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 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 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引得活水来 种得百花开——汉中构建“一图四链三服务”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6-20 08:14
6月12日航拍的光泰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技改扩能项目。该项目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装修。
今年以来,汉中市着眼提升项目招引服务水平,创新构建“一图四链三服务”体系,全方位绘制产业地图,拓宽寻商路径,建强项目招引责任链、决策链、资源链、利益链4个链条,提升引商质效,深化“小二服务”“增值服务”“专员服务”,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推动招商项目“快签约、快建设、快投产”。
6月中旬,骄阳似火,位于秦巴腹地的汉中“热力值”持续上升。
汉江两岸,汉江药业甾体创新药物制剂产业化项目火热施工、光泰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技改扩能项目全力推进、陕西金海紫辰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紧锣密鼓地生产……随着一个个新项目落地开工,一处处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天汉大地的经济活力更显“热辣滚烫”。
全省“三个年”活动开展以来,汉中市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创新构建“一图四链三服务”体系,着眼提升项目招引服务水平,有力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建设投产。一个个含“新”量足、含金量高的项目在天汉大地开花结果,不断夯实汉中市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按图索骥 精准招商
秦巴无闲草,遍地皆灵药。
医药产业是“十四五”陕南绿色循环发展战略重点培育的产业。地处秦巴之间、汉水之源的汉中被誉为天然药库和生物基因库,药用植物超过1600种。
全国龙头医药企业修正药业集团正是被汉中丰富的道地中药材资源吸引而来。
6月13日,在城固县三合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的修正生物医药健康城项目建设现场,工程车辆来回穿梭,工人们在制剂车间抓紧时间安装、调试生产设备。
“项目一期投资6亿元,占地88亩,建设年产5亿粒胶囊剂、6亿片片剂、1.3亿瓶口服液剂等8条医药生产线,建设秦巴生物医药研究院,建成区域性医药研发、生产、检测、销售中心。”修正药业集团天汉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猛介绍。目前,秦巴生物医药研究院已经建成投用。
“项目从对接洽谈到正式签约,用了不到1个月,堪称汉中产业链精准招商的范例,也是全市招大引强的典型案例。”曾作为招商团队成员赴千岛湖“叩门招商”的汉中市经济合作局招商干部张耀丹回忆。
近年来,汉中市聚焦绿色循环发展,大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壮大小药材“一棵苗”,拓展延伸生物医药产业“一条链”。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去年11月,汉中市与全国知名药企扬子江药业集团签约,总投资25亿元的7个项目落地汉中经开区,双方在中药材全产业链、大健康产业、中药材数字化平台三大领域开展合作。
这是汉中市全方位绘制产业链招商地图、“按图索骥”精准招商的一个缩影。
在关键处落子,从全局上考量。汉中市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聚焦装备制造、现代材料、特色农业、文化旅游、能源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大健康、现代服务业等3个方面重点产业,精心制定产业链招商方案,成立招商小分队,积极走进知名企业对接产业,走进各类展会宣传推介,大招商大引资的局面蔚然成风。今年前5月,汉中市各县区、园区主要领导干部带队开展分队招商92次,签约项目34个。
“在招商方式上,汉中市创新采用‘政府经纪人’招商模式,制定项目路演总模板,打造‘投资汉中’路演品牌。”汉中市经济合作局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孙瑜介绍,汉中市还探索建立以链主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招商机制,动态更新目标企业库、线索项目库,开展“园区+片区”招商,实行承接产业转移、“飞地”招商等创新举措。
快速响应 提速建设
项目建设“快一步”,经济质效“长一分”。
西乡光伏组件生产线建设项目从启动到落地投产用时仅5个月;南通佳可服饰等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光泰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技改扩能项目从签约到主体完工不到半年……一个个正如火如荼建设的新项目,让人感受到汉中市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速度和效率。
2023年12月签约,2024年1月开工建设,目前项目综合楼、节能型生产车间等主体均已完工……6月12日,在位于汉中经开区的光泰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技改扩能项目建设现场,施工车辆往来穿梭,厂房内的工人紧锣密鼓地进行室内施工。
“项目将筹备参与商用飞机产业链配套建设,积极融入C919、ARJ21等商用飞机供应体系,为商用飞机主力机型在结构件、零组件、飞控配套方面储备生产能力。”该项目负责人白帷志介绍。
航空产业是汉中一大支柱产业。依托陕飞等重点企业,汉中已初步形成航空产业链。近年来,汉中市紧紧把握区位、产业优势和政策机遇,建设“西汉蓉”航空产业带重要节点城市和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围绕链主企业做好汉中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文章。
光泰航空零部件科研生产技改扩能项目是汉中市航空产业链上的配套项目。去年12月签约后,汉中经开区管委会和各职能部门抢时间、赶进度,帮助企业顺利办理相关手续,解决企业投资的后顾之忧。
发展是落脚点,项目是着力点。今年以来,汉中市以深化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为工作主线,以“六步五率三法”为抓手,坚持靠前服务,强化日常调度,充分发挥招商落地专班作用,强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建强责任链、决策链、资源链、利益链4个链条,促进项目快落地、快达效。今年1月至5月,汉中市开工省市级重点项目175个,开工率达78.4%。
以“优”解“忧” 引凤来栖
“项目开工在即,幸好审批部门为我们分阶段先行办理了土方开挖施工许可证,项目得以顺利动工,为项目整体推进节省了近两个月的有效工作时间。”提起项目审批事项办理,汉中东郡华府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米军衡对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服务连连称赞。
今年3月,该公司由于刚刚取得规划手续,尚不具备施工许可证核发条件。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协同服务工作专班根据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了分阶段先行办理土方开挖施工许可证的工作方案。项目开工后,企业加紧完善其他审批手续,一个多月后,取得项目整体的施工许可证。
“今年,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分阶段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水电气暖信市政集成服务报装等工作,极大节约了项目办理手续的时间成本。”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城建交运科科长庞军介绍。
这是汉中市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汉中市纵深推进集成服务改革,全面优化服务流程,一个个称心之举,让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今年以来,汉中市围绕解决项目准入、准建、准营审批的卡点堵点,探索推行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市县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和“十百千行动”,完善统筹协调、要素保障、调度推进、督导落实全链条项目服务体系,让高质量审批服务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今年5月,我们对企业开办全流程进行精简压缩和流程再造,在全市试行将企业开办全流程办理时限由1个工作日压缩至5小时,企业注册登记、公章刻制、公积金开户等9个事项在5小时内办结。”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注册登记科科长李茹说。
营商环境优化“快一步”,经济发展“胜一筹”。汉中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的“硬功夫”,坚持深化“小二服务”做减法、优化“增值服务”做加法、落实“专员服务”做乘法,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更优服务,营造宜商宜业“软环境”。(记者 段承甫文/图)
权威访谈
加力推进招商引资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访谈嘉宾:
汉中市经济合作局招商服务中心副主任 孙瑜
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 张虎
问:招商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源头活水”。围绕高质量项目招引,汉中市经济合作局推出了哪些创新做法,成效如何?
孙瑜:今年,汉中市经济合作局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和汉中市深化“三个年”活动暨招商引资推进会精神,聚焦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3个方面重点产业,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注重“五坚持”、精准全链招商,全市招商工作取得新成效。1月至5月,预计全市实际使用内资92.25亿元,其中,省际项目实际使用内资73.8亿元,均完成全年任务的45%。
一是坚持领导带头抓招商。制定市级领导带队外出招商计划,实现市级领导带队的分队招商常态化。县区、园区主要领导切实扛起“一把手”抓招商的责任,主动“走出去”对接目标企业。截至5月底,各县区、园区主要领导带队开展分队招商92次,签约项目34个。
二是坚持创新方式强招引。激活驻外机构招商活力,深化政府驻外机构改革,出台平时考核评价办法,充分发挥驻外分局的“前哨”作用。探索建立产业链牵头部门、驻外分局、县区(园区)的招商引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强化信息共享、项目统筹、招商联动。创新开展“政府经纪人”招商模式,制定项目路演总模板,既推介产业基础、营商环境,更聚焦项目策划包装和路演推介,打造“投资汉中”路演品牌。
三是坚持节会为媒聚资源。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利用“中国最美油菜花海”汉中旅游文化节策划举办春季主题招商系列活动;以汉中市重点产业链群专题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为代表的15场投促活动顺利举行,邀请企业考察洽谈、集中签约产业项目,放大文旅节会经济效益。精准务实制定2024年国内重点经贸合作及投促活动计划,精心筹办或参加重点招商活动26场,确保“一季一主题,每季有活动”。
四是坚持链群结合增实效。深入研究重点产业链群,围绕产业基础,细分产业赛道,绘制招商地图,瞄准头部企业,探索建立以链主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招商机制,动态更新目标企业库、线索项目库,开展“园区+片区”招商,实行承接产业转移、“飞地”招商等创新举措。
五是坚持严督实考优服务。制定负面清单,严把招商引资项目审查关。围绕招商引资储备、开工、建成“三张清单”,采取会议月调度、项目一线穿透式调度、书面常态化周调度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调度。突出问题导向,扎实开展实地核查,每季度做到县区(园区)全覆盖。紧扣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率和两个“转化率”(重点项目转化率、固投贡献率),优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倒逼各级各部门提高工作质效、提升服务水平。
问:高质量项目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
张虎:今年以来,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扎实落实汉中市“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机制”,变坐等上门为主动跟进,按照审批事项全要素统筹、审批进度全过程调度、审批问题全方位协调,开展事前辅导、事中协调、事后跟踪服务。
聚焦汉中市委、市政府要求,汉中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印发了《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市县(区)一体化运行工作方案》及《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十百千行动”实施方案》,建立了项目审批协同服务市县(区)一体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市局各业务科室、各县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按照“一项目一专班一指引”责任分工,深入市县级新开工重点项目建设一线,开展一对一申办辅导服务。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分阶段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及水电气暖信市政集成服务报装等工作。针对部分工程建设资金紧张、审批手续准备困难的情况,出台了分阶段、分单体核发施工许可的改革标准以及市区两级联动的流程细节,极大降低了项目办理手续的时间成本。(记者 段承甫)
记者手记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最好的“梧桐树”
段承甫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投资兴业的“广袤沃土”。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和企业感受最直接;营商环境哪里需要改进,群众和企业最有发言权。
痛点难点堵点,正是营商环境建设的突破点。今年以来,汉中市不断加大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力度,围绕解决项目准入、准建、准营审批的卡点堵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推行企业开办“小时办”,建立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审批协同服务市县一体化运行工作机制,制定容缺受理、并联审批、拿地即开工等10条优化措施……汉中市的一项项改革举措,为重点项目提供了全流程、全链条、全周期服务。
一次次发力“放管服”的改革,一项项落实落细的政策,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成长,都让企业感受到营商环境的好。记者在修正生物医药健康城项目采访时,企业负责人坦言,选择汉中,不仅因为当地中药材资源富集,还因为企业得到了当地政府持续的支持。
优化营商环境,不只在“惠”,更应重“信”。只有保持惠企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及时解决企业痛点难点堵点,实实在在为各类经营主体成长发展提供沃土,才能赢得口碑、引来项目。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从企业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改起,从最需要改进的地方抓起,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链接
今年以来,汉中市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强化要素服务保障,全力推进重点项目早开工、快建设,确保完成更多实物量、工程量和投资量。1月至5月,全市已开工省市级重点项目175个,开工率达78.4%。
今年以来,汉中市累计储备中央和省级预算内投资项目661个,计划总投资620.5亿元;储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363个,资金需求210.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