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头晕不一定是中暑 高温天谨防“热中风”
来源:三秦都市报 2023-07-16 07:27
“高温天气,前来就诊的脑中风患者明显增多。”西北大学附属医院·西安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常明则表示,脑中风发病与气候及季节密切相关,气温骤升骤降时最容易发病。
“热”也能中风 高危人群要警惕
脑中风,又称为“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包括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大多数人都知道,寒冷天气易发生脑中风,但夏季也是脑中风的高发期。常明则介绍,在高温天气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增多,体内水分流失,如果未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血容量减少、血液黏稠、血液流速减慢等现象,更易形成血栓,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本身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以及血脂异常、动脉硬化的患者,在高温天气突发脑中风的风险会大大增加。”针对高温天气存在的诱因,常明则补充道,天气闷热,人们情绪波动较大,这会导致血压升高,干扰脑血流,进而诱发脑中风。
紧抓“黄金4.5小时” 科学防治脑中风
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常明则目睹无数因延误治疗,导致伤残甚至死亡的案例。在他看来,脑中风可防可治,前提是患者在发病的“4.5小时”内必须及时就医,进行临床溶栓和手术取栓治疗,这会让脑中风的后遗症降到最低,甚至有可能恢复到正常的身体状况。
但在高温天气,人们往往难以准确辨别中暑和脑中风,误把脑中风当成中暑,错过了黄金治疗时间。对此,常明则坦言,与中暑相比,脑中风患者除了会头晕、心慌等,还伴随着口齿不清、嘴歪眼斜、肢体麻木等症状,一旦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就医。
三种情况容易诱发“热中风”
常明则表示,一是未能及时补水。随着气温升高,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出汗明显增多,体内水分流失,容易形成血栓,诱发脑部缺血、缺氧,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
二是空调使用不当。有些人喜欢把空调温度调到很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中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糖尿病患者,进出房间很难适应一冷一热的温度变化,就会导致脑血管不断收缩、舒张,出现脑部循环障碍,发生热中风。同理,运动后冲凉水澡也容易诱发热中风。
三是情绪烦躁不安。高温酷暑易使人心情烦躁,难以入睡,人体处在疲劳应激状态下,体内激素释放水平就会改变,易刺激血管收缩,诱发血管病变。
生活中,如何有效预防热中风?常明则建议,要重视基础疾病的控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及脑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治疗,遵医嘱按时服药,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定期评估血管情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及时补充水分,早睡早起,勿贪凉,合理饮食,心态平和。
(记者 张毅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