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劳动者】刘婷:传承红色基因 讲好杨家岭的故事
来源:陕西日报 2023-05-03 07:51
4月30日,记者走进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中央大礼堂上的红旗迎风飘扬。
大礼堂周围游人如织,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讲解员刘婷正在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进行讲解。七大会址、毛泽东旧居、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在刘婷的介绍下,这些凝结着延安精神的红色印记被更多人了解,也被更深刻地铭记。
今年是刘婷在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工作的第17年。杨家岭的故事,早已深深根植在她的心里。
“把这里的故事都听完需要多长时间?”常常有游客这样问。
“杨家岭的故事讲不完也听不完。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处建筑以及出现在这里的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值得挖掘、讲述的故事。”刘婷说。
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和刘婷一样,注重结合历史深挖文物背后的故事,利用新媒体手段展示宝贵的革命文物,充分利用好学习延安精神的“生动教材”。
“有三孔接口土窑洞的小院子是毛泽东的住处,位于杨家岭半山腰上。1938年11月至1943年10月,毛泽东就住在这里。在窑洞里,他坚持在一盏小油灯下写出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改造我们的学习》等著作……”在毛泽东旧居前,刘婷动情地讲述。
在现场,游客听完之后,眼神里充满了崇敬。“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这里的革命旧址值得我们来看一看。听了讲解,我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有了更深入了解,也更能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力量。”来自山西的游客沈毅南说。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一方感悟延安精神的高地。走进这里,到处是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的痕迹,折射着延安精神的伟力。“五一”期间,为了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联合延安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举办“庆五一文艺演出”主题活动,为游客表演《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延安时期经典文艺作品。
表演吸引了大量游客。刘婷的角色不仅是讲解员,也是疏导游客、维护旧址安全秩序的“志愿者”。提醒游客有序排队、不要吸烟、有序进入……这些工作刘婷做起来乐此不疲。
“当年我是因为热爱而成为一名讲解员的,现在也是因为热爱在坚持。讲了这么多年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也在滋养着我,激励我不断前进。”刘婷说。
如今,刘婷已经是一名经验丰富的一级讲解员。培养“红领巾讲解员”的重任落在了她的肩膀上。
近年来,杨家岭革命旧址管理处先后与20多所学校开展共建合作,累计举办“红领巾讲解员”培训班24期,培训学生3000余人,培养孩子们从小学党史、讲党史,培育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怀。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红领巾讲解员’,必须要过‘讲词’关。孩子们熟悉讲词的过程,也是学习革命历史、感悟延安精神的过程,这是很有意义的。”刘婷介绍。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我经常为大家讲小石桌的故事,每次讲我都感到很自豪。以后我会努力为大家讲更多的红色故事,让更多人感受到延安精神的力量。”“红领巾讲解员”蔡国峰说。