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女儿行|老布新做!她把粗布打造成非遗特色产业

来源:群众新闻 2024-12-12 22:40

在古朴的作坊里,织布女工们坐在织布机前,双脚踩动踏板,熟练地将棉线缠绕在梭子上,在交错纵横的经纬间急速飞梭。织布的韵律宛如一首古老的诗篇,伴随着“嗖嗖……”的机杼声,一场从原料到织物的蜕变悄然上演,悠悠然沉淀于布帛之间。

2a0dcd3a43451631fa1da30df952d580.jpeg

12月10日,“黄河女儿行——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之源中的三秦‘她光芒’”主题采访调研活动走进渭南市富平县金粟山脚下的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挖掘传统技艺背后的女性创业故事,探寻三秦大地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活力。在现场,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粗布纺织技艺传承人张永宁带领大家参观,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情况。

79e646824456eb837d4ac0f70af3121b.jpeg

创业:重拾指尖非遗

张永宁出生在渭南市富平县,年轻时在浙江创业打拼。每次回乡探亲,她都会给外地朋友带些家乡的特产,其中的土布床单备受喜爱。敏锐的她从中嗅到了商机。2018年,张永宁返乡创业,成立了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家乡的土布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张永宁不想只做一个简单的布艺加工厂,而是要将手织布蕴藏的文化和历史重新挖掘出来,让手织布重回大众视野,让非遗技艺永葆青春鲜活。“最初接触粗布,是儿时外婆飞梭走线的身影,那些质朴又耐用的粗布物件,满是家的温度,也藏着先辈的匠心。”张永宁回忆起创业初衷,目光中满是眷恋与坚定。正是这份情怀,驱使她投身到粗布文化传承的事业中。

57605014083b257b88487dc47eccd13b.jpeg

富平土布历史悠久,梭织工艺极为复杂,蕴含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张永宁带领乡亲们重拾古老的纺车和织布机,以老带新的方式,让土布非遗技术不断传承。

在参观过程中,张永宁自豪地介绍道:“我们厂里的织工平均年龄70岁,她们年轻时就开始织布,如今又重拾手艺。这不仅让她们有了一份不错的收入,更能在向年轻人传授技艺的过程中收获一份满足。”不仅老年人在这里继续实现她们的人生价值,据张永宁介绍,这两年,有更多当地乃至外地的“90后”甚至“00后”来到木兰摇,为这个古老的产业注入年轻的血液。

0cf7e2e0db1885d10d433566a9f95f4d.jpeg

创新:让粗布走进现代生活

创业之路绝非坦途。 在工业化产品充斥市场的当下,张永宁坚持手工粗布制作,即使面临成本高、产量低等诸多难题,她也从未退缩。她带领团队秉持“传承加发展、特色加精品”的战略主线,不断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木兰摇这个品牌名就来自《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我们用这个名字,也就表示,女性既可以在家纺织,也可以在其他领域发光发亮。所以我们在纺织这个行当,更要不断有所开拓!”

作为西北规模最大的粗布生产基地,木兰摇拥有300多个手工粗布纺织产品品种,涵盖了从床上用品到服装配饰等多个领域。每一件产品都凝聚着织娘们的心血和智慧,展现出传统手工技艺的独特魅力。

999e942963d680af73d05d49f2946202.jpeg

“传承不意味着守旧,要让粗布走进现代生活,才有持续的生命力。”张永宁在现场强调,她带领团队精研工艺,改良花色,融合现代设计审美,使织品色彩更丰富,产品形式更多样,让古老的粗布焕发出时尚魅力。除了传统的床单、被罩等产品,她们还开发出了生肖靠垫、粗布睡衣、文创玩偶等特色产品,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20b20a8b6acef33479e9ed47c4a7f087.jpeg

此外,木兰摇还创新染色工艺,采用柿子、蓼蓝、栀子等多种不同的植物染料进行染色,在保留土布纯朴质感的基础上赋予产品灵动自然的色彩和图案,使每一件作品都焕发出盎然的生命力。

规模与人员: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在张永宁的带领下,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该公司采用“工厂+农户+电商+实体店”的生产经营模式,既解决了当地留守老人、妇女的就业问题,又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f3e3c67b5bd617037e751ae7060eee5a.jpeg
“我们目前带动就业的范围包括今天所在的厂区90多名员工,加上县城的第二大基地,员工总数在130人左右。另外在家做活的农户有300多人,以及直营店销售人员。”张永宁在现场介绍道。她特别提到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美丽工坊,有二十几名女性残疾人常态化跟我们合作做活。我们上门培训、上门收货,让她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

062dad400ba7428d5e034217993307a4.jpeg

木兰摇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社会效益上。织娘们在传承非遗的同时,用巧手织就美好生活,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致富。张永宁表示:“看到姐妹们凭手艺增收,自信起来,这比生意成功还让人欣慰,也是木兰摇最大的价值。”

展望:土布不土,传统的未来

谈及未来规划,张永宁满怀憧憬。她表示,木兰摇将继续加大与文创团队的合作,开发粗布衍生文创产品,赋予三秦文化新载体。同时,借助电商平台,将木兰摇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让更多人触摸到粗布的魅力。

861e2cab9a4e644a41e113e6c04c9f44.jpeg

“我们要让土布不土,让传统的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张永宁坚定地说,她计划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响木兰摇品牌知名度。同时,加强与非遗保护机构、高校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手织布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此外,张永宁还表示将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她计划利用木兰摇的品牌影响力和产业基础,带动更多农户参与粗布加工和销售,推动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产业扶贫、文化扶贫等多种方式,为新时代共同富裕之路增添绚丽色彩。

4f7c8612384e200e6c37f45ff696081c.jpeg

在张永宁的带领下,木兰摇粗布家纺有限公司已经从一个小型纺织企业成长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文化家纺品牌。 未来,她将继续秉承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理念,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当采访结束,张永宁93岁依然纺织不辍的姥姥缑彩霞,和“90后”厂长陈妮妮与张永宁一起挥手送别采访团,我们都坚信,木兰摇的明天一定更加辉煌。(记者 龙轶 同海怡)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