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地下停车场成临时“活动点” 老年人如何才能有专属室内活动场所

来源:西安晚报 2025-03-02 08:51

c23be0f5158739c1ff97eff279bf9b2f.jpeg

在雅居乐·铂琅峯小区22号楼地下停车场的角落里,老人们聚在一起打麻将。

前不久,有读者反映,长安区雅居乐·铂琅峯小区缺乏老年室内活动场所,不少老年人把地下停车场当作临时“活动点”。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存在此类现象的小区不止一个,不少居民希望小区内拥有老年人专属的室内活动场所,让老年人不出小区就能实现老有所乐。

现象:地下停车场变“老年活动中心”

2月20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雅居乐·铂琅峯小区。在15号楼地下停车场靠近换热站的一个角落处,8位老人分成两桌打着麻将,一旁还有围观的老人。环顾四周,这里的采光仅靠墙上挂着的一个灯管,光线偏暗,但老人们看上去并不介意。

据老人们讲,这里的桌椅、棋牌、旧沙发都是大家自带的。记者发现,类似的情形也出现在小区22号楼地下停车场。老人们告诉记者,小区5号、6号楼下也存在这样的“活动点”,以打麻将和下棋的居多。

“天气好,我们还能到室外的下沉广场活动活动筋骨,或者将棋牌直接搬去室外玩儿。在高温、寒冷或下雨天,我们只能聚在这里。”在15号楼地下“活动点”“观战”的居民陈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也知道地下停车场空气不好,车来车往也存在安全隐患,在这里活动也是无奈之举。

据悉,雅居乐·铂琅峯小区共有24幢高层建筑,于2016年交付,常住人口约7000人。小区的老年人很多,不少人跟陈师傅一样,都是退休后专门来帮忙照看孙子孙女的。他们特别希望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室内活动室。为此,不少老人多次向小区物业公司提出这样的诉求,但没有结果。“我们不仅需要活动场所,更希望有一个能交流、互动的地方。”陈师傅说。

声音:担心活动室变成“麻将室”

据这些老人们反映,雅居乐·铂琅峯小区配建了一间活动室,但仅供艺术团使用。小区下沉广场周边原本有可以利用的空置房屋,但都被物业公司出租或办公用了。记者欲向雅居乐·铂琅峯小区物业公司相关负责人了解情况,但对方以“不便接受采访”为由拒绝了。

记者看到小区下沉广场的商铺都在营业,并没有发现空置的房屋;供小区艺术团使用的活动室约二十平方米,杂物靠墙堆放,中间摆放着两排长椅,可利用空间极为有限,难以容纳更多居民休闲娱乐。

采访中,也有居民认为,在小区内专为老年人建设室内活动场所并非刚需,室外可以满足老人休闲锻炼的需求。“像一些单位家属院的老年活动室,到最后基本都变成烟雾缭绕的‘麻将室’,其他居民无法正常使用,这样的话还不如不建。”不过,居民刘女士也坦言,老人到地下停车场进行活动确实存在安全隐患,这个问题应该正视。

记者还了解到,该小区所在的居安路第二社区为辖区居民提供有一处室内活动场地,可老人们不愿意去。“年纪大了,走一趟太费劲,希望能在小区内活动。”有老人直言场地有点远。而且社区提供的室内活动场地也不让打麻将。

分析:物业企业缺乏主动建设的动力

连日来,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不少小区物业公司在为老年人提供室内活动场所方面作为有限。西咸新区的白桦林印象、碑林区的天宝国际壹号、雁塔区的中建国熙台、曲江新区的阳光城丽兹公馆等小区,也存在缺少供老年人休闲娱乐的室内活动场所的现象,有的老年人甚至在地下停车场打乒乓球。

对此,陕西大唐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艺霏表示,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还是《物业管理条例》,并未明确规定小区必须配备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不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有关共有和共同管理权利的其他重大事项,应由业主共同决定,理论上是否设置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可以由小区业主根据小区实际情况,通过业主大会进行表决决定。

“建设室内老年活动场所要投入人力、财力,物业企业缺乏主动建设的动力。”一名在物业管理领域深耕18年的从业者霍先生坦言,物业公司的关注点在于提供诸如环境卫生、设施维护等肉眼可见的显性服务。他们更担心可能因为管理不到位受到负面评价,在缺乏政策强制或经费补贴时,物业公司容易将老年活动室视为“非必要成本”。因此,老年人这方面的需求容易被忽视。

专家:需多方协同场所的管理是关键

与小区物业公司相较,不少由社区主导建设、由第三方负责运营的日间照料中心收获好评。位于长安区万科城二期沿街的书香路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就深受附近老人欢迎。里面,下棋、打麻将、打乒乓球、跳舞、练习书法的老人各得其乐,互不干扰,一片其乐融融。

这能否为小区室内老年活动场所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对此,书香路社区党委书记徐海花坦言,小区物业公司建设老年人室内活动场所要考虑以下因素。首先,是场地和资金投入。场地是否便利,对老年人是否愿意前往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仅收拾出一个符合标准的室内活动场所,大概需要两三万元的投入。其次,活动场所的管理与运行,也是棘手问题。一些家属院的老年活动室之所以沦为“麻将室”,其根本还是管理不善,缺乏明确规范与有效监督。再次,老年人群体比较特殊,还要考虑风险因素。总之,要有一个温馨的室内活动空间,需要从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优化环境等多方面入手。

西安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杨晖认为,隐藏在老年人这种行为背后的需求理应被重视。她建议,以老年人的需求为连接点,尝试构建多方主体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政府、社区、物业和居民的协同,共同参与室内老年场所建设。具体可以由社区牵头,引入第三方运营,物业公司负责场地维护,同时充分调动老年群体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分工实现自我管理。此外,相关职能单位需履行一定的监管职责;政府层面适时出台相应政策,在资金与规划方面给予一定补贴。多管齐下,才能破解老年人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