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文化交往的使者——周边国家政党媒体青年负责人研修班走进陕西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27 08:06

a8f815a728a95d0ea30e7ed7d400c0b6.png

九月二十一日,研修班成员在西安市鄠邑区参观时拍照留念。 记者 李羽佳摄

9月20日至23日,由来自周边15个国家的政党青年宣传干部、主要媒体负责人或业务骨干、网红大V等人员组成的周边国家政党媒体青年负责人研修班走进陕西。

国之友好交往,根基在人民、未来在青年。

研修班一行24人,感受陕西的历史文化,了解蓬勃发展的陕西。他们走进陕西历史博物馆欣赏华夏珍宝,在西安市鄠邑区感受乡风民俗,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和陕西国际传播中心碰撞思想的火花,在大唐不夜城与身着汉服的游客合影留念……

9月21日清晨,雾气笼罩中的鄠邑区栗峪口村,宛如一幅水墨画。研修班一行走进该村的地标——土锤咖啡馆,品尝醇香的咖啡,对着设计感满满的装饰频频拍照。曾经破烂不堪的石粉厂厂房,如今“变身”为集餐饮、书屋、文创展销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咖啡馆,吸引游客慕名而来,为村集体带来收入。栗峪口村党支部书记王利军说:“去年,这家咖啡馆给村集体经济贡献了11万元收入,还带动不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从多元文化融合的茶饮小馆、咖啡馆到流水潺潺、风景别致的乡村民宿,从热情打招呼的村民到智能导游的机械狗,陕西的乡村让这些远道而来的青年感叹“这是一场别样的游览体验”。他们还与“数字游民社区”创始人王羽围坐在一起,围绕乡村振兴的青年力量交流见解。

来自尼泊尔的研修班成员马赫什·潘迪联想到自己的家乡。他说:“在这里,我了解到人们是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大家围绕发展付出了很多努力。我要向我的家人推荐这个美丽的地方。”

俄罗斯“公正俄罗斯青年”中央办公厅媒体助理扬娜·巴什马科娃感叹:“这里的一切让我惊喜。这里的村庄很美,建筑很漂亮,咖啡也好喝。我非常喜欢这里。”

在西安,随着地铁网络日益完善,地铁成为市民和游客出行的重要选择。研修班一行参观地铁寒窑站,乘车体验地铁8号线,感受西安在智慧交通与文化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

俄罗斯公俄党媒体和社会工作部副部长玛利亚·切尔卡索娃说:“无人驾驶技术让我看到科技的进步。融合了前沿技术与历史文化风貌的地铁站很有人文气息。我将把在陕西的所见所闻带回去,好好分享给大家。”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这条横贯欧亚的文明长廊,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汇聚交融。如今,陕西又站上了向西开放的前沿。

研修班一行和西安外国语大学的师生等开展了“中外青年万里读行:从长安到世界”主题沙龙活动,研讨学习、分享感悟。

吉尔吉斯斯坦卡巴尔国家通讯社国际部主任努尔然·卡斯马利耶娃说:“古丝绸之路促进了亚欧大陆各国互联互通,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我们要弘扬丝路精神,深化国际合作。”

“跨国交流有助于帮助人们理解文化差异,增加信任和友谊。”蒙古新闻网高级撰稿人巴特额尔登·额尔登吉雅表示,“国际交流项目让更多青年成为文化使者,架起沟通的桥梁。”

“我们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深刻了解了中国和陕西的文化,也让不同国家的青年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互动。未来,我们期待有更多更紧密的连接。”研修班团长,马来西亚人民联合党副主席、沙捞越州总理政治秘书许德婉说。

从世界到陕西,再从陕西走向世界。研修班一行边走边看、边思索边分享,在一次次对话间搭建起互信合作的新桥梁。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