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觉醒|“香蕉共和国”的突围
来源:新华社 2024-08-06 12:02
在洪都拉斯约罗省埃尔普罗格雷索市的中心,坐落着一处纪念1954年大罢工的广场,它斜对面矗立着一座香蕉工人肩扛大串香蕉的雕像。今年正值那场大罢工70周年,洪都拉斯政府专门举办一场研讨会,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
洪都拉斯最大香蕉生产商之一纳纳香蕉公司负责人桑德拉·德拉斯介绍,洪都拉斯有5万多公顷香蕉田,过去大多属于美国公司。现在大部分香蕉生意都由洪都拉斯人运营。“我们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是香蕉种植资源的所有者,我们始终把洪都拉斯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目前,这家公司生产的香蕉大部分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她强调,每种植一公顷香蕉,就能为两个家庭提供就业机会。洪都拉斯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才能避免移民涌入美国。
6月5日,一名当地工人在洪都拉斯纳纳香蕉公司香蕉园工作。戴维·德拉帕斯摄
在塞拉亚看来,卡斯特罗当选洪都拉斯首位女性总统并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意味着新时代的开创”。洪都拉斯政府“在谴责(美国)对古巴、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封锁时体现了勇敢立场,在谈及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独立、共存时怀有伟大愿景。我们的国家正在参与全球南方的发展”。
【专访】洪都拉斯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艾伦·法哈多
美国香蕉公司在洪都拉斯扮演了灾难性的角色。20世纪,洪都拉斯经历了多次政变和内战。不同的香蕉公司资助各自支持的洪都拉斯政党夺取政权,目的是从“自己人”手中拿到优惠,导致政变接连不断,直到最好的土地被他们瓜分殆尽。之后,他们不再相互对立,而是支持蒂武西奥·卡里亚斯·安迪诺建立起长达16年的统治,用武力和独裁来实现“香蕉和平”。但这种繁荣只惠及美国公司,洪都拉斯工人的生活条件依然恶劣。
6月9日,洪都拉斯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艾伦·法哈多在洪都拉斯首都特古西加尔巴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戴维·德拉帕斯摄
1954年,洪都拉斯工人感受到团结的力量。斗争持续了60多天,得到全社会关注与支持。这是洪都拉斯人民的大起义,不仅展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还推动了劳动法的出台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
尽管如此,美国对洪都拉斯的影响至今未能消除。美国在洪都拉斯长期推行以香蕉出口为主的产业模式,使我们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赖严重,经济发展仍较为滞后。
2023年,洪都拉斯顶住美国压力决定与中国建交,不仅体现了洪都拉斯自由行使国家主权的姿态,也是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量。与中国的合作不仅有助于洪都拉斯经济发展,还体现了在新的国际秩序中洪都拉斯的独立自主。
洪都拉斯的历史充满了美国香蕉公司的干涉和剥削,但通过工人阶级的觉醒与斗争,洪都拉斯人民展示了他们的力量和决心。今天,洪都拉斯通过与南方国家合作,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和国际地位。这一转变标志着洪都拉斯从“香蕉共和国”向更加独立和多元化的国家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