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上新” “人才之渴”如何解?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16 08:31

1c419e4a8e020fe19af91317dd03adad.jpeg

在陕西举行的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上,参赛选手正在进行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工种比赛(资料照片)。

访谈嘉宾:

陕西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主席 刘小萍

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周相强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张弘

2024年,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布19个新职业,半数以上与新质生产力相关,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员、智能制造系统运维员、工业互联网运维员等。

前不久,汽车维修工(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方向)工种首次被纳入职工职业技能“国赛”。比赛不仅考验参赛者排除故障的能力,还测试他们的数字技能水平,要求他们会编程,熟悉车联网、激光雷达等新技术。

10月8日,记者在陕汽新能源智能工厂了解到,这里每4.8分钟就有一辆重卡下线,大量生产工序已被机器取代。‌人机协同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学校、企业、工会如何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新型产业技能人才队伍,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记者就相关问题进行了采访。

记者:为什么说培养新型产业工人迫在眉睫?

刘小萍:据工信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需求总量为120万人,而人才缺口高达103万人(其中智能网联缺口在10万人以上)。新兴产业迅猛发展,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创新突破不断加快,对新技能人才需求极大。

周相强:制造业逐步由传统加工制造延伸至高精尖技术创新等高附加值领域,亟须一大批能够与现代科技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真正打通技术突破和创造发明“最后一公里”的高素质产业工人。

张弘:这两年,职业院校报考热度不断升温。技术性较强的工科专业,例如新能源汽车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智能机器人技术等专业,报考人数增长很快。

记者:如何畅通产业工人发展渠道?

刘小萍:在推进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中,以“教”为基础,瞄准企业用工需求,企校双方共同开展精准培养;以“产”为引领,拓展产业工人的晋升发展通道;以“评”为纽带,充分发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等政策红利,不断健全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的工资分配机制,强化技能价值激励导向,大力推动技能人才“技长薪涨”。

周相强:企业要从提升职工学习内生动力、创新改革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拓宽职业人才发展通道等方面下功夫,破解职业发展中的“独木桥”和“天花板”难题,吸引更多包括大学生在内的高素质人才向产业工人队伍集聚。

张弘:我们紧密围绕新型产业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和更新,增加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智能制造等课程,减少了一些传统课程,如财经商贸大类的关务与外贸服务,电子与信息大类的现代移动通信技术和密码技术应用等。学校还通过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b84bf4145dcc88a6d3ca2d222b5d5f0.jpeg

第八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决赛现场(资料照片)。

记者:如何从普通工人中训练“奇兵”?

刘小萍:为满足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促进职工技能提升,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从2017年开始组织多个工种的技术比武,支持资金265万元,截至目前,共产生省级技术能手150名,省机械冶金建材系统技术状元56名、技术能手317名、技术标兵305名。2024年,省机械冶金建材工会还以全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工匠学院为平台,举办示范性产业工匠人才综合素质提升班;依托产业工匠学院举办劳模工匠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组织系统500余名优秀班组长参加优秀班组长素质能力提升示范培训。

周相强:3年来,企业开发上线了陕汽控股“智慧工会”网上练兵平台,题库已突破10万道,近2万名职工参与其中。企业还建立了积分商城兑换平台,开展季度学习大抽奖,不断增加练兵机会,让网上学习成为一种新风尚。为锻强产业工人队伍,近几年,企业举办了汽车装调工、钳工等21个工种的比武,承办及参加市级以上大赛50余场。

张弘:除了课堂教学紧跟需求,我们还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围绕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学生创业等开展合作。同时,校企双方共同打造具备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共同参与职业教育专业规划、课程设置、教材开发、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开展订单培养。

记者:怎样为技能人才“搭台架梯”?

刘小萍:健全工匠人才培养机制,是为技能人才“搭台架梯”的根本途径。近年来,产业工会打通了从“明星职工”、企业工匠、陕西产业工匠人才、三秦工匠再到大国工匠的人才培育通道。3名产业工匠人才被中华全国总工会确定为2024年大国工匠培育对象。

周相强:企业形成了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激励和考评体系。除高级技师外,陕汽控股还增设主任技师和首席主任技师,每月享受1600元和2200元津贴,实现“增高”;“新型学徒工”前置在企业工匠学院学习,实现“强基”;在技师之下设置预备技师,让人数较多的中等技能骨干力量更稳定,实现“优中”。

此外,重点突出工作业绩、专业技能、创新价值等方面的考查,企业每年选拔岗位标兵。技能人才还有机会参与高专人才评聘,和公司直管干部同薪。近3年,每年技师、高级技师取证人数均超过150人。(记者 郭军文/图)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