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太空牧草”“落户”西藏 陕西在雪域高原种出“绿色奇迹”

来源:陕西日报 2024-10-04 07:47

记者 张梅

“这片地原本寸草不生,你看现在这些牧草长得多好!这是我们培育出来的‘太空牧草’,它们已经在这儿扎下根了!”9月25日,航天育种专家、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锐指着远程视频中的场景,高兴地告诉记者。

郭锐口中这片原本寸草不生的荒地,位于海拔4380米的西藏错那市。他说的“太空牧草”,是经过太空搭载诱变后,为高海拔地区选育的耐寒、耐旱牧草品种。如今,7万株来自陕西的“太空牧草”在这片高原荒地孕育出勃勃生机。

受制于自然条件与长期过度放牧,错那市的草场面临严重退化和生态功能减弱等问题。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合肥高新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合作,决定把“太空种子”撒向这片高寒之地。

今年6月,由11名育种工作者组成的科研团队从西安出发,带着精心选育的“太空牧草”种苗和“太空蔬菜”种子前往错那市,开启了一场充满挑战的科学试验之旅。

辗转抵达位于错那市的试验地点后,科研团队遇到了第一个难题——种植条件差。“试验地约38亩,是一片荒地,处于山坡一隅,地势起伏不平,南北落差达3米、东西落差达2米,石头遍地,十分不利于栽种。”团队成员袁中权回忆道。

今年66岁的地面选育专家袁中权,是团队中最年长的一位,曾参与“三北防护林”航天育种种苗选育推广等多个项目。面对困难,他没有认输。在克服高原缺氧、紫外线强等不适的同时,他带领队员,拿着工具反复测量、计算,最终为试验地“量体裁衣”设计出种植效果图。

“要想种好地,土壤是关键。”袁中权介绍,挖掘机、装载机进行平田整地作业后,科研团队又对斜坡地的土壤进行了检测与分析,并寻找到适合高原环境的有机肥料进行土壤改良,确保“太空牧草”能够健康生长。

首批“太空牧草”移栽后,不少当地群众担心种苗的成活率,也怕种苗长成“大长腿”,也就是茎秆细弱、生命力不强的高脚苗。“这些移栽的‘太空牧草’是在陕西培育的星际神农系列牧草,已经在榆林经受过考验。只要试种成功,即使遇到零下40℃的低温天气,它们也能安全越冬。”郭锐和团队成员满怀信心。

随着越来越多的种苗被移栽进试验地,“太空牧草”迎来了一批“尝鲜者”——土拨鼠。“它们经常来啃噬植物的根系,而且一点都不怕人,给种植试验带来了威胁。”袁中权说。

为解决“鼠患”,又不破坏牧草生长,科研人员用上了生态防治手段。“我们把辣椒水和花椒水喷洒在植物根系与叶子上,土拨鼠吃一口被辣到后,再也不敢侵害‘太空牧草’了!”袁中权笑着说。

“人不哄地皮,地不哄肚皮。9月下旬,错那市已经迎来了一场雪。你瞧,这些‘太空牧草’依然长势很好,长到了四五十厘米高。只要后期管理好,它们就能在高原地区正常生长。”郭锐指着视频中的牧草说。

看到“太空牧草”长势喜人,错那市5个乡镇竞相邀请团队成员将带来的“太空种子”播撒到“自家”门口。“眼看着荒地上长出绿油油的牧草,大家都充满期待。按照这个长势,即使进入一年中漫长的枯草期,我们当地牧民也不用再愁牛羊的饲养了!”曲卓木乡乡长王波高兴地说,他们正在和科研团队沟通,计划扩大“太空牧草”在当地的种植面积。

让“太空种子”在寒旱地区生根发芽一直是郭锐的梦想,也是他和团队近年来科研工作的重点。“虽然太空林木草灌的选育过程见效慢,但在中国这样国土面积辽阔、沙漠荒地占比较大的国情下,其长远价值不可估量。我们想在雪域高原种出‘绿色奇迹’,解决牧草品种稀缺的难题,让那里的牛羊吃上营养丰富的‘太空牧草’,让群众享受到我国航天科技发展带来的实惠。”郭锐坚定地说。

截至目前,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进行航天育种搭载实验100余项,获得11项农业领域相关专利,选育出一批如陕北小杂粮、大红袍花椒、星际神农系列牧草等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植物新品种,并通过与种子企业合作,实现了产业化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中,星际神农系列牧草已在陕西、甘肃、内蒙古、西藏错那市等地扎根生长,试验种植面积近千亩,明年推广面积有望达到2万亩。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