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陕西篇】洛川县:节水增效助推苹果产业发展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4-06-24 16:01

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因洛河穿境而得名,因“洛川会议”而闻名,是一个被苹果“映红”的地方。洛川的苹果有多牛?它曾七次上太空遨游,为宇航员提供日常给养。“最牛的订单是太空订单,最牛的快递是航天货运”。6月23日,记者来到洛川县采访时听到的这句顺口溜,流露出当地人对家乡苹果的自豪。

洛川县位于延安市南部,属黄土高塬沟壑区,这里塬面开阔、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雨热同期,且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适宜种植苹果。

然而,沟壑区水资源自然禀赋先天不足、水资源短缺、时空分配不均,制约了苹果产业的发展。

从2010年起,洛川开始新建拓家河水库灌区等6个中型灌区,改造节水灌溉面积20.39万亩。据洛川县水务局副局长郝明星介绍,位于洛川县中部的拓家河水库灌区,灌溉覆盖槐柏、老庙、杨舒三个乡镇,总灌溉面积10.09万亩,是延安唯一一个重点中型灌区。灌区以苹果产业为主,由于采用了滴灌、渗灌、小管出流等方式灌溉,既节水又增效,同时还节省劳动力,为全县苹果产业发展、农民增产增收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752015915c8a0d21b2d51d08b28d2428.jpeg

2019年3月建成的洛川县苹果研究院科创中心示范点是洛川县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研发基地,设四个科研区,其中新品种展示区13.6亩、砧穗组合试验观察区11.5亩、优系品种筛选区15.6亩、新优技术试验研发区60亩。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们主要发展的是乔化苹果,现在,我们在逐步推广矮化密植苹果。”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李前进向记者介绍:与矮化苹果相比,乔化苹果的亩产量较低,从种植到结果的周期也更长。“因为乔化苹果的管理相对粗放,对肥水的要求相对较低,而矮化苹果需要高水高肥。所以在技术没有成熟的时候,我们只能种植乔化苹果,现在技术成熟了,矮化苹果可以推广了。”

1879c9f9da2179ec7336f5eb54935b90.jpeg

据悉,在原乔化果园挖改后新建的集中连片矮化密植转型示范区中,灌溉方式为从抽水泵站取水上塬,通过塬面蓄水池及泵站二次加压,确保水直接进入果园,保证了果园的供水充足。2020年时,全部配套田间滴灌设施一次性铺设完成。有了滴灌设施,水可以直接进入根茎部分,让每一滴水都能被果树充分吸收。此外“水肥灌溉一体化”自动控制模式则可让浇水和施肥两项工作同时完成,采取滴灌⼯艺后,每亩灌溉用水由原来的30方减少到15方左右,灌溉⽔利用率显著提升;同时节约了人力成本,单人操作15⼩时即可完成百亩园区的灌溉施肥。

示范区建设有力推动洛川苹果新品种研发、新技术广、新工艺融合,也为灌区建设发展探索高效节水、用水管理、机制建设等积累丰富经验,发挥了先行先试、科技引领、数字赋能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灌溉助推了苹果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同时对乡村振兴、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e7421378a2f6282fac4032904980c73.jpeg

矮化苹果的推广也给果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利。“以前给苹果浇水只能靠天,现在用水真是太方便了。我总共承包了23亩地种苹果,去年年收入有24万元呢。”洛川县槐柏镇度古村村民路贺平兴奋地对记者说。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闫槿 訾谦 孙晶晶 李洁)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