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款高通量滩羊基因组育种芯片发布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9-15 08:06
9月11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杨凌畜牧产业创新中心岗位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陈玉林领衔的羊遗传改良与生物育种团队,日前成功研制并发布国内首款针对滩羊育种的高通量基因组育种芯片——“滩羊一号”育种芯片。
滩羊是裘皮用型地方绵羊品种,202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优异畜禽遗传资源”,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肉质风味好等优点,但与肉用型绵羊相比,存在体格偏小、繁殖力较低、产肉性能不佳等短板,严重影响其肉用价值。
为提升滩羊育种的准确性和效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发挥科研优势,联合宁夏畜牧工作站,依托宁夏红寺堡区天源良种羊繁育养殖有限公司等育种基地的优异滩羊种群,开展了群体生产性能测定、基因组数据分析和遗传评估等大量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功开发出这款利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开展育种工作的关键工具——“滩羊一号”育种芯片。该芯片具有涵盖范围广、检出率高、检测成本低等优点,为高效构建高繁殖力、高产肉性能滩羊新品系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滩羊一号”育种芯片标记位点总数约5万个,团队严格筛选出6368个核心位点。这些位点涵盖多个与生长发育性状密切相关的关键功能基因,涉及生长、繁殖、体重、体型、尾型、脂肪沉积、毛色等。这些关键功能基因的精准定位,为实现精准选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该芯片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可根据需求增加标记位点,通过升级芯片持续更新滩羊功能位点,从而实现对滩羊肉用、繁殖等经济性状高效精准识别,推进滩羊育种从表型选育到基因组选择的转变。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罗海玲表示,“滩羊一号”育种芯片是国内首款针对滩羊育种的高通量基因组育种芯片,将显著提升滩羊育种效率与准确性,为地方畜禽遗传资源的精准选育和产业化开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