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非遗焕新】震天战鼓擂响赳赳秦音——记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秦汉战鼓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2-02 08:41

e7c3475d7bf25d51b22669a68e2e4ca2.png

黄建民在表演秦汉战鼓。

换上一身黑得发亮的秦军铠甲,手执缀着红绢的鼓槌,年逾七十的秦汉战鼓鼓手黄建民目光炯炯,意气风发。一声呐喊后,黄建民手起槌落,眼前一面半径约一臂长的漆黑大鼓轰隆震响。

秦汉战鼓最初是战国时期秦军出征时鼓舞士气的鼓乐,传承至今已有2000余年。在一代代传承人的努力下,曾经的军乐已演变成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民乐,活跃在校园、社区、景区。

擂出奋斗之势

在咸阳,秦汉战鼓鼓声如雷、气势如虹,深得当地群众喜爱。

秦汉战鼓从何而来?相传,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的大秦铁骑中有一支名为旗鼓营的部队,当时驻扎在渭水北岸、咸阳古城东门外的掌旗寨。

旗鼓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出战前,旗鼓营派出鼓手和旗手击鼓鼓舞士气。作战时,旗鼓营将士挥动令旗,鼓手配合擂出相应鼓声,为战士送去作战信息。

战事平息后,营变为寨,昔日旗鼓营的将士褪下戎装,成了寨子里的老百姓。他们保留了演奏战鼓的习惯,把军乐带到民间并演化形成秦汉战鼓民乐,一直传到今天。

如今的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同仁村二组,就是昔日的掌旗寨所在地。每年在白起将军祭日,附近各村寨的鼓队皆聚于此展示鼓艺。

11月21日晚,在咸阳湖景区统一广场,秦汉战鼓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建民带领团队,为参观者表演秦汉战鼓。表演者身心陶醉,翻飞鼓槌——“追星槌”英勇果敢,“揽月槌”势不可挡,“冲天槌”气贯长虹,“撼地槌”威震八方……看得人眼花缭乱、热血沸腾。

鼓声之外,还有其他乐器作配。唢呐声表现战马奔腾,串铃声表现战场上激烈的格斗厮杀,鼓声、锣声、铃声、唢呐声互相交织,紧凑激烈,刚猛高亢,有大兵压境之势、黑云摧城之威,让人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大秦“虎狼之师”横扫六合的雄壮气势。

黄建民告诉记者,秦汉战鼓完整体现出秦军鼓乐的军事文化艺术特征,是研究秦军鼓乐的“活化石”和“活教材”。

黄建民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希望与群众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弘扬传统文化

黄建民介绍,秦汉战鼓分为三部曲,即出征曲、交战曲、凯旋曲。三部曲相互衔接,生动演绎出酣畅淋漓的征战场景。

三部曲各有风格、特征鲜明。出征曲主要体现的是将士严阵以待,时刻准备冲锋陷阵的状态。交战曲节奏紧凑激烈,气势排山倒海,犹如战马之嘶鸣、刀枪之撞击,意在鼓舞士气。凯旋曲鼓声豪气激昂,奔放欢快,表达将士们凯旋的兴奋与喜悦。

根据表演人数、场地的不同,秦汉战鼓分“三星阵”“五星阵”“七星阵”“长龙阵”等鼓阵。

秦汉战鼓阵容少则三五十人,多则数百人。鼓手旗手均着大秦将士铠甲装,庄严肃穆,威风凛凛。主鼓背后一面“秦”字大旗高高擎起,若干面大旗随阵摆开,整个场面非常有气势。

“秦汉战鼓威风凛凛,不只是靠阵法、造型上的巧妙设计,最重要的是靠鼓声。”黄建民说,“打鼓要打出气势,表演者必须要融入感情,做到人鼓合一。每个造型不能只是单纯摆动作,而要将动作连贯起来,打出精气神。”

秦汉战鼓有一个俗称——“黑老虎”。此称既是因大秦“虎狼之师”得名,也是对鼓造型的生动描述。

“黑老虎”鼓身为黑色,上书金色“秦”字,颜色对比鲜明,非常好看。“黑老虎”敲击起来震天动地,鼓声宛如虎啸,雄浑有气势。

“黑老虎”鼓面直径有大有小,根据表演需要而定,鼓皮要选择有弹性、韧性、耐击打的牛皮。“黑老虎”鼓帮的选材也与寻常鼓不同,多选槐木、枣木等硬杂木,为的是帮板之间接缝严密且不变形。

除了选材讲究以外,“黑老虎”的制作工艺也非常讲究。黄建民介绍,所选牛皮需要清油浸渗。浸油后的牛皮具有防水防潮效果,雨水落在上面会随着击打四散滚落,不会影响表演效果。

此外,制作该鼓还有一个特殊的步骤,名为“踩鼓”,即将牛皮绷在鼓腔上,鼓匠站在上面踏踩,使紧绷的牛皮变松。黄建民说,一般鼓要么不踩,要么只踩一两天,而“黑老虎”需要踩28天。经过反复踩松、绷紧,可以有效提高鼓面的弹性和韧性。这就是“黑老虎”声音洪亮浑厚的独特“奥秘”。

丰富群众生活

2000年,为了让更多人参与和体验秦汉战鼓,黄建民组建秦汉战鼓表演团,先后吸引100多人加入。

当时,表演团成员中有不少70岁以上的老人。在这些打鼓“老把式”心里,参加表演就是上战场,是一件严肃而神圣的事。鼓槌舞起,他们就有了一种在战场拼杀的荣耀。

组建秦汉战鼓表演团后,发生了一个立“生死状”的故事。这件事令黄建民感动至今。

黄建民回忆,2006年,68岁的鼓手刘兴富在录制表演视频时,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去世了。在这之后,表演团决定让年事已高的队员退出,但刘兴富75岁的堂哥刘兴贵不肯退出。在大家苦劝无果的情况下,刘兴贵竟让女儿写了个“生死状”:“我爸爱出去敲鼓,发生意外与别人没有任何关系,他本人承担,不要任何人管。以此为证。”

“那一刻,我明白了,不让他敲鼓才‘要命’呢。”黄建民感慨。此后,刘兴贵一直坚持表演到85岁。

正是有了千千万万这样的民间艺人心怀热爱、代代传承,秦汉战鼓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焕发新的光芒和生机。

如今,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秦汉战鼓的队伍里有了更多年轻的面孔。

2013年,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黄建民联合对秦汉战鼓进行保护和研究,出版了《秦汉战鼓艺术研究》一书,开启了对秦汉战鼓的系统化保护传承工作。去年,咸阳师范学院成立秦汉战鼓艺术团,将秦汉战鼓引入课程。现在,已有超过50名学生参加秦汉战鼓艺术团的传习。

“加入秦汉战鼓艺术团后,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感受到了非遗的独特魅力。”咸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学生周科羽说。

黄建民介绍,目前,西安、咸阳等地共有8个秦汉战鼓传习基地、15个秦汉战鼓表演分队,在册登记参与秦汉战鼓传习的学员超过1500人。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十几所学校也开设了秦汉战鼓进校园非遗体验课程。如今,每年都有来自浙江、深圳等地的大中小学研学团队来到咸阳,体验学习秦汉战鼓。

11月22日,黄建民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他正忙着在咸阳古渡廊桥上举办秦汉战鼓第20期传习公益培训班。“我们现在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秦汉战鼓传习课程,还为幼儿园的孩子专门定制了小鼓。”黄建民说,“秦汉战鼓魅力无穷。希望更多人可以走近它、感受它,共同传承好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记者 张乐佳文/图)

三秦守艺人

黄建民:

“鼓疯子”的快意人生

咸阳市渭城区正阳街道有个出了名的“鼓疯子”。市上举行文体活动、学校开办非遗课堂、社区举办庆祝活动……这些场合,都能看到“鼓疯子”和他那面黑色的战鼓。

“鼓疯子”名叫黄建民,是秦汉战鼓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年逾古稀的他,打起鼓来精神百倍。

“弘扬秦汉战鼓是我一生的事业!”黄建民说。

黄建民所在的正阳街道曾是秦军旗鼓营的驻扎地,千百年来一直保留着表演秦汉战鼓的传统。在这里,秦汉战鼓的每一位民间艺人都有一个响当当的称号:黄建民的师父陈德胜因臂力过人,人称“铁胳膊”,80岁高龄时仍能跪在地上将鼓举过头顶;张家老大人称“千斤力”;张六人称“鼓鹞子”;黄建民被叫作“鼓疯子”……

“鼓疯子”从何而来?

黄建民解释:“因为我对秦汉战鼓痴迷狂热。只要让我打鼓,我啥都可以不管不顾!”

为了更好保护传承秦汉战鼓,黄建民数年如一日地坚持搜集、挖掘、整理秦汉战鼓的历史渊源、传承谱系。他走村串巷,寻找锣鼓爱好者,组建了秦汉战鼓表演团。如今,他奔走在各个秦汉战鼓传习基地,多次率队参加各种公益培训活动,每周去学校开办非遗课堂。他还协助有关部门将秦汉战鼓拍进电影,写成诗歌。

“白发染顶绘夕阳,为传秦鼓奔波忙。忘却红尘繁华事,浩浩大海任尔航!”在微信朋友圈,黄建民写下这样一首诗。他说:“我要把秦汉战鼓一直打下去!”(记者 张乐佳)

记者手记

让非遗更好融入日常生活

张乐佳

记者最初接触秦汉战鼓,不是在非遗陈列馆,而是在咸阳一所学校的文体活动上。

秦汉战鼓的良好传承得益于自身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外部的研究和保护。一方面,与其他濒临失传的非遗相比,秦汉战鼓以其较高的群众参与性,融入了咸阳群众当下的文体生活。另一方面,秦汉战鼓的传承人和当地政府在其传承保护上下了不少功夫。现在,黄建民组建的表演团队是秦汉战鼓爱好者的交流平台,更是向群众宣传秦汉战鼓的“移动平台”。近年来,在大型文体活动中,咸阳市把秦汉战鼓作为演出项目进行重点推介;不少学校将秦汉战鼓“搬”到体育、艺术课堂,寓教于乐。

秦汉战鼓的传承和发展给人们带来启示:非遗传承保护要在全社会形成广泛共识,面向大众,融入群众生活。有关部门要让非遗元素更多融入日常生活,变成常见的文化符号,让“润物细无声”的宣教成为常态;要让非遗更加紧密地联系群众,让人们参与其中,不断焕发活力;要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秦汉战鼓

秦汉战鼓起源于战国时期,是秦军征战时的军乐。战事平息后,秦军旗鼓营的后人将军乐演绎为民乐,代代相传。如今,秦汉战鼓广泛流传于咸阳市。

秦汉战鼓通过“出征、交战、凯旋”三部曲,再现了秦军征战的气势,对研究中国古代军事文化有重要作用。2009年6月,秦汉战鼓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记者 张乐佳整理)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