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展含“绿”量大幅提升
来源:陕西日报 2025-02-19 08:14
秦岭青山连绵(资料照片)。
陕西重点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降碳工作扎实有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丰硕成果,新能源产业积厚成势,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更加鲜明。这是2月17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的。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陕西聚力筑牢生态屏障,印发加强秦岭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秦岭陕西段生态环境优良等级面积持续稳定在99%以上;印发进一步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修订省级黄河资金管理办法,试运行“智慧黄河”平台,不断提升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黄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全线达Ⅱ类。
聚焦“双碳”目标要求,陕西开展用能预算管理,组织企业进行用能权交易,对综合能耗超过5000吨标煤的规上企业进行在线监测,建立工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技改项目清单,出台国家碳达峰试点(榆林、西咸新区)实施方案,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全省单位GDP能耗强度持续下降。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陕西制定关中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调整、供热结构调整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工业企业布局,“一企一策”推动企业改造提升,大力推进重点片区清洁取暖提升改造,关中统调火电企业超额完成年度控煤目标。全省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考核以来最好水平,关中重点城市进位明显。
加速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陕西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印发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年(2024—2026)行动方案,布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构建以新能源电力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全省风电光伏装机快速增长,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全面加速,地热能、生物质能利用稳步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产业基本建成。全省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突破1500万千瓦,同比增长68.5%,创历史新高。
“今年,全省发展改革系统将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夯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基准线,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机制,打好能耗双控收官战,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底色。”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记者 杨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