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探访养老院 记者“体验”护理员如何照顾失能老年人
来源:西安晚报 2024-11-19 08:22
护理员在照护老人
民政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失能老年人约3500万,占全体老年人的11.6%。据测算,到203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600万。失能老年人照护是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刚需,也是缓解全社会养老服务焦虑的当务之急,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等,均将失能老年人照护纳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
养老院的老人多数都是已入暮年、年迈多病的群体,失能老人尤其多,晚上睡觉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随心所欲,要喝水、上厕所,有的甚至晚上发病……失能老人晚上是如何被照护的?11月15日,记者走进西安曲江老年公寓,跟着护理部长段汶辛进行了查房。
晚上10时
老年公寓内的灯基本灭了
晚上10时,老年公寓内的灯基本灭了,段汶辛拿着手电筒,一层楼一层楼地查、一间房一间房地看。作为值班总负责人,她要查看护理员是否在岗、老人有无特殊情况。转了一圈,老人们大多渐入梦乡,一切好似都静了下来。
但楼层值班护理员们知道,这才是一个忙碌夜晚的开始。
“妈妈,我要回家。”这话是从83岁的周大爷嘴里喊出来的。周大爷存在认知障碍,已经有些不认人了,他的嘴里每天都在嘟嘟囔囔说个不停,但具体说些什么,大家也听不懂。到了晚上便重复着叫妈妈,要回家。同房间老人的休息受到影响,不免有些抱怨。为了避免冲突,每天晚上入睡前,楼层护理员都会把周大爷推到护理站,安抚着老爷子,等到老爷子困了,再推回房间休息。
值班护理员范焕震说,从入住老年公寓开始,每晚前半夜周大爷基本都在护理员的陪伴下在护理站度过,大家对他的照护也就多一些。老爷子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吃饭靠喂,还存在大小便失禁的情况,所有的事情都要护理员来完成。因为存在认知障碍,有时候老爷子情绪不稳定,不愿意配合护理员的工作,甚至会打骂护理员,到了晚上也闹着不睡觉,护理员只能一直哄着、陪着,直到周大爷睡了。“周大爷有时候一天一夜不睡觉。”范焕震说,护理员晚上本来也不睡,遇到周大爷不睡的时候,倒是能跟着耗,但最怕他大声喊叫,把全楼层的老人都吵醒。“这就糟了,得一个个去哄。”范焕震说。
晚上11时
继续安抚不愿睡觉的老人
晚上11时,周大爷还待在护理站,嘴里念叨个不停,掀着被子要回家。范焕震安抚着周大爷,掖了几次被子,周大爷有些生气了。害怕周大爷着凉,没有办法的范焕震只能拿根细绳,把被脚固定在床上,掀不开被子的周大爷冷静了些,但嘴巴还是念叨个不停。“老小孩,不高兴呢。”说完,范焕震笑着拍拍周大爷肩膀,问他要不要喝水。周大爷不接话,安静了一些。
范焕震说:“每天都和这些老人在一起,他们就像自己的家人一样。”范焕震有时觉得工作很累,但看到这些失能失智的老人,她也觉得心疼。“谁都有老的一天,都希望身边有个人能尽心照顾。”范焕震说。
安抚好周大爷,到了一小时一次的查房时间。范焕震先去了胡奶奶的房间。
胡奶奶今年60岁,未婚未育。前年,她突发脑梗后走路有些不利索,无子女、无收入、无劳动能力,被列为低保困难人员,被安排进老年公寓。胡奶奶不爱说话,入住以后,工作人员很少看到她笑,也很少听她说话。为了逗胡奶奶开心,护理员想尽办法。“有一次用手机趣味相机给她拍照,变出很多花样,才把她逗笑了。”范焕震说,后来,护理员总拉着胡奶奶拍照,想让她心情好一些。可即便如此,有时候,胡奶奶还是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几天不说话,也不吃饭,怎么劝都没用。
老年公寓的护理员都经过培训,会识别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信号。上个月,胡奶奶有些流口水,范焕震怀疑是脑梗前兆,就及时上报联系医院,检查发现果然是脑梗再次发作。好在发现及时,问题不太严重。“上个月8号去的医院,今天刚刚出院回来。”范焕震对胡奶奶的就医时间记得很清楚。
胡奶奶从医院回来之后又把心门关了起来,不愿与人交流,一天也没有吃饭。放心不下的范焕震去房间劝了几次,胡奶奶都没有抬头,就坐在床上,低着头,一言不发。夜班查房时,范焕震总是第一个去看胡奶奶,担心她肚子饿了,也害怕她身体不舒服。
次日0时
又一轮查房开始了
到了16日0时,范焕震再次来到胡奶奶的房间,走到门口,她特意放轻脚步,看到胡奶奶睡熟了,才放心了。
走出胡奶奶房间,范焕震又去其他房间挨个查看。楼层老人谁的病情重、谁睡眠不好、谁夜间小便多,她都门儿清。有的老人醒了,要上厕所,就扶一把;有的老人渴了要喝水,就接杯水……范焕震还有一个搭班的同事,每一次查房,两个夜班护理员要花费近半个小时时间。中途听见有按铃的老人,也会在第一时间赶到,处理问题。
次日2时
情绪低落的老人找护理员聊天
护理员程莉华所负责楼层的老人情况更复杂,基本都是失智失能老人。凌晨2时,王奶奶来到护理站,找到程莉华,要聊天。
王奶奶今年81岁,四个子女中两人已离世。今年7月份,她和老伴一起住进老年公寓,上个月,老伴也走了。这段时间,王奶奶的情绪很低落,晚上睡不着觉。房间内其他老人还要睡,半夜醒来,她都会来到护理站,找护理员聊天。“阿姨,再睡会儿去吧,这会儿太早了,不睡的话我怕您没精神。”查房的间隙,程莉华和王奶奶聊了一会儿,扶着王奶奶回了房间。看着老太太躺下,给她盖好被子,把床上的挡板拉起来,程莉华又要去查房了。
这一轮查房后,程莉华也有些困倦了,打了个哈欠,把休息坐的凳子从护理站搬到了通道出口处。“得看着点,到了后半夜,很多老人会出来走,尤其是白大爷很爱往出跑。”程莉华口中的白大爷在曲江老年公寓是出了名的,老爷子虽然失智,但腿脚利索,一不注意就要偷跑。找了几次“走丢”的白大爷,护理员们也有了经验,到了后半夜,就守在出口处,等着“截获”白大爷。
次日3时多
试图“偷跑”的老人被“截获”
果然,3时多,白大爷跛着脚出来了。“上次偷跑把脚扭了,还要跑。”程莉华说。看着白大爷蹑手蹑脚的样子,程莉华觉得又好气又好笑。“我在这呢,回去睡觉吧。”程莉华说。听了这话,白大爷像是做坏事被发现的孩子,头垂得低低的,两只眼睛也不敢看人,转身回去了。
次日4时多
睡眠浅的老人慢慢都醒了
凌晨4时多,睡眠浅的老人慢慢都醒了。汪奶奶房间的灯亮了。
汪奶奶今年80岁,因为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入住老年公寓已经两年,老人年龄大,身体状况也不好。家里人给她请了“专护”,24小时陪着。今年5月份,汪奶奶在卫生间崴脚骨折了,目前还没办法走路,插着尿管。睡梦中,“专护”冯姐听到汪奶奶有动静,开了灯,原来是尿液渗出,弄湿了床。冯姐起床给汪奶奶换了衣服、床单。一番折腾,汪奶奶也不再睡了,怀里抱着一个布娃娃,看着窗户外,等着天亮。冯姐说,起初,这个布娃娃是用来转移汪奶奶注意力、防止她拔尿管的,后来成了她最好的伴儿,每天都抱着。
宁静但不平静的夜晚快要过去,楼道里渐渐有了声音。一位老人要排便,护理员拿出护理垫铺在床上,又戴好了手套,给老人帮忙;一位老人找护理员开柜子,要换上干净的衣服,等着孙女天亮了来看她。
次日6时
清晨的护理工作开始了
清晨6时,逐渐“睡醒”的老年公寓开始了又一轮查房,老人们陆续起床,段汶辛带着护理员开始了帮老人洗漱、如厕等清晨的护理工作。新的一天开始了…… 文/图 记者 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