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皋县实施“四改一建”全面提升农房现代宜居品质
来源:陕西农村网 2023-12-22 16:38
近年来,岚皋县累计整合各类资金1.7亿元,撬动民间投资4亿余元,全面实施改旧房、改设施、改环境、改陋习、建和美庭院“四改一建”工程,形成了三古逸境、蓬莱仙境、大河之尚、银盘揽胜等30多个农旅融合示范点。
狠抓“三项统筹”,做强工作要素保障
岚皋县坚持把现代宜居农房建设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旅游强县的重要抓手,持续强化工作统筹,抓好顶层设计。围绕“一个统揽、四项战略、八项行动”总体部署,岚皋县将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村振兴整体规划和全域旅游发展规划,结合陕南民居风貌特色、巴蜀山地多元文化和特色乡村旅游打造,系统谋划、因地制宜,试点推进、逐年覆盖,在去年“四提升一革命”的基础上,实施宜居农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年打基础、两年抓提升、三年换新颜,全面编织起全县上下谋划、规划、计划“一张图”,确保工作有章可循。
岚皋县始终围绕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将群众高不高兴、赞不赞成、满不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农民意愿融进去、生产需求装进去、生活习惯放进去,农房怎么建农户说了算。通过党员干部带头、院落会动员、方案集体评议、群众代表议价、劳务公司投劳等方式,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邻里互助、换工换劳,最大限度开源节流、压减成本,群众累计投劳1.8万人次,以劳抵资340万元,材料成本压减10%以上,实现了从“被动改”到“主动改”的转变。
面对县本级财力十分有限的实际,岚皋县坚持“农户投入为主、财政奖补为辅、经营主体参与”的原则,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达标奖补”的方式,相继出台人居环境整治、院房环境提升、和美庭院建设、星级庭院创建、精品民宿打造等系列奖补办法。今年整合资金6000余万元,撬动群众投资1.5亿元、经营主体投入3.2亿元,解决了有钱办事的问题。特别是针对传统保护村落、具有利用价值的特色农房和闲置旧房,由村集体统一收回改造,通过自营、出租、入股、联营等方式开发,壮大集体经济。
实施“四改一建”,全面提品提质提效
岚皋县紧扣“风貌乡土、功能现代、成本经济、结构安全、绿色环保”总要求,坚持系统观念、集成思想,以改促建、以建提品,有序推进现代宜居农房建设。
一是改旧房,筑牢安居基础。始终把住房安全摆在首要位置,突出农村土坯房、老旧砖混房、无用废弃房,按照“平改坡、石改瓦、旧改新、拆无用”的原则,实施旧房质量提升工程,累计改造农村土坯房3511户、老旧砖混房378户,拆除无用废弃房479户,实现了房顶无渗漏、门窗无变形、墙体无裂缝、楼面变整洁、四周畅排水、废房全拆除的目标,农户安居基础更加坚实。
二是改设施,提升宜居水平。坚持以农户需求为导向,按照“缺啥补啥、方便实用、现代宜居”的原则,优化农房室内功能布局,统筹推进厨房、厕所、圈舍、电路等改造,对人畜混居和住房集中的区域,实行辅助用房统规统建、联户共建,有条件的土坯房增设冲水式厕所,累计改造卫生厕所2156座、规范化厨房869户,集中建设功能房478处1266间,实现产居分离、人畜分离和净污分流,切实提升了宜居舒适度和群众满意度。
三是改环境,打造美丽家园。采取“农户为主体、群众广参与、政府聚财力”的模式,大力推进道路硬化、院落亮化、节点绿化、环境净化“四化”建设,着力解决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脚泥、夜间一抹黑、四周一团乱问题,累计修建联户路、院落路17公里,改造土院坝3.3万平方米,安装路灯990盏,清理生活垃圾2.1万吨,疏浚水塘481口、沟渠780公里,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3392处,2.3万户群众受益。
四是改陋习,营造乐居氛围。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紧盯农户环境卫生、行为习俗、精神风貌,重点从“院子、被子、杯子、筷子、胡子”入手,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创新设立村(社区)道德银行,探索开展垃圾银行试点,全面推行“晾、晒、比、奖”四项措施,持续深化新民风建设,全县道德银行“一村一品、一院一景、一户一特色”,将宜居农房建设与庭院经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实施“星链计划”“星月工程”,以院为星串村,以村为星串镇,以镇为星串县,创新推进“一镇十六村”星级和美庭院建设,按照“三净三星农家小院”“四美四化特色小院”“五有五星农旅小院”标准,建成三星级庭院398户、四星级庭院41户、五星级庭院27户,打造精品民宿35家,巴人部落、银盘揽胜、三古逸境、蓬莱仙境等农旅融合示范点30个,今年乡村游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发展小畜禽、小菜园、小果园、小作坊、小农旅“五小”经济1703处,带动农户户均增收2000余元。累计积分350余万分,兑现实物价值260余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户“精神不振”、环境“朝治夕乱”等问题,培育和涵养了群众向上向善的文明新风。
五是建和美庭院,实现品质生活。坚持宜业才能安居,围绕“三个突出”,筑牢幸福生活底板。
突出“联”字聚合力。坚持“县镇联动、部门联通、镇村联手”。县级层面,成立由县委副书记和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抽调12名科级干部、36名业务骨干,一镇一组、联镇包抓、驻镇指导。镇级层面,各镇一把手亲自上手,分管负责人具体协调,班子成员联片跟进,结合各村实际,整合宣传、技术、劳务等力量,统筹发力,凝聚起了上下一心、齐抓共建的强大合力。
突出“管”字促规范。出台《岚皋县村(居)民建房管理办法》,聚焦现代宜居农房建设全过程管理,从设计→审批→施工→验收→使用,严把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严格实行“农户+技术单位+部门”三方签字制度,规范项目完工“村级自验、镇级复验、县级核验”程序,坚决避免一哄而上“一刀切”,坚决杜绝涂脂抹粉的“表面文章”,坚决杜绝群众反对的“造盆景”,确保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每件事都办在群众心坎上。
突出“严”字督实效。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将现代宜居农房建设纳入各镇、各相关部门目标责任考核,县委、县政府年度督查重点内容,严格实行“周统计、月通报、季调度、半年小结、年度考核”工作机制,通过问题交办单、通报提醒函、警示谈话书等形式,层层传导压力,全面压实责任,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项任务高效落实。
岚皋县“四改一建”工程提升了农房现代宜居品质,实现了农耕文明与现代生活的深度融合,绘就了岚皋县“白墙青瓦、鸡犬相闻,小桥流水、怡然自乐”的现代农村和美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