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去年12月至今查扣非法营运车辆653辆 “黑车”揽客有规律 市民出行要注意
来源:西安晚报 2024-03-16 09:10
所谓“黑车”,是指未经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许可,擅自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车辆。这些车辆往往以低运价的方式吸引乘客及用户,有的则会在节假日坐地起价“宰客”。一旦乘客上了车,潜在危害便伴随而来。
去年12月份以来,西安市深入开展全市客运秩序专项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查扣非法营运车辆653辆。记者近日在采访中获悉,执法过程中,以下几种“黑车”类型比较多见,提醒市民出行时学会辨别。
地铁口是非法营运的高频点
今年3月5日,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地铁站周边开展日常巡查。当日下午,一名非法揽客人员在地铁口附近徘徊,遇到学生就上前搭话,询问是否拼车。随后,成功揽客2人,将乘客带上一辆私家车准备启动出发。执法人员紧随其后上前出示证件,示意熄火接受检查。
查实后发现,车上的2名乘客,均是驾驶员在地铁口非法揽客而来,准备前往西安医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经核查,该车驾驶员未取得相关营运手续及从业资格,同时也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构成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擅自从事道路客运经营的违法行为。
对此,执法人员介绍,地铁口往往是非法营运的高频点,尤其是在公共交通不太便利的城市三环外等区域,抓住乘客想要快速前往目的地的心理,通过拼座即坐即走等形式,进行非法营运。
随后,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执法人员对其违法车辆进行暂扣,随后根据当事人违法情节,给予当事人罚款人民币10000元的行政处罚。
车辆和驾驶员均未取得相应资质
今年1月12日,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执法人员在西大街竹笆市周边开展日常巡查时,一辆网约车进入执法人员视线,执法人员示意靠边停车,出示执法证件检查车辆。
当时车上有2名乘客,从大明宫地铁站附近一家酒店到竹笆市准备下车,有合法有效网约车订单。可执法人员核对订单信息时,发现该车驾驶员在某聚合打车平台上的信息不完善,涉嫌违规营运。随后经查,该车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也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已构成违规营运的违法行为。
执法人员介绍,部分网约车驾驶员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车辆未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擅自从事营运行为,存在安全隐患,乘客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当事人违法情节,给予当事人罚款人民币2000元的行政处罚。此外,因该车辆是驾驶员从一家汽车租赁公司租赁的,且知晓当事人用该车辆从事营运行为。对此,执法人员约谈该租赁公司,要求其及时整改,并依据相关法规,给予该公司罚款人民币5000元的行政处罚。此外,执法支队对派单的平台也要求整改并给予该平台公司罚款人民币10000元的行政处罚。
“车托”和执法人员“打游击”
今年2月23日晚,外地游客王先生在西安北站停车场排队等待出租车。当时,一名男子热情上前询问。王先生因要到机场乘坐飞机,没多了解就跟着这名男子走了。结果,被带着兜兜转转十几分钟后,才坐上一辆私家车前往机场,最终收费102元。
了解该情况后,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连夜安排执法人员联系王先生核查车辆信息。随后,支队执法人员联合属地公安、交警部门在西安北站南广场负一层依法查扣涉事非法营运车辆和车托。对该车辆进行查处后,协调向王先生退还乘车费用。
对此,执法人员分析,不少“车托”常年盘踞在西安北站出站口、旅客通道、地铁口附近“打游击”,见检查就躲,执法人员一离开又来。这些“车托”大多数没有自己的车,主要通过微信群为黑车司机提供客源,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利益群体。提醒市民出行请勿跟随“车托”乘车,以免出现安全问题及个人权益受损情况。如遇相关问题,欢迎拨打投诉举报电话 029-12328;029-12345。
私家车伪装成出租车进行非法营运
去年12月4日,西安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接到投诉,有名外地游客在大唐不夜城乘坐一辆白色私家车,但是车上却装着类似出租车的空车灯,车内中控处还安装着计价器。乘客从大唐不夜城坐到钟楼,车程约10多分钟,被收取89元费用。
随后,执法支队在公安部门协助下,联系涉事车辆驾驶员王某某进行调查。据王某某陈述,他曾驾驶私家车从大唐不夜城拉载3名女乘客去往钟楼,并通过自己下载的里程计费软件,收取运费 89元。经查,王某某未取得巡游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车辆也无道路运输证,他本人也无巡游出租汽车从业资格证。
执法人员分析,这种行为被称作“空车灯”出租车,指的是私家车安装出租车空载灯等出租车专用设备,实际上是未取得出租汽车经营许可、擅自从事出租汽车经营活动的“黑车”,极易出现乱收费以及乘客安全问题。对此,执法支队提醒市民乘客,在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要乘坐合法合规的营运车辆,保障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