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以改革为动力 不断夺取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突破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9-01 07:04

编者按

8月31日,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在西安举行。全会听取省委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注重从扬优势、育新机、补短板、守底线出发谋划改革措施,把深化我省已有改革实践与拓展新的改革领域结合起来,是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任务书、路线图。围绕学习贯彻好《实施意见》,与会人员展开热烈讨论。

5048cfa8138e39c048290543c47f430f.png

8月31日,在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小组会议上,与会人员认真记录。

改革,是万众一心的伟大事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决定》是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总动员、总部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中国改革开放矗立起新的里程碑。

宏伟蓝图,展现光明前景;伟大征程,召唤新的进发。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热潮中,8月31日,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在西安举行,审议通过《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的实施意见》,注重从扬优势、育新机、补短板、守底线出发谋划改革措施。

围绕《实施意见》,与会人员进行分组讨论,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研讨。大家一致表示,《实施意见》全面对标承接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部署的重大改革事项,体现了对陕西省情和发展阶段的深刻把握,把深化我省已有改革实践与拓展新的改革领域结合起来,制定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书、路线图。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以改革为动力不断夺取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新突破。

锚定改革目标  把准改革方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具有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开启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通篇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作出系统部署,重点突出、举措务实。”安康市委书记武文罡表示。

武文罡说:“安康市将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谋准谋深谋实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举措,制定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引领性的政策,以改革攻坚的实际成效奋力开创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设幸福安康的新局面。”

制定《实施意见》既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具体行动。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切实把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的新号令,对我们更好地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激发改革活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实践价值和深远影响。”陕西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樊建武说。

樊建武表示,陕西科技大学将及时组织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以全方位改革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切实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目标指引方向,行动决定未来。

“社会工作部门在改革中应运而生。我们要从组建社会工作部门的深远政治考量中、从人民群众的期盼中、从社会工作领域的改革要求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坚持用改革精神谋划推进工作,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铁说。

吴铁表示,要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协调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和转型发展,指导“两企三新”党建工作,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项一项梳理、一项一项对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关于社会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实到位。

坚持问题导向  扭住重点发力

事业发展出题目,深化改革做文章。新时代的题目之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

陕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盯制约高质量发展的难点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激发各领域创新创造活力,全省改革呈现多点突破、全面发力的良好态势。

“仍有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需要破解。”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办主任王飞说,“站在新的历史关头,对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我们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创造性落实各项改革任务。”

除沉疴、破藩篱,要从矛盾最突出的地方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

“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性改革要加快形成制度性成果,事关社会民生的小切口改革要务求取得实效,中央授权的先行先试改革要总结经验、复制推广。”王飞表示,改革要更加注重统筹施策、分类推进,增强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排出改革的任务书、时间表,加强改革推进中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科技创新是陕西的一张亮丽名片,也是陕西发展的优势所在、底气所在。

实施新一轮秦创原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推动西安“双中心”实体化运行,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今年以来,陕西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新成果不断涌现。

“要以改革为抓手,着力解决全社会研发投入不够、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发挥不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不够等问题。”省科技厅厅长姜建春表示,《实施意见》聚焦“着眼打造全国创新高地,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提出了多项科技创新领域重点改革任务,目标明确。

姜建春表示,要聚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这一主题,加快转化,发挥好各平台作用,把更多存量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加快聚集,通过秦创原建设营造的好生态,从全球、全国引入科技创新资源;加快融合,力促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科技资源优势尽快变成创新优势和产业优势。

讨论中,大家亮成绩、谈不足、谋发展,共同目标就是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从群众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强举措、更优服务,为高质量发展、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caa3c3be5e6f216e14e6245a1b3c4060.png

8月31日,在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小组会议上,与会人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热烈讨论。 记者 母家亮摄

加快落地落实  推动见行见效

今后一个时期,如何将主要精力集中到整体推进、督促落实上,确保党中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在陕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

“《实施意见》提出的各项举措密切联系陕西实际,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表示,下一步,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主动加强金融政策与财政、产业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化风险、促发展等方面同频共振发力,协力推动地方融资平台改革转型。同时,认真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注重加强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同,积极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展,推进区域金融改革试点,落实好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各项措施。

今年以来,陕建控股集团紧扣我省深化“三个年”活动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通过模式创新、管理变革和流程再造“三大系统工程”,持续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高质量发展呈现新局面。

陕建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毛继东表示:“我们将坚定不移‘走出去’,把握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优化省外、海外布局,深挖增量市场。同时,转型发展育新机,深耕新基建、高端化工、绿色能源、生态环保、智慧城市等新领域,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用活市场机制,引进战略性投资,加大产业并购力度,赋能发展;绘制创新图谱,加强科研攻关,引领行业革命。”

《实施意见》提出“着眼建设文化强省,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近年来,我省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强省建设迈出坚实步伐。”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高阳表示,要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篇布局文化工作,加快研究出台战略性、引领性工作举措,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加强文旅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陕西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加快文旅融合,让文化为陕西旅游业发展赋能。

改革扬帆风正劲,击鼓催征再出发。三秦儿女凝聚改革共识,正以苦干实干的作风和勇于担当的魄力,推动各项改革举措加快落地,勠力同心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写意”变成“实景画”。(记者 齐小英 刘枫 刘曌琼 孙鹏)

现场访谈

着力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浓厚理论氛围

本次省委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吹响了号角。本次省委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我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8月31日,省社科联副主席高红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省社科联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阐释工作,开展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大众化表达,着力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浓厚理论氛围。

“要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高红霞表示,要瞄准新时代新形势下“谱写陕西新篇、争做西部示范”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聚焦培育新质生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等重大问题开展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研究,不断提出有理论分量、思想高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把陕西发展的成功经验总结好,把高质量发展需要破解的难题研究好,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贡献社科智慧和力量。要按照集成化、集群化思路,尽快建立重大决策咨询研究快速响应机制,加快学术研究成果向资政成果转化,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贡献力量。记者 刘枫

为群众提供更多优质文化资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及这次省委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都对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8月31日,参加省委全会的省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熊晖表示,地方志具有真实性、地域性和教化性的特点,是基层传承文脉的优质文化资源。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城乡基层群众的价值观念、处事方式出现新的特点。”熊晖认为,面临新挑战,重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秩序,既需要完善的法治,也需要接地气的优质文化资源。推动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将为全社会提供优质文化资源。为适应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地方志工作必须构建“向上攀登创精品、向下深入进镇村、三级年鉴全覆盖、数字赋能十业兴”的新格局。

他表示,要完善和落实地方志资源审定评估机制,确保导向积极健康;要建立人才培养、激励和使用机制,为地方志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要探索地方志成果转化和为社会服务的渠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地方志服务阵地建设,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更大力量。记者 齐小英

与会人员谈贯彻落实

铜川市耀州区委书记张峤:

以改革为牵引 高水平打造幸福之城

耀州区将全面落实这次省委全会通过的《实施意见》部署安排,坚持以改革为牵引,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等方面形成更多改革成果。抢抓各项机遇,找准优势和跑道,深化“三个年”活动,以“链长制”为牵引一体化推进重点项目“储招建落”;聚焦“一城三区三高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动新材料及装备制造、绿色建材、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坚持以改革惠民生,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以改革破题,解决好群众关切的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生态环保、安全稳定等民生实事,谋深做实“强区”“兴村”“融合”3篇文章,高水平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

(记者 孙鹏整理)

潼关县金桥现代农业园区党支部书记王新军:

践行科技兴农 助力乡村振兴

参加此次省委全会,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践行科技兴农,推进软籽石榴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园区将不断优化产业布局,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加强种植基地建设。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品牌为引领,努力把软籽石榴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解决目前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推动软籽石榴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延长产业链,发展软籽石榴精深加工等产业,持续增强产品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按照“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农户”模式,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让乡亲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记者 刘曌琼整理)

洛南县阳光菌业党支部书记罗婵:

发展特色产业 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实施意见》提出“开展县域特色经济改革行动,做精做细首位产业和特色产业”“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这让我对“工业化连带农业,城镇化连带农村,市场化连带农民”的理解更加透彻,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今后,我们将继续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发挥“洛味缘”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优势,做优做强阳光菌业品牌,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进市场,探索联农带农富农“商洛之路”。我将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者、践行者,立足岗位实际,加强学习,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培育推广食用菌新品种,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本报记者 刘曌琼整理)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