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年“神”来之笔 居住还是屯兵? 探秘旬邑崖居群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2024-10-20 13:33

陕西旬邑县马栏河谷崖居群遗存的石窟、石室、洞穴达1000多孔

最早的开凿时间距今已3000多年

1183123.jpg

悬崖峭壁洞崖层叠、洞室相连错落有致、残存佛像似笑似善、壁画神龛众佛相生……旬邑县马栏河谷崖居群,比较集中的群落22处,遗存的石窟、石室、洞穴达1000多孔。这些古崖居是居住?是屯兵?还有另作他用?三千年来“神”来之笔,谜一样的存在,令人遐想。

在陕西省中北部,从宝鸡、咸阳、铜川、延安至榆林五市,发育了一条长约750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至70公里,“S”型丹霞地貌景观带,其间均发育众多崖居群。崖居文化,对陕西省乃至我国的人文起居文化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10月16日上午,华商报大风新闻联合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中共旬邑县委宣传部、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开展直播探秘,进入古老、神秘、震撼的崖穴洞。

1183124.jpg

悠悠千百年:河水、悬崖、古居相互守望

山城旬邑距离古城西安100多公里,是陕、甘、宁交通要道。

旬邑早年因三水河得名三水县,在河水雕刻下,河床成为人类起居生活重要支点。自县城向北行驶十几里,就能看到悬崖峭壁上密密麻麻的小洞口,这些就是神秘的古崖群。

随行省地调院高级工程师王秦伟介绍,地壳运动下,先形成河水、悬崖,再有人类凿洞而居。千百年来,河水、悬崖、古居,就这么相互守望。

1183136.jpg

大自然造化:800万年之前形成旬邑崖居群地貌

王秦伟介绍,旬邑崖居群是指分布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东北部三水河两岸砂岩峭壁上的一系列崖居和石窟的统称。

旬邑崖居群地处鄂尔多斯盆地南缘,发育地层为早白垩世洛河组紫红色巨厚层长石砂岩,岩石质地较软,便于开凿。在喜山期(喜马拉雅运动)鄂尔多斯盆地经历了两期强烈隆升事件,分别发生于2700~2000万年间和800万年,这两期构造抬升加上河流的侵蚀和风化作用的共同影响,形成了现今的红色陡崖(丹霞地貌)。

旬邑古崖居群沿三水河两岸分布,南北绵延约30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崖居群大多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形态各异,既有规模宏大的崖居群,也有精巧别致的石窟群,洞窟数量众多,保存的石窟、石室、洞穴超过1000孔,开凿历史久远,分布集中,规模较大。

1183130.jpg

周族凿岩洞:3000多年前先民开凿出最早古崖居

据《三水县志》记载,这些崖居“始为周族祖先穴居之地”,最早的开凿时间距今已3000多年。

古人为了躲避风雨,在天然风化的崖洞基础上,由小及大,由底层向高层逐步扩展,经过几千年的开凿建设,形成了具备防御功能和各种生活设施的崖壁村落,一直为当地居民所使用,直到20世纪70年代仍有人居住在崖居中。

王秦伟介绍,学术界对其研究始于近现代。2012年,《陕西省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丛书-咸阳卷旬邑文物》中记载有旬邑崖居群;2017年,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在开展《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和《陕北丹霞地貌调查》项目时,将分布于咸阳市旬邑县白垩系洛河组(K1l)巨厚层紫红色长石砂岩地层中的古崖居群,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纳入丹霞地貌地质遗迹点,并予以登录。

1183127.jpg

实探崖居群:悟空洞有“悟空”?神秘古佛面被遮

旬邑崖居群规模比较大的有赵家洞、官家洞、桑村洞、留石村、黑牛窝、悟空洞等处,这些崖居大多分布于河谷北岸,南岸也有三四处。外观悬崖之上,分布着大大小小洞穴,洞口大小不一,时而密集、时而松散、时而连排、时而上下叠加。

旬邑县博物馆原馆长何一平说:“现在所看到的,其实是千百年风化后显现的结果。洞口小的,里面可能大得惊人;洞口大的,说不定洞穴已损毁。”

10月16日,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一行来到悟空洞崖居群。此处洞穴洞庭开间大,存在艳丽壁画,算是整个崖居群的“网红”打卡地。为了便于游人参观,旬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建设停车场,安装了攀爬铁梯,加固了安全防范设施。

1183135.jpg

崖居分两层,凿刻在长约1公里、高约百米峭壁上。为安全起见,仅对外开放下面一层。数十个石窟、石室依山就势凿刻。为便于参观区分,把崖居群分为“生活区”和“文化区”,两区以石佛像为界。

悟空洞的石佛位于中心,算是崖居群一大秘密,初步认定为唐代。佛像高数米,矗立整个岩壁,佛像似站,却又衣衫褶皱,像是端坐;似坐,却又笔直高耸,像是站立;一时令人难辨坐与立。佛像似笑而无面,似善而无形,只有两只垂足大耳。通过无人机近距离观察,方知佛像面部被一层厚厚泥塑遮盖。何时遮挡?何人所为?为何而为?至今无人知晓。

记者询问多位当地居民还有专业考古人员,都未曾识佛像真容。莫非悟空洞里有“悟空”,佛像面容为悟空之面?期待考古人员来揭开这个神秘面纱。

OpFCVcDhrFjMJhRU.jpg

洞穴内布局:隐蔽石室、洞连洞残存佛像、佛龛、壁画

进入“生活区”,第一孔洞穴,门开高约两米、宽1.5米,入门后洞内却是长15米、宽9米、高近10米长方形石窟。洞正三面有壁画,两边颜色脱落严重,仅显壁画样子。正前面,两个壁画颜色鲜艳。何一平馆长介绍,他在30年前进入洞穴时,这些壁画就这个颜色。

顺着山体继续前行,排列或方形或椭圆形,大的有20多平方米,小的仅有五六平方米石穴。石室内外被烟熏火燎成黑色,还残留有土炕、灶台、磨盘等;有几处石室外部,搭建的土坯房,均已坍塌。

再入里,位于洞穴群中间位置,又有一个敞开式洞穴,长近20米,宽近十几米,高约3米,中间有约3米长2米宽的石桌。洞内三面,凿有两层石椅,该洞似是“议事”室,又像是“作战室”。更神奇的是,该洞两侧各有一洞穴,极像现代大礼堂开会时“VIP”小型会议室。在崖壁上,整齐刻有近百个似安放佛龛、牌位或其他物品凿洞。

1183126.jpg

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于甜介绍,其实洞穴有三个通道:外层崖壁上有栈道,中间层有崖内通道,室内有竖井,人能直上直下。目前,外层崖壁栈道已经朽掉,残留着一些木板、木桩,只见一排排石窝、一根根木桩密密麻麻分布在石室出口周围。

“文化区”的外部岩石相对于“生活区”风化较重,多个石窟中均有残存的佛像、佛龛、壁画,从造型看应为北魏至唐宋时期雕刻、绘制。一处石窟内残存的壁画,斑驳的色彩以红、绿为主,似有唐代壁画风韵。从石窟中题诗和碑文来看,开凿于五代,清嘉庆八年重修。

1183137.jpg

石窟啥用途:至上世纪70年代还有人居住

何一平告诉记者,公元前一世纪时,周人先祖后稷四世孙公刘曾在此开疆立国,开创了“古豳地”农耕文明。《三水县志》记载,这些崖居是周人祖先穴居之地。据此算来,这些崖居最早的开凿时间距今已3000多年。

古人为什么要在悬崖上建造居所?何一平研究推测,古人在天然风化的崖洞基础上,由小及大,由底层向高层逐步扩展,经过千百年的开凿建设,形成了一个个既具备防御功能,又有各种生活设施的崖壁村落。

对于用途,首先是躲避战乱和匪患。历代战事不断,当地居民为了防止劫扰,遂于岩壁上开凿住所,藏匿财物粮食。这些崖居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在洞崖居群,崖壁上依然残留有吊取东西和快速脱逃用的木制滑轮,一些石窟中还存放着防御的石块。

从各处崖居烟熏火燎的痕迹及石窟、石室内遗存的土炕、灶台、储水窖来看,这些地方曾经有人长期生活居住。战争时期,多处崖居有军队驻扎过。

关于这些崖居使用的年代,一些遗迹及史料可以考证:有“宋金人避兵于此”之句;《三水县志》记载,民国初年,清末翰林萧莜梅返乡后,曾隐居在这里;周边村民称其祖辈20世纪70年代还曾住在崖居里,后来在山下平地上盖了房子才搬下来。

1183122.jpg

文化价值大:崖居群类型多样具有一定的稀缺性

在探访中,专家认为,旬邑崖居群类型多样、规模大、分布集中,且洞窟中保存有一定的历史文化遗迹,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对陕西乃至我国的人文起居文化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居住文化研究:旬邑崖居群最早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历经秦汉、唐宋、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有人居住,历史跨度长达数千年。从崖居的建筑结构、布局、内部设施等方面,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居住方式、生活习惯以及社会结构。

文化交流研究:旬邑位于陕甘交界,是古代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旬邑崖居群的建筑风格、雕刻艺术、壁画等可能受到了周边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也对周边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对崖居群的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和传播情况,为研究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地质研究:陕西省地质调查院于2017年开展的《陕西省地质遗迹调查》和《陕北丹霞地貌调查》项目,对旬邑古崖居按照《地质遗迹调查规范》以丹霞地貌为调查类别进行了细致的旅游地质调查,这些项目不仅较全面地调查了旬邑崖居群的地质特征,还总结了其分布规律,并评价了其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此外,还开展了丹霞地貌与崖居文化的探讨研究。

记者 魏光敬/文 强军/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