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赓哲: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国•考古》

来源:西部网 2023-07-17 19:20

225bcb66077bcbcfa287ef3bee77c475.jpg

我们为什么需要《中国·考古》

作者:于赓哲

图片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隋唐史和古代医疗社会史,曾受邀在《百家讲坛》担任主讲人。

如果您需要一部考古学家深度介入的考古纪录片,如果您需要一部展现考古抽丝剥茧逻辑分析如同破案一般的考古纪录片,那么,《中国•考古》第一季来了。《中国•考古》是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历经两年多时间,运用全新拍摄理念和拍摄技术制作的一部考古纪录片。它放眼中外,讲述陕西乃至中国的故事,涉及到国内和中亚许多著名考古现场,全程沉浸式的享受是以往的考古纪录片所体会不到的。

考古对我们意味着什么?考古意味着我们与过去的联系,考古回答的是人类终极问题之一“我从哪里来?”考古能够以地下之遗址、器物、文字形成与传统文献交相辉映的“双重证据”,验证我们的历史。考古能给民族带来历史自豪感,能给学术界构建更加鲜活立体的历史框架,带来传世文献之外的“补充”和“修正”,能给历史爱好者带来心灵的撞击,能给莘莘学子们带来课本外的营养。这是考古的价值。

考古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它融会贯通了历史学、地质学、物理、化学、医学、人类学多门学科,考古学家不打诳语、不轻易下结论,言必有据,行必有果。陕西的考古依托本地丰厚的历史遗存、依仗多年来筚路蓝缕的奋斗建设,已经成了中国考古的王牌军,不仅在全国范围内承担了许多重大考古项目,而且还走出国门,参加了中亚、东南亚、韩国等地的考古,在《中国•考古》里,您会看到他们的一丝不苟,不仅熟稔传世文献,而且脚踏实地,目光敏锐,各种最新的设备、技术、理念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消化运用,即便如此,在没有百分百把握前也绝不轻下断言。所以在纪录片里,您会看到他们各种不厌其烦、侦探般的探索,他们所求的,就是对历史负责,他们的结论,经得住历史考验,这是考古的严谨。

无数古人靠着考古不再躺在冰冷的文字里,而是活灵活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引发我们心灵的悸动。当年我初次看到兵马俑,那种“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势立即就变得立体,扑面而来,这不是传世文献所能传达的。走上窑店秦宫殿大殿高大的遗址,那种拾阶而上、步步接近“天颜”的压迫感就让您立即体会到荆轲背后的秦舞阳当年走在这条台阶上的视觉和心理恐惧。看到吐鲁番出土的《长行坊支贮马料文卷》里的迎送“岑判官”(岑参),立刻脑海里浮现出“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画面。看到独孤信印章,那个侧帽风流玉树临风的柱国大将军似乎纵马翩翩而来。走上石峁遗址那恢宏壮丽的“皇城台”,立即惊讶于史前文明的宏大和不可思议。走向龙门卢舍那大佛,盛唐的气度就不再只是一个符号。看到法门寺出土的精美金银茶具,象征中华文化含蓄之美的千年茶香似乎扑面而来,这是考古的浪漫。

在《中国•考古》第一季第一集《白鹿原上 霸陵之谜》里,您会看到考古工作者如何颠覆数百年以来的定论,靠着耐心和技术寻找到真正的霸陵;在《洪渎原上 别样的长安》里,您会看到渭北洪渎原上汉唐以来的高规格古墓群一系列的重大发现,那些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会闪现您的眼前,讲述文献里没有的故事。“一座洪渎原,半部中国史”,绝非虚言;在《封土之下 错位与绚丽》里,您会看到考古工作者们对南陵封土下未能发现墓室的错愕,继而带来抽丝剥茧的寻找主墓室的“破案过程”;在《活色生香的唐代生活》,将结合考古中的各种文物,通过实物+演员+科技手段等多种方式,还原活色生香的唐代生活,让我们体会到古今文明的赓续相通;在《文化谱系》、《文明历程》里,您会看到陕西石峁遗址考古队、周原遗址考古队、刘家洼遗址考古队、秦汉血池祭祀遗址考古队、秦咸阳城遗址考古队、杨官寨遗址考古队等八支顶级考古队齐聚一堂,巅峰对话,结合自己的考古发现,阐述考古对历史的验证或者解构,一部更加丰富立体的中国史画卷逐渐展开。在《丝路考古》中,开篇就展现了一个宏大的场景,以长安为出发点,万里丝路徐徐展开,通过对陕西考古队负责的西安朱雀桥遗址、唐安仁坊遗址、新疆巴里坤遗址、乌兹别克斯的撒扎干遗址、拉巴特遗址考古发掘,中国考古开始解答世界性话题,展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您会惊讶于历史的多面与多彩。

第一季仅仅是开始,《中国•考古》关注的范围将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中华文明曾经履及的地方,未来都是《中国•考古》所关心的地方,如同我们的先人一样,我们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拥抱世界。

《中国•考古》展现出来的是中国考古工作者们的“日常”,是他们年复一年所从事的事业,但是即便是我这样的历史学工作者,也和考古隔着一层纱,所以看到这些考古学界同仁们的“日常”,自己也学到各种新知,甚至激发了很多学术灵感。而对于非史学出身的朋友们来说,《中国•考古》所展现的是考古内在的魅力,它绝不是猎奇,它是一门科学,在“盗墓寻宝”文学兴盛的时代,我们必须重申,考古不是盗墓,盗墓只关心财宝,它不会关心大遗址,它不会关心文物的安全,不会关注文物出土地层,它不会关心出土器物组合,它也不会倾注精力和成本进行遗址和出土文物的保护和复原,而考古会关心,因为它关心的是古代文明的复原,关心的是人类的命运。《中国•考古》所展现出来的就是这种对文明的关怀,展现出来的是考古工作者和媒体的诚意。诚意无敌,有诚意的节目必然打动人心,它本身就将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所以,关注《中国•考古》,就是关注中国的文明。期待第二季、第三季的推出,毕竟,我们中国有讲不完的故事。

《中国·考古》播出时间

陕西卫视 7月15日至8月26日

每周六晚21:15播出

起点新闻APP陕视新闻、起点新闻新媒体平台

也将同步推出

敬请关注!

精彩推荐

更多推荐

下拉更多推荐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