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上崛起“创新矩阵” 杨凌示范区已在全国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7-23 08:11

原链接:杨凌示范区已在全国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示范推广面积达1.2亿亩——田野上崛起“创新矩阵”

8cc2e6b0-49a2-4572-9aa5-e25777a46192.jpg.2

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的自动化洁蛋生产线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确保了鸡蛋的完整与清洁(资料照片)。 记者 付玉玮摄

盛夏时节,科技“金钥匙”正在广袤田野上激发增收潜能。

依托全国范围内的350个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杨凌示范区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农业,通过搭建平台、汇聚要素、融合资源,并借力农高会桥梁作用,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连日来,记者走进陕西省、山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地的田间地头、农业企业,探寻杨凌示范区加速推动创新技术扎根田间,让传统农业的面貌焕然一新,让万千农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的发展之路。

好茶藏着“科技芯”

7月18日,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的白茶基地,一株株茶树苗在智能化育苗温棚的呵护下舒展嫩叶。技术人员轻点控制面板,记录着温度、湿度等数据。

商南县现有茶园29万亩,规模位居陕西第二。在这里,一场“茶树革命”已持续10余年——当地企业从南方引进的茶树苗曾经面临“水土不服”的难题,201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南茶叶技术推广站成立,让这一难题有了解决方案。

“过去,这里的茶树苗成活率不足60%。现在通过我们研发的轻基质穴盘育苗技术,成活率达100%,年育苗1500万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余有本介绍,轻基质穴盘茶树苗具有成活率高、无缓苗期、耐运输、早见效等优点,有效降低了移栽、补植、除草等环节的劳动力消耗。

目前,余有本团队已筛选出陕茶1号、龙井43、乌牛早、白叶1号、金牡丹等20余个适宜商南县种植的茶树良种,构建起本土茶树种质资源库。

在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套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发的智能萎凋系统正精准运行。

“这套设备推动‘经验制茶’迈向‘数据制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副主任、陕西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周天山介绍,这套系统不仅能加快萎凋速度,还能让制茶过程变得更加稳定可控。

科技赋能,商南县年产茶叶8800吨,产值近20亿元,1.5万户农户依茶致富。

展会搭起“黄金桥”

连日来,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气温持续攀升。坐落于此的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人气比天气更“火热”——操着各地口音的考察人员接踵而至。

去年10月农高会闭幕以来,这家凭生物有机菌肥“出圈”的企业,每个月都要接待好几批前来参观考察的“粉丝团”。

“我们连续9年参展杨凌农高会。去年公司销售额突破3亿元!”7月17日,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段帅绮说。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有5个有机肥厂,年产销有机肥50万吨。

农高会就像一场展示企业产品和特色的新闻发布会,为企业提供了展示交流平台。

更深层次的改变在于技术迭代。“现在我们不仅卖肥料,还提供全程种植解决方案。”段帅绮说。农高会促成的产学研合作,让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产品种类也更加全面。

一组数据印证着农高会的“强磁力”:创办31年来,品牌价值达871.19亿元,促成技术交易与产品销售总额超1.2万亿元,成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的重要平台和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中药材产业“串珠成链”

农高会作为展示企业实力和产品优势的重要平台,也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通过农高会我们发展客户28家,参加农高会已成公司每年的‘必修课’。”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永强说。

隆德县地处六盘山腹地,素有“高原绿岛、天然药库”美誉。2014年,瞅准种植中药材的天然优势,田永强创立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然而,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公司成立之初就存在种植技术短板及销售渠道不畅等问题。

改变源于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2018年,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被杨凌示范区授予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称号后,田永强便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合作,该校教授张跃进成了这里的常客。

“以前我们把中药材切片混装,卖不上价。在张教授的指导下,我们按药材大小和品质分类切片、包装,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田永强说。

科技带动了全产业链发展。“我们以‘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农户种植了5500亩中药材,形成了规模化效应。”隆德县葆易圣药业有限公司质量负责人鲍小杰说。

这是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辐射带动效应的生动体现。截至目前,杨凌示范区已在全国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示范推广面积达1.2亿亩、年示范推广效益超300亿元。

“在提高特色现代农业示范水平方面,我们实施了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提升工程,建设了1万亩农作物良种试验基地、1万亩经济林果生产示范基地和2万亩设施蔬菜示范基地。我们将不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科技支撑。”杨凌示范区现代农业和乡村振兴局局长魏争谋说。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