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访谈|科创引领打造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

来源:陕西日报 2024-03-26 08:08

访谈嘉宾:

咸阳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 毛建荣

咸阳市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理事长 李淼

突出科创引领,促进产业升级。咸阳加速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立足电子显示产业优势,加快产业应用创新,聚焦“西部屏谷”特色品牌,打造西部新型显示产业高地。

问:电子显示产业是咸阳市重点产业之一。目前咸阳市电子显示产业发展形势如何?

毛建荣:2015年,咸阳高新区联手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280亿元建设了CEC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项目,并围绕打造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先后引进了40余户上下游配套企业,初步形成了从石英砂到电视整机的全产业链。为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增强电子显示产业自主可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咸阳高新区引进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2023年10月,该项目正式点火试产。该项目的落地建设,预计还将吸引30多户配套企业落户咸阳高新区。未来,咸阳高新区将形成更加系统、完整的电子显示产业生态圈。

问:下一步,咸阳高新区将如何延链、补链、强链,做大做强新型显示产业?

毛建荣:咸阳高新区将锚定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坚定不移做大做强新型显示产业。一是加大项目招引,完善产业链条。发挥“面板+基板”双龙头引领作用,加快上下游产业链招引,重点引进偏光片、掩膜版、液晶材料、驱动芯片等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打造完整的新型显示全产业链。

二是突出科创引领,促进产业升级。依托秦创原科技成果转化先行区建设,深化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强OLED、Micro LED等新兴显示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加快产业应用创新,推进企业产品向附加值高的领域迭代升级。

三是布局新赛道,积极拓展产业链下游应用。依托新型显示产业基础,聚焦“西部屏谷”特色品牌,抢抓元宇宙、数字经济等新赛道机遇,支持区内企业布局虚拟显示、全息显示、车载显示等技术,不断丰富下游应用场景,提升产业附加值。打造西部新型显示产业高地,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咸阳高新力量。

问:近年来,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如何做好科创引领,发挥好创新平台作用?

李淼: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领域涵盖了产品、工艺、装备、材料、工程和应用等全链条创新环节,是本领域唯一被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中心先后与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等建立技术研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功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模式。目前,中心内部研究与试验人员达360人。

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自建成以来,以“实现核心基础材料技术自主可控,保障新型显示产业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持续开展电子玻璃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功突破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化技术集成和自主知识产权,先后填补了我国溢流法高铝盖板玻璃、G7.5高世代基板玻璃、G8.5+高世代基板玻璃等核心基础材料产业化空白,制定国家及行业标准近20项,申请专利超2000件,带动产业链创造经济效益超1000亿元,为推动中国新型显示产业健康安全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问:企业在新型显示产业上的未来战略规划是什么?

李淼:一是快速规模化发展基板玻璃产业。企业计划用5年到10年时间,打造多个基板玻璃生产基地,年产能2亿平方米以上,辐射供应我国中西部、长三角、珠三角等主要产业集聚区,确保我国新型显示产业链安全。同时,企业将在线体效率、线体寿命、良品率等方面,持续缩小、最终消弭同国外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差距。

二是以创新引领发展,积极开拓新型特种玻璃产业。企业将逐步提升研发投入强度,突破超高世代基板玻璃、高精细基板玻璃产业化技术。针对新型特种玻璃仍被国外高度垄断的局面,积极开拓芯片封装玻璃、药用玻璃等新产品新应用。为支撑研发任务,企业计划再投入5亿元,升级平板显示玻璃工艺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平台条件。企业将力争成为电子玻璃及特种玻璃领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公司,在咸阳建设“玻璃谷”。(记者 琚鹏飞 张乐佳)

记者手记

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张乐佳

高质量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是增强产业发展动能的强有力支撑。一个引领性强的龙头项目,能够带动一个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该项目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进口产品替代,对我省新型显示产业链起到了重要的强链、补链作用,有力保障了我国万亿级规模的液晶面板产业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一子落,满盘活。如今,咸阳高新区已先后引进40多户上下游配套企业,建成了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面板制造、下游终端应用的产业生态体系,并向着千亿级电子显示产业集群目标迈进。

从一块基板玻璃到千亿级产业新赛道,离不开企业持之以恒进行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也离不开政府用心服务、全力托举。

建设高质量项目,企业要不断向“高”发力、向“新”而行,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不断打造创新应用平台,推动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相衔接。

推动高质量发展,各级政府要抢抓机遇,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谋划实施科技含量高、引领作用强的重大项目。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创造提供充分的外部保障,切实增强服务项目建设的意识,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在强化要素保障、破解瓶颈制约等方面下功夫,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