,除了五官很立体的雕刻以外,像雕塑一样。我们后来发明了一个叫做点刻,是中国传统的技巧,就靠点线组合起来一个很美的像照片一样的肖像。”吴子熊玻璃艺术馆馆长、台州玻雕非遗传承人吴刚说。

相较于父亲,吴氏玻雕第三代传承人吴岳又有自己的创新。吴岳有在法国学习的经历,2017年,他就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尝试寻找西方艺术和传统玻雕的结合点。

778bb826c6c7d9c97ddfaa1a2704731f.png

“这件九龙盘是要送去威尼斯进行展览的作品。传统造型的酒红盘,可能多数是用瓷器做成的,我用水晶来做这件作品,它让这整个龙的图案腾空而飞的感觉呈现出来。”在吴岳的雕琢下,这条龙栩栩如生的样子仿佛真的要从玻璃里飞出来一般。

推出文创产品、尝试为玻雕做“减法”,使之更适应年轻人的审美爱好,台州玻雕非遗的传承人们正致力于打造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工艺用品和文创产品,让这朵“玻璃花”开出时代新风采。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