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墨脱县卡布村:陌上茶林绿成蹊 香气氤氲满乾坤
来源:学习强国西藏学习平台 2024-05-16 13:19
革林茶场俯瞰图 郭得敏 摄
清风徐来,莲花盛开。眼下,墨脱云雾缭绕,茶山吐翠,层层叠叠,宛若仙境一般。
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来到达木珞巴民族乡卡布村革林茶场,还未走近,便能闻到山中飘来的清新茶香和泥土芬芳,令人神清气爽。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古诗恰如其分地描绘了革林茶厂的诞生。它如同一颗种子,被播撒进这片肥沃的土地,600亩的茶园开始孕育新的生命。
从茶籽植入土壤的那一刻起,预示着希望与收获的开始。
茶道蜿蜒入山间
从一颗种子成为一杯茶汤,要经历播种、萌芽、生长、采摘、炙炒、包装等诸多环节,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而运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以前到革林茶场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一到下雨天就满是泥泞,即便是晴天也只能徒步行进,有时候带除草机等农具上山,要靠肩扛手提,极为不便。”
蜿蜒而上的革林茶场道路 郭得敏 摄
“烟草行业援建的茶场专用道路通了以后,不仅新建了排水沟,还加装了减速带、指示牌等设施,日常进出更加安全便捷,致富路也越走越宽敞了。”
“以前,茶商来我们茶场,要么找不到路,要么就是车辆无法通行而直接离去,现在不仅方便了茶叶收购,而且也推动了生态采摘的发展。”
铺下的是路,通达的是富,连接的是心。
沿着宽敞整洁的道路驱车上山,来到革林茶场,一路绿树成荫、栉比鳞次,仿佛置身于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过,茶树摇曳生姿,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茶叶上,泛起点点金光。
茶场道路顺着山谷延伸,像一条丝带缠绕在翠绿的山上,与国道559线扎墨段(即扎墨公路)K117路段相接,茶叶从这里被运往四面八方,而这里也成了茶叶旅程的起点。
“现在路修好了,外面的车能直接开到茶园,我们的茶叶运出去更方便了。”村民索朗旺姆说。她的话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氤氲茗香雪域来
“茶香浸云气,仙芽沁骨香。”——这就是秘境墨脱的茶。
墨脱常年云雾缭绕,平均海拔约1200米,富有“一天经四季、十里不同天”之特色,是世界屋脊的低谷、青藏高原的氧吧,年均气温约18.4℃,年均降雨量超过2330毫米,土壤酸碱值及所含矿物质成分极宜茶的生长。
因此,墨脱茶叶成型佳、品质好,富含茶氨酸、茶多酚等多种营养物质,味道浓郁,香气醇厚,极耐冲泡。
云山雾海之下,革林茶场排排茶树错落有致,采茶人和游客穿行其间,浓情美景交织,茶香花香共醉。不时传来的鸟鸣和雅鲁藏布江的潺潺水声,增添了些许生机与活力。
阵阵微风吹过,氤氲茗香弥漫开来。
再香的茶,也要采摘加工后方可泡饮。采茶是非常讲究的,要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芽尖向上提采,不能直接用手掐断。
卡布村珞巴族群众在革林茶场采茶 陆俐 摄
“对采茶人而言,采茶是细活,要避免撕、拉、拧、掐等错误的手法,只有把最鲜嫩的茶芽完好无损地采下来,才能品尝到真正的雪域茶韵。”村民巴桑如是说。
茶厂里人头攒动、欢声笑语,珞巴族女子穿梭在茶树之间,单手轻轻一旋,嫩叶飘然入篓,不一会儿,篓里已是一片青绿。
新采的茶叶 陆俐 摄
“现在已经是今年第二次采摘了,由于天气好,茶叶长得饱满,长短均匀,品质普遍好于往年。”一大早从卡布村赶过来采摘的村民桑杰拉姆高兴地告诉笔者,新采的茶叶卖了5000多元。
茶旅融合谱新篇
“我们背靠青山,面朝雅江,这里的每一片茶叶都蕴含着自然的馈赠,也承载着全村人的梦想和汗水。”村民达瓦站在茶树旁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
茶树与松林相映成趣 陆俐 摄
2023年,墨脱县制定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奖励政策,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茶产业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林芝市烟草专卖局驻村工作队抢抓政策机遇,以援藏项目为抓手,完善基础设施、培训种茶技术、拓宽销售渠道……使村里的茶产业从有到优、从优到强。团结村“两委”班子,带领卡布村群众探索出“茶叶+种养殖+旅游”的生态互补发展模式。
他们在茶场合理套种芭蕉、柠檬树,树下养鸡养鸭,鸡鸭啄食了茶场的害虫,粪便发酵后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天然肥料,既节约了成本,实现禽肉自给自足,又带来了经济效益。
在这里,游客可以赏美景、品茶香,采茶时节还可以体验生态采摘,了解茶叶的加工技艺。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是种植玉米和土豆,收入有限。”村民扎西说,“有了茶场后,我们开始学习种茶、制茶的技术,生活一天天好起来了。”去年,革林茶场年产茶叶6000多公斤,实现户均增收1万多元。
五月的茶场,放眼望去,芭蕉树挺拔而立,宽大的叶片随风轻摇,与茶树相映成趣,增添了几分热带风情。而这片生机勃勃的茶园,正悄然绽放着希望的花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