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4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4-10-31 07:46

10月30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西安市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西安市发改委副主任王凯介绍有关情况。自2018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作启动以来,西安市抢抓机遇、主动作为,西安陆港型、空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先后入选国家建设名单,西安成为全国首个不靠海不沿江的“4枢纽+1基地”综合物流枢纽城市。

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西安浐灞国际港,占地12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一带一路”内陆型国际物流枢纽港、“一带一路”国际陆海互联创新示范区、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和国家级城际配送枢纽节点。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占地11.89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航空物流枢纽、上合国家临空产业供应链中心、国家“双循环”战略重要支点、全国物流业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家军民融合应急物流保障基地。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高新区、经开区,总占地3.27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一带一路”硬科技产业供应链组织运营中心、全国绿色物流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应急物流基地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数字供应链经济发展高地。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位于临潼区、灞桥区、高陵区、阎良区(航空基地)、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区域,总占地9.08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全国绿色物流与商贸流通融合发展示范区、西北应急物流安全保供基地和西安都市圈数字供应链经济发展高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位于经开区、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区域,总占地0.74平方公里,定位为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冷链物流中心、全国冷链物流基地节点、西北应急冷链物流基地、关中平原城市群冷链物流集配中心。

今年以来,“一带一路”公铁联运中心、机场三期扩建货运区工程、陕汽通汇物流数智仓配平台、辉煌商贸保供物流园、空港丝路智慧冷链仓储基地等“四枢纽一基地”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截至10月底,18个重点在建项目预计完成投资410亿元,达到计划投资72.2%。

今年1-9月,“四枢纽一基地”实现货物吞吐量1.21亿吨,物流业务总收入达到1359.52亿元,聚集各类制造、商贸、物流企业超过2.5万家。

记者获悉,西安市将从持续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功能、大力提升枢纽运行水平、推进“枢纽+产业”深度融合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四枢纽一基地”能级提升。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