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六部门印发行动计划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来源:陕西日报 2025-11-14 09:00
11月13日,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省教育厅等六部门联合印发《陕西省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三年行动计划》。
《计划》指出,到2027年底,全省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显著提升,基本形成体系健全、制度完善、充满活力的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学校体育发展新格局。
各级各类学校要保障体育课时,开齐开足体育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鼓励高中阶段增加体育课时。高等学校一至二年级本科学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专科生不少于108学时的体育必修课,为其他年级学生和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并计入学分。
优化课堂组织,创新体育教学形式,杜绝“说教式”“放羊式”体育课,上好“出汗”的体育课,每节体育课应达到中高强度。配足配齐体育专任教师,设置大中小学体育教练员专业技术岗位,鼓励学校招聘符合条件的优秀退役运动员、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
加快场地改造,将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建设以及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予以优先优惠。新建学校要严格按照标准建设配置。已建成学校加快对原有体育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盘活场地资源,通过“上天入地”立体扩容的方式,利用走廊、校园“金边银角”,对校园空间进行轻量化改造,打造人人、处处、时时可及的校内“微运动场”,拓展校内体育运动空间。
加强课外锻炼,中小学每天至少安排一个不少于30分钟的大课间,鼓励设置15分钟课间活动时间。高校、寄宿制学校和有条件的中小学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开展不少于15分钟跑操。
完善赛事体系,遴选县(区)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按照高中、初中和小学1∶3∶6的比例建立“一条龙”升学通道。
科学组织测试,各地各学校按照国家标准配备体测设备,规范测试流程,科学准确反映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把好数据“入口关”和“出口关”,杜绝数据造假。各学校规范记录学生体测成绩并向家长通报,开出体育锻炼“处方”。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和地方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优化学生评价,小学将体测情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记录手册,中学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装入高校毕业生档案。
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按规定开设或者随意停止、挤占体育课的学校,视情节轻重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行政处分。
(记者 郭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