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走笔|远方的“亲人” 不变的牵挂
来源:新华社 2025-01-19 23:03
从西藏回到陕西工作后,一直牵挂一个孩子,因为当年幼小的她,畏惧而怯弱的眼神让我难以忘怀,不知道这些年她过得怎么样。
2018年元月,我和同事新春走基层去了镇巴县。第一次见到小梦琪时,她只有4岁,刚刚在汉中市做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大病初愈。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1月17日,记者新春走基层,从镇巴县城前往兴隆镇采访的路上(新华社记者 沈虹冰 摄);下图为:2022年6月28日,镇巴县城前往兴隆镇的星子山隧道顺利贯通(镇巴县委宣传部供图)。
镇巴县地处陕西省最南端、大巴山腹地,那里山大沟深,是当时极少没有通高速公路的深度贫困县。
彼时,脱贫攻坚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小梦琪一家得益于国家政策照顾,不仅报销了医疗费,还随着爷爷奶奶搬出了灾害多发的大山,住到了镇上的新居。
身体羸弱,父母离异,爷爷耳背,奶奶不善言辞。采访全程,小梦琪一言不发,低着头不敢看人。
我也在农村成长,从山里走出,十分怜惜这个命运多舛的孩子。
采访结束时,我特意抱起她,步行去到社区新建的幼儿园。一边走,一边逗她。
小梦琪在和老师及小朋友互动中,露出了难得的笑容。
7年后,我们重逢时,一个青春洋溢的女孩蹦蹦跳跳跑到了我面前,给了我一记有力的击掌。
“我1米53,体重77斤。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搞好学习!”“我的座右铭是‘位卑未敢忘忧国’”“梦想是当一名人民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奉献人生。”小梦琪的乐观和幽默,让屋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她甚至朗诵起了古诗。
变了,一切都变得更好。我仔细打量着,红扑扑的脸蛋写满了快乐与自信,是这个时代同龄孩子应有的模样。
我们围炉而坐,轻松交谈,心随意动。
离开时,我许诺5年后再来看她,并再次击掌为她加油。
“啪!”我感受到了青春的力量。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8年1月,记者抱着4岁的杨梦琪到镇中心幼儿园(新华社记者 李华 摄);下图为:记者与杨梦琪击掌(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车行几十里,再见到卢大刚,已时过6年。
卢大刚20年前回到镇巴县长岭镇碗厂沟村时,内心迷茫而消沉。虽然带着打工攒下的近60万元积蓄,但身上的伤疾,了无生气的山村,让他看不到生活的希望和前景。
年轻时的卢大刚,曾是数万名外出打工“讨生活”的镇巴人中的一员,他南下广东的企业,北上山西的铁矿。他说,那一点积蓄,是摸爬摔打、省吃俭用抠出来的,他并不是什么创业“能人”。
命运的陀螺旋转,变化源自他回村第二年夏天的一场“偶遇”。他在步行回村的山路中,遇到了当时包片帮扶碗厂沟村的乡镇干部简立。
“你还年轻啊,回来不想干一番事业吗?”简立的一句问话触动了卢大刚。
“想啊!但我不知道怎么干……”
“你有外出务工的经历,现在碗厂沟村委会正在改选,何不试一试呢?”
村民们也想改变。586人投票,卢大刚得了400多票。2006年,他递交了入党申请书。2008年,卢大刚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
“我永远记得在入党申请书里写下‘鞠躬尽瘁’几个字,和入党誓词里‘对党忠诚,积极工作……’的誓言。”卢大刚说。
握着他满是老茧的手,感受流露出的坚毅眼神,我知道这个巴山汉子经过这20年,换了人生,他对这片土地越发爱得深沉。
攀谈间,一位年轻的姑娘在会议室的窗口探出头来。
“过来,来!这是我的‘接班人’,在西安上过大学的侯钦玲。”
大学就入了党的小侯说,虽然嫁过来时,也像卢书记一样有过迷茫,但有了领路人,她心里很踏实,干劲十足。
2024年,卢大刚已是省级劳模、县人大常委会委员,村里也焕然一新。他和小侯带领村民办起了3家企业,将村集体的80多万元投到了镇上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村集体经济当年为村民分红14万元。
临别时,我看着这一老一小研究起高速公路建成后村里的产业规划。
“我们一定守好这块净土,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带领群众过上更美好的日子。”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赶到牟文贵家时,灯光亮起,山间寒意逼人。
“哇!”当车过屋角,看到“文贵商店”的霓虹灯温暖闪烁时,我惊叫出声。
这是一个6年前的愿望,它实现了。“他必须还有个孩子!”我大声对车上的同事说。
迎在门口的牟文贵,在记者下车后,激动地撇开拐杖,来了一个结结实实的拥抱。在他脚边,多了个小姑娘。
“这是你孩子吗?”
“嗯嗯,我当爸爸了!”3岁的女儿牟晓蕊听到呼唤,纵身扑向父亲怀中。“爸——爸!”甜甜的撒娇声,带起一片幸福的欢笑。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2019年1月6日,牟文贵(左)在家为妻子吹奏唢呐(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下图为:2024年12月29日,牟文贵(左一)在家与女儿玩耍(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家庭,牟文贵年轻时失去右腿,妻子曹晓霞下肢瘫痪。
33岁之前,牟文贵的生活愁云惨淡。脱贫攻坚让他的人生迎来拐点:在政策支持下做完了手术、装上了义肢,住上了新居,还通过残疾人互助活动结识了现在的妻子。
“还记得你结婚时许下的愿望吗?”我问道。
“咋不记得?我想早点退出贫困户,开个小卖部,还想有个娃!”牟文贵憨笑着回答。
在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县和这个特殊的家庭,这份逐一实现的愿望清单,显得弥足珍贵。
巴山夜话暖,幸福清单长。
今年,我和同事新春走基层,短短的几天时间,我们走访了一批多年前采访过的乡亲。李耀松、殷光蓉夫妇战胜病魔后快乐的欢笑声,王冬梅从第一书记成长为镇长的成熟与担当,汪显平一家搬迁后过上的幸福新生活,老支书罗显平交班后仍然响亮的热情讲解声……我们重逢着、感动着,努力记录着。
“这些美好的变化,有乡亲们勤奋的美德和坚韧的精神,更有时代给予他们的托举和力量。”一路上,我和同事兴奋地议论着。
“变化最大的是什么?”我问同事。
“是乐观和自信,新时代惠民政策让乡亲们在生活中挥去愁云、满怀信心。”年轻的同事们回答出奇地一致。
我们感怀,新闻记者,传播党的政策主张,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看见普通人命运的变迁。
我想起还在西藏工作的时候,2020年也是这个时节接到的一个电话。
出差日喀则,刚进房间,电话响了,显示归属地是福建厦门,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
“是沈记者吗?”
“是的,你是哪位?”
“我终于找到你了,你还记得我是谁吗?”电话那头是位女士,浓重的江西口音。
“你……是不是江西余江的李年红?”我凭记忆回答。
“哇呜……哇呜……”电话那头传来了放声痛哭。
“不哭不哭,请平复一下心情,你有什么事吗?”
“……20年了,20年了,你还记得我……呜呜……”
我脑海里重现这个不幸的妇女,因为宅基地发生邻里纠纷,家庭变故、失去丈夫,牵着孩子走路上访的情形。
新华社的报道,给了她公正和生活的希望。
“沈记者,我找你,是想问你要个卡号,把你当年资助过我的那些钱,还给你。”
“那点儿钱不算什么,不用还。你现在过得怎么样?”我带着期许问。
“我现在过得很好很幸福,托党的政策的福,家里建了新房,大儿子结婚了,小儿子也在沿海地区打工,他们都很孝顺……”
“你过得好我就放心了,这比什么都好!我现在在很远的西藏工作,祝福你们全家越来越好!”
“嗯嗯……没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现在经常教育孩子,要懂得感恩,回报社会。”
这个只会写自己名字的农村妇女一席话,让数千里之外的我,热泪盈眶。
从胆怯到自信,从羸弱到新生,从忧愁到幸福,从忐忑到稳重……这些年,在陕西,在江西,在西藏,走基层,访乡亲,我看到多彩的人生和丰富的情感故事,看到有尊严有变化的新生活,勤劳、淳朴、善良的他们,都在这个新时代拥抱希望和温暖。
我和同事听民声、看民生,访一路,聊一路,感慨万千。
离开西藏一年半了,临近年关,我又想念雪域高原的父老乡亲,想起翻身农奴达国杰和土丹坚参率真的笑容,想起满口假牙的老县委书记熊川,想起卓嘎、央宗姐妹和守边的群众,想起了两年前在玉麦乡新春走基层后写下的那一句内心感言——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
乙巳年将至,愿我牵挂的“亲人”一切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