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无人问津的脏乱差,如何成了汉中“绿富美”的“幸福园”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陕西频道 2023-08-15 15:36

盛夏时节,位于陕西汉中的天汉湿地公园草木吐翠,水清岸绿。抬头远望,数只白鹭正迎风翱翔,低头看去,芦苇丛旁水鸟们正畅快游荡,一幅灵动的生态画卷铺展眼前。

2023年7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考察天汉湿地公园时,称赞这里是市民“幸福园”。

循迹溯源,2008年汉中统筹城市发展和汉江生态保护,提出了“一江两岸”构想,一张擘画蓝图由此起笔。经过十余年的勠力持续建设、运营,荒滩变公园,江景成风景。昔日无人问津的“脏乱差”,如今已是一处集汉江度汛、生态修复、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绿富美”水利景区,成为一张全景展现汉中绿水青山生态画卷的城市名片。 

天蓝、地绿、水清,湿地公园舒展画卷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天汉湿地公园莲花池。

拂晓,晨曦洒在波光粼粼的汉江水面,天汉湿地公园也热闹了起来。鸟儿们或在滩涂上觅食,或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人们或在步道上慢跑,或在树荫下锻炼。

岸边,摄影爱好者王淦不断按下手中的快门,捕捉着精彩瞬间。“天好的时候我都会来拍摄,非常出片!”王淦翻找着相册,向记者展示他的“湿地日记”。

“每年秋冬这里的鸟儿最多了,观鸟者络绎不绝,‘长枪短炮’更是一排排,很是壮观!”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主任谭宝军自豪地说道,自从生态环境转好,从西伯利亚迁徙而来的红嘴鸥成了“当季网红”, 朱鹮、彩鹮更是 “常驻居民”。

如今的天汉湿地公园,建有“滩地走廊、滨水栈道、堤顶公路”三条慢行步道,岸线道路总计20公里、景观栈道6.2公里,自然水域面积6.5平方公里,生态岛屿219座,成为多彩斑斓的“物种天堂”,目前已覆盖各类植物314种,鱼类30种、鸟类89种。

理念一变天地宽,环境能当饭来吃!5年前的一次返乡,王淦被新生的天汉湿地公园深深吸引,他毅然辞去了北京的高薪工作,留在家乡做起了自媒体。而像王淦这样因天汉湿地公园而开启新生活的人还很多。

从渔民到水上项目掌舵人,65岁的刘大爷没离开过汉江边,但身份却发生转折性变化。“不再靠天吃饭,也不再担惊受怕了。”渔民上岸转产再就业,让刘大爷的收入稳定了,心里踏实了。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天汉湿地公园内民宿一角。

一子落,满盘活。在湿地公园沿线,民宿、餐饮、学堂、书院等一批产业应运而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清晰的转化通道,不少人也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数据显示,2021年1-5月“一江两岸”累计接待游人252.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6万元。目前,天汉长街年产值5亿元,已带动4000人就业,逐步实现着让“好水”变“活水”,实现从“花钱治水”到“湿地养民”。

生态+旅游+体育,催生城市文化生机

“一只鸿雁当空飞呀飞……”和着音乐的节奏,旋转、拍手、踢腿,身着五彩的健美服,市民们跳起广场舞。

水上音乐喷泉、儿童游乐园、汉水女神雕塑......天汉湿地公园内,不仅有诸多广场、乐园、亭台楼阁、音乐厅,还布置有各类型景观小品,功能丰富的设施为市民提供了惬意舒适的休闲、娱乐、科普、观光场所。

城与园、园与人相互交融,美美与共。现如今这座功能丰富、风景如画的湿地公园已经成为了当地市民的“健身房”。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市民在天汉湿地公园健身舞龙。

运球、跨步、上篮,少年一气呵成,在篮球场上挥汗如雨;挥拍、击球、欢呼,乒乓球台上正上演着一场激烈的“角逐”……在湿地公园遍布的体育健身场地,运动的身影随处可见。“大部分都是免费使用的,带专业器械的健身卡一年也只要365元,折合下来一天只要一块钱!”谭宝军说。

生态+旅游+体育,让湿地公园承载了更多功能。近年来,相继承办了十四运会铁人三项比赛、“一带一路”陕西·汉中铁人三项赛等大中型国内国际赛事。连续开展的赛事活动点燃了当地市民的运动热情,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如今,全民健身已成为当地市民的生活新风尚。

秦巴蕴三源,汉水流清芳。汉江岸边,长裾飘飘、身形款款的汉水女神雕塑静静伫立于天汉楼旁,似是诉说着汉中这座历史文化古城的悠悠往事。

沿着“百汉大道”,学习着一百种字体的“汉”字文化;循着浮雕,重温两汉三国的历史典故;读着石刻,颂出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天汉湿地公园内,以“汉水、汉中”为主题的雕塑、浮雕、石刻、小品、景观、建筑,随处可见。

“我们收集了许多以汉文化、水文化为主的图书,定期还举行汉文化的宣讲会、体验活动等扩大传播。”汉江书院王培军选址于此,为湿地公园又添了一张古色古香的名片。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游客在汉江书院体验书法。

夜幕降临,音乐喷泉放映的水幕电影,正宣传着汉中的历史传说、美丽风光和“秦岭四宝”,传唱着中风土人情和民歌民调。

一江碧水竞涌奔腾,催生着城市文化的生机。天汉湿地公园的每一方景致、每一处雕塑、每一幕文化演艺都串联起山水人文,延续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讲述自己独特的故事。

治水、护水、亲水,共建人水和谐的美丽汉中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汉江及其支流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汇集区和供给地。汉中境内有各类湿地58.9万亩,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涵养着30%左右的安全水资源。同时,汉中城区成为一江清水所流经的第一个城市群,保护好这一区域的湿地资源责任重大。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天汉湿地公园水利设施。

如何保证“一江清水送京津”?“我们通过‘柔性治水’和‘海绵城市’的工程实践,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系统,降水和地表径流经过层层截流、过滤和净化,清洁了水质,使清水流入汉江。” 汉中市一江两岸办旅游科科长闫晓明指着一个个“雨水花园”解释道,“‘海绵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轻城市硬化设计带来的问题,能有效在暴雨期、降水连绵期为市民防灾避险、城市生态安全发挥园林绿化功能。”

“以前河道边是采砂石的地方,我们废物再利用,将河中沙石堆砌成岛屿、滩地开辟成亲水溪流、浅地改造为缀花草坪、涉水搭建木质栈道……”闫晓明介绍,湿地公园的设计蕴含再野化的理念,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让湿地生态系统更自然、更可持续。

治水、护水、亲水,公园建成以后,汉江汉中段水质持续优良,出境断面水质持续达到Ⅱ类,呵护着一江清水不断流淌,送到沿岸市民的杯中。化身“生态卫士”的湿地公园,也成为陕西汉中市当好秦巴卫士,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的生动见证者。

战略擘画开新局,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要挂在墙上,还要“铺”到地上,没有坚持、不重执行,再好的规划也是空的。

image.png?x-oss-process=style/w10

天汉湿地公园现貌。

跨越十余年,汉中持续将一江两岸建设蓝图进行完善和深化,最终形成了现在由汉江滩涂湿地公园、江北体育运动休闲公园、江南民俗风情园以及道子岭、猴子岭、圣水寺风景区等10个不同主题的大型沿江公园组成,面积约70平方公里的大型城市景观带。

“项目一开始我们就扎到这里了,从年轻小伙子变成中年大叔了。”谭宝军和闫晓明打趣道,“虽然后续历经几轮修编,但对城市沿江发展的战略却始终坚定不移,就是靠着一任接着一任干,才有了今天的这番景象。”

截至目前,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累计建成绿地145.68万平方米,其中多以枫杨、香樟、栾树、水杉等乡土树木为主,推行乡土植物园林化,广泛种植银穗芒、荻、狼尾草等湿地植物和观赏草,体现乡土景观,成为具有汉中本地特色的绿地系统。

层层递进,久久为功,把潜绩抓成了最大的显绩。天汉湿地公园的背后,闪烁着接续奋斗不停歇、锲而不舍抓落实、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

水在绿中、绿在水中、人在画中。今天的天汉湿地公园,以水为灵魂,小心呵护自然对人类的馈赠。葱茏的卷轴上,林田湖草城连缀成诗,一座公园,舒展画卷,串起了绿色发展的经济动脉,也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脉,成了市民有口皆碑的“幸福园”。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