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国际学生2024感知中国之施甸支教研学活动举行

来源:交大新闻网 2024-05-25 12:50

5月21-24日,西安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组织来自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泰国、阿富汗、巴基斯坦、越南、马来西亚、海地、赞比亚、摩洛哥等十个国家的十三名国际学生赴云南省施甸县开展“感知中国”支教研学社会实践活动。

5月21日,支教研学活动在施甸县第一完全中学顺利开营。开营仪式上,施甸县常务副县长陈蕴德对支教团国际学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西安交通大学自2013年定点帮扶施甸县以来在各方面特别是教育帮扶方面的工作表示感谢。西安交通大学挂职施甸副县长吴关龙、施甸县教体局相关领导以及施甸第一完全中学领导参加开营仪式。“交小留”们表达了对此次支教研学活动的期待,分享了本次支教的计划安排,并与西安交通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施甸分队成员进行了交流。

1e73521ebd6c1107654d0c7162d3ec06.png

f7b4a14020b2d8d4c54d58f0fda4dfe4.png

5月21日至23日,十三名“交小留”深入施甸第一完全中学、万兴乡中心小学和五楼明德小学的课堂开展支教活动。上千名施甸中小学生跟随“交小留”们一起领略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和风土人情,认识泰国、越南、阿富汗的美景美食,学习哈萨克语、印尼语、法语的简单词汇,了解摩洛哥、赞比亚、巴基斯坦、海地等国家的地理知识。

d101eeaec26c9f00c290c1d1277c5dcc.jpeg

“交小留”们前期通过集体备课、分组讨论准备了丰富的教学内容,他们结合自身经历向中小学生介绍大学生活和留学生活,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心怀梦想,勇敢追梦;用小游戏引导同学们探索自己的学习风格,分享爱好和梦想职业;他们还精心准备了英文版的“天气伞”、手工小发电机、手绘团扇、粘土、小风车等教学用具,通过小游戏激发同学们学习英语和学科知识的兴趣。中小学生们热情高涨,用阵阵欢呼声回应着“交小留”们的分享。短暂的课堂交流,强烈激发了彼此深入了解的热情,悄然播下了中外文化交流和友谊的种子。

39b1e8f8063681e77207e18a42952c64.jpeg

支教研学活动是国际学生感知中国的重要载体。在施甸第一完全中学,“交小留”们走进校史馆和航天展室,感知学校悠久的办学历史,学习“忠诚、为民、实干、奉献”的杨善洲精神,了解神舟十六号乘组航天员、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的事迹。

7e8606cfe31e5427a0552472afaa3464.jpeg

在万兴乡中心小学,他们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学习书法、剪纸等中华传统文化活动,观看茶艺表演,感受中华文化之美。

749c15809c794163eb75e15a1807a4cf.jpeg

在五楼明德小学,“交小留”们积极加入学校的大课间阳光体育活动,篮球、足球、跳皮筋、跳绳、舞蹈……形式多样的活动让他们目不暇接。来自海地的朱文谈到,“经过本次活动我见证并更好地理解了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的内涵和实践要求”。

eddfa13515f82bef5d3d468b032f59d1.jpeg

在本次支教研学活动中,“交小留”们有幸深入体验了劳动教育,并感受中国新农村建设的成就与活力。他们来到施甸县浪坝村春润茶厂参与采茶活动,置身于绿水青山之间,领略中国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在茶厂师傅的指导下,他们们亲身体验了从“采青、摊晾”到“杀青、揉捻”等一系列制茶工序,深刻感受到了制茶艺术的精妙与不易。在位于五楼明德小学的西安交通大学劳动教育实训基地,“交小留”们认真学习农作物生长的过程,观看传统爆米花制作,品尝香甜的爆米花让他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传承。

8a45b969547898e73ce1c3d5b0ff9c3f.jpeg

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曾流金开心地表示,“我从第一眼就爱上了云南的风景和天气。这次支教研学活动,让我有幸深入感知中国,体验中国人的本地生活。进入中国学生的课堂、上山采茶,都是我从未做过的事情,为我的人生积累了新的经验。”赞比亚的奥维认为这支教活动非常有意义,在深刻感受到孩子们热情的同时,他也希望自己能够真正为孩子们带来激励。

本次感知中国支教研学活动是西安交通大学国际学生第二次来到施甸。再次走进“善洲故里、稻母之乡”的施甸,“交小留”们亲身实践课本所学,不仅为施甸中小学生带来了新鲜的知识和视角,助力施甸教育帮扶工作,也加深了自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理解和认同,有利于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建中外桥梁,育全球公民,创卓越成就,为世界之光。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