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原”上孵化出“硬科技雨林”生态

来源:西部网 2023-12-15 16:41

陕西是科技大省,科技成果遍布高校、科研院所。2021年起,为了加速科技成果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变,进一步释放科技成果的生产力,陕西建设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以金融活水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通过“飞地”助力全省各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硬科技雨林”式的生态,推动全省创新驱动由“势”向“能”加快迈进。

“高质量发展一线行”系列报道第一篇:“原”上孵化出“硬科技雨林”生态。

在陕西埃恩束能碳基技术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技术人员罗少龙正在对“离子束非晶碳基薄膜制备装置”进行常规检修。

5aa1e01c88f15cf20204b4be38c42815.jpeg

这台装置是目前国内唯一具有完全知识产权、能够制备金刚石相含量高达87%无氢碳基薄膜的镀膜设备,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离子束装置与技术被誉为“现代科技入门的钥匙”“进入纳米世界唯一的通道”。

束能碳基公司创始人、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赵玉清说,多亏了秦创原提供的春种基金,让自己的科研成果走出了实验室。

c21914c3c907b61cb8cc39eb3fb0b876.jpeg

赵玉清:“春种基金跟学校签订协议,就是春种基金投入的项目,知识产权要免费进入这个基金使用两年,在两年的运行过程当中,你的公司就可以把这个知识产权再买断,这转到公司里去。那这样免费这两年,那你就可以启动了。”

西咸金控春种基金投资负责人王晖告诉记者,秦创原春种基金按照“扶持转化”的原则,由政府全资设立,主要投资方向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疗等行业。目前已投资25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总金额达2.4亿元。

针对刚起步的公司,春种基金不仅要“扶上马”,更要“送一程”。

05eff2d0950b60cea71526b75dceaf87.jpeg

王晖:“春种基金就是在科技成果创业过程当中,解决从零到一的过程当中资金缺乏的核心问题。春种基金给到他这个创业资金,迅速地把公司设立起来,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帮助他们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使这些科技成果真正具备到公司层面上的商业价值,形成“硬科技雨林”的一个生态体系,他们可以抱团去进行大规模地成长。”

春种基金用金融活水,浇灌出“原”上繁荣生长的“硬科技雨林”生态体系。

08851ffe7b644ce007af0a0840364da3.jpeg

2022年落户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的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我省首条氢燃料电池电堆自动化生产线,生产的氢气质量达到99.999%的标准,可以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的帮助下,企业和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团队达成在氢能领域“产学研”合作的意向。今年9月,“氢跃”系列氢燃料电池电堆产品正式下线,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陕西氢燃料电池产业化进程也随之进入新纪元。

19ddf9b9215d1051df7d6c21277a62a8.jpeg

旭氢时代执行总经理孙剑:“秦创原通过科技经纪人帮我们穿针引线,厂房的选定,一些扶持政策的输出,相关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的推介,包括跟交大之间合作的这种牵引,包括整个金融服务方面,在整个落地过程中,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一个帮助。”

旭氢时代所在的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聚集了20多家氢能产业链企业,总投资额已超30亿元。园区中间还建设了氢能共性测试平台,为企业落地提供氢源保障。除此之外,秦创原还联动各类科研资源,搭建运力平台,打通西安至韩城的氢能物流廊道,西安市第一座加氢站也已经正式投入运营,并投入了总规模达8.1亿的氢能产业基金,助推氢能产业的发展。

3a2346692f574860564c4d60db81d43c.png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副主任卢宁:“我们以服务为导向,围绕这个产业的一些应用场景,帮助这些企业对接一些科技资源。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还有资金链,四联融合,我们扮演好各方沟通的一个渠道。”

秦创原的作用,不仅仅只是服务“原”中的企业,也通过设立“飞地”孵化器,带动全省澎湃的科创动力。

d65146eeb44f87abefd113f143bc0397.jpeg

在位于沣东新城的秦创原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铜川飞地孵化器,铜川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实时监测系统,每15秒就会刷新一次户外监测到的大气环境数据,这是公司基于中红外量子级联光声光谱技术研发的监测设备,实现了该技术的国产化替代,获得了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的高度评价与认可,并已应用到政府有关项目。之光光电入驻园区9个月来,已累计签订订单2000余万元。

c725aaf3a8acc39470eb6c280e7e0e99.jpeg

铜川之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梁磊:“这个飞地的模式,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这个项目在西北地区只有铜川这一个试点城市。我们想要落地在铜川,如果没有这个飞地模式的话,就是要求我们的研发人员、生产人员两边跑。另外,我们研发在西安,我们可以方便地跟西安的很多科研团队、科技公司、上下游产业链去合作。然后,我们的这个生产在铜川,又可以解决很多成本等问题。飞地模式,就是把这两方面的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

b738477409de5ed8a89130ebb200172a.jpeg

秦创原围绕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发展等区域创新发展需求,探索“飞地创新、离岸孵化、回迁发展”模式,推进陕西跨区域协同创新。

047bcd6fdc3082a7481a637b1e7ae7f2.jpeg

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统筹科技管办创新发展部部长侯佳男:“我们组建科技管家团队,围绕各地市飞地孵化器入驻企业的技术需求,积极对接已入驻的11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及省内其他高校院所,促成地市企业与高校开展技术成果匹配及科技人才引进,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供稿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