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零件 大“链”接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4-16 07:52
陕西汽车产业“链式反应”正在发生裂变,去年全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400亿元,省内配套率提升至57%——
小零件 大“链”接
阔别家乡15年,任航辉没想到,随着陕西汽车产业发展壮大,他重新回到“家门口”工作。
“得知公司计划在陕西建立生产基地,我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任航辉兴奋地说,2022年,西安子公司成立,仅用20天就完成了基建,效率出人意料。
作为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经理,39岁的任航辉曾辗转于上海、宁波、烟台等延锋“大家庭”中。那时,他的脑海里时常闪过一个念头——“要是能回家工作就好了。”
如今,回到家乡工作已3年,任航辉越来越忙。但看着家乡的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他的干劲儿更足。
4月11日,在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任航辉指着生产线上的座椅说:“主驾座椅的调节方向有八向,腰部有充气腰托,大幅提升了驾驶的舒适度。经过靠背、坐垫预装、检测、整形、套袋等大大小小36道工序,平均36秒就能下线一套座椅。”
目前,延锋(西安)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每月生产座椅超3万套,是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的核心供应商。近几年,在本地车企的推动下,公司一直“被订单追着跑”。
“今年,我们计划扩大产能,届时年产能将提升至50万套。”任航辉说,公司是国内外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今年公司发挥引领带动效应,引进旷达、铭兴2家供应商落户西安,计划再引进3家供应商落户。
汽车产业是陕西重点打造的支柱产业。
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成立省汽车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总规模40亿元的省汽车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陕西以“链长制”为抓手,通过内培外引,聚集了一批相关企业。
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扎根陕西20多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气体发生器规模生产企业,可年产2000万只混合式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
“一季度产量超370万只,同比增长20%。”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长杨晓岗说,今年以来,公司产销量持续增长。目前,10条柱状生产线全部满负荷运转。
该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臂上下挥舞,经过上料、压装、焊接、检测、包装等工序,只用12.5秒,一个柱状气体发生器便顺利下线。
可别小瞧它。不到0.1秒,它就能让一个小小的安全气囊变身为被吹大的“超级气球”,守护车内人员安全。
“随着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公司去年发布最新款智能型乘客侧气体发生器PH10。该款气体发生器具有轻量化、小型化、产气量大、部署灵活等优势,能更好地适应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艾尔希庆华(西安)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蒋爱忠说,今年,公司将新增PH10全自动生产线,届时产能将突破2500万只。
同样“被订单追着跑”的还有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一季度,公司生产发动机8000多台,同比增长80%,订单量持续增加。”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班长袁耀龙说,目前公司生产6款发动机,主要为陕汽提供配套。
作为康明斯全球样板间工厂,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于2022年投入运营,总投资10.2亿元,设计年产能5万台。通过配备智能仓储、智能生产等先进技术和设备,公司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针对陕汽重卡的‘出海’需求,公司开发了欧三、欧五排放的10L、13L发动机产品,有力支持了陕汽重卡提升全球竞争力。”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工厂厂长胡中军说,陕汽销量持续增长,公司积极布局多元化动力平台,计划在未来两年进行生产线升级改造,拓展产品型号,进一步抢占市场。
小到螺丝钉、螺母、气体发生器,大到座椅、转向器支架、发动机等汽车零部件,陕西汽车产业的“链式反应”正在悄然发生——
2024年,陕西汽车产量175.4万辆,跻身全国汽车产业第一梯队;汽车产业链总产值突破4400亿元,省内配套率迅速提升至57%,虹吸效应越来越强。
小零件,大“链”接。陕西汽车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侯育辉说:“随着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陕西聚集了一批优质配套企业补链延链强链,加速构建安全可控的汽车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续航’。”
记者 苏怡 田若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