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力量护航“博士乘组”顺利返回
来源:西部网 2023-11-01 12:02
今天(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太空出差5个月“博士乘组”返回地球。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西安分院为我国空间站研制的升级版中继终端、天线网络和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以及为天链中继卫星研制的有效载荷系统、为三名航天员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保驾护航。
升级版中继终端在返回前的几天就正式开始工作。中继终端通过与天链中继卫星实现“太空握手”搭建了信息传输的太空通道。地面与飞船、航天员的通信,地面测控信号的传输都需要通过中继终端搭建的“太空天路”来完成。
(中国空间站三舱“T”字基本构型示意图,左侧为问天实验舱,右侧为梦天实验舱,中间由近及远分别为神舟飞船、天和核心舱、天舟飞船,下方为神舟飞船)
当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的时候,安装在推进舱上的中继终端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轨的多颗天链一号、天链二号卫星作为天基基础设施,圆满完成了此次中国空间站任务的太空护航,中继卫星的天线分系统、转发器分系统等全部有效载荷均由西安分院研制。
西安分院为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研制的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是整个核心舱的“智慧大脑”,与核心舱有关的所有信息都需要通过仪表计算机应用软件来汇总,最终通过西安分院研制的中继终端传回地面,供地面的科研人员进行数据分析。
为进一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提升飞船自主运行的能力,飞船系统设计了在轨自主应急返回的救生方案。也就是说一旦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地面指挥系统将无法为飞船计算准确的落点,飞船将启动自主应急返回系统。届时,由西安分院为神舟十六号飞船研制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作为航天员的“太空APP”,可以进行轨道预报,并通过“神经网络”计算落点的控制参数,寻找优选落点,实现飞船在地面测控通信网之外自主应急返回。
(中国空间站飞行示意图)
西安分院为神舟十六号飞船研制的天线网络是航天员与地面建立联系的重要信息通道。神舟十六号飞船返回舱天线网络在飞船着陆后,通过开关选择接通朝向地面上方的天线,确保地面的搜救人员可以通过天线网络来找到返回舱。天线网络负责为通信信号、测控信号、定位信号、搜救信号建立独立通路,保障其传输的稳定和通畅,搭建神舟飞船返回舱与地面信号传输的重要通道和桥梁,有效地确保了飞船和航天员安全顺利“回家”。记者:刘洁
(供稿单位: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起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